第92章 藏刀(1 / 1)

臣把陛下养歪了[重生] 蜀墨生香 3683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92章 藏刀

  九月初一,因围城之战中止了许久的早朝又重新开始。

  圣上重病不起, 太子摄政已久, 当日早朝便有人上书, 恳请太子早日登基。

  战后人心惶惶, 此时登基既可威慑天下又可安抚民心, 可谓是名正言顺, 众望所归。

  朝臣心急如焚,巴不得太子早点继位,可作为当事人的高郁却一点不着急。而且不仅不急, 他还像是在忌惮着什么一样, 有意无意的避讳着登基的事。

  当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众朝臣不敢去烦善德帝, 只好天天在太子耳边提及,折子也一封封的往宣德殿里递, 但却如石沉大海, 了无音讯。

  新帝未登基,便无法论功行赏,封赏一日未下来, 娄琛高显等人就不能离京。

  高显实在闲得慌, 就带着驻北军下了淮南, 收拾豫王余党。娄琛刀伤未愈, 高郁怕他跟着出去弄裂了伤口,便直接下了禁足令,直到娄琛肩上伤口都结痂了, 才许人出殿。

  伤愈后娄琛倒也提过想要回家,毕竟他也不是无家可归,京城里还有个小宅子打扫一番也可入住。而且他一个外臣,整日住在后宫算什么事,三天两天的还可以说是殿□□恤功臣,久了免不得招人闲话。

  因此便找了个机会,趁着高郁来看望之时,娄琛提了此事。

  娄琛本打算好好言说,分清要害,哪知刚一提及,高郁便拉下了嘴角,作出一副受伤的模样,可怜巴巴的问:“阿琛是不是不愿与我在一处?”

  “我也不是想困着阿琛,可实在是怕了。阿琛你可知,那日你浑身是血倒在我面前的时候,我魂儿都差点吓掉了……”

  “从那以后我便每夜都会被梦魇所慑,每日不见阿琛一面,心里便不安生……”

  “阿琛要搬出去也可以,那我就每日出宫探看,这样总行了吧?”

  高郁深知娄琛脾性,吃软不吃硬,要是以太子身份命令,娄琛定是不肯,然这般退步,却像是委曲求全一样,好不可怜。

  娄琛实是无奈,又不想高郁在如此重要之时还要每日抽空来看自己一趟,只好也做出了退让,商议着搬出太子寝宫,住到原先高显在宫中时住的偏殿。

  偏殿与太子寝宫隔得并不远,高郁见娄琛已经妥协,怕再强求惹他不快,便应了下来。

  高郁怕他无聊便给了块令牌,准他随时出入皇宫,只是每日需在落锁前回宫。

  这日娄琛无事,练了套剑法之后便想着出宫一趟,去看看驻扎在城外的镇南军。

  大战之后诸事繁杂,百废待兴,京城还好,不到半月的时间便已恢复了生机。

  茶楼酒肆、商铺旅店都重新开始营运,出入往来也已恢复正常,逃难离开的那些陆陆续续归家,大街上又热闹起来,虽与往日繁华相去甚远,但却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不再恐慌。

  从军营回来,娄琛没骑马,闲庭信步般在街上逛了起来。

  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娄琛绕着绕着竟来到了“六味居”门前。这家店伫立在此处已有百年之久,经历过数次战火的洗礼,仍旧屹立不倒。

  娄琛看着时间尚早,就上二楼雅间,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一边听书一边想着之后的事。

  说书人声音洪亮,顿挫迟疾,正讲着当年靖王与镇南将军征战西北,驱逐北齐的事。

  这段娄琛两世前后听过数遍,早就倒背如流,因此听着听着便走了神,脑袋里只想着该怎么跟高郁提回西南的事。

  高郁现下连皇宫都不许他离开,想要回西南简直是难于登天,可他既然答应了舅舅,就断不可能食言。进退两难,娄琛实在踌躇难捱,不知如何是好……

  娄琛正想的出神,忽听耳边传来一声惊呼:“娄都尉,好巧,你怎在这里!”

  娄琛一抬头见来人,也是一惊:“参见世子殿下,殿下您怎也在这里?”

  “我与小舅舅才从淮南回来,正打算回家,刚巧路过‘六味居’”高显说着侧了侧身,后他一步紧随起来的正是云麾将军宁泽远,“刚才在楼下晃了一眼,见与娄都尉有几分相似,便想着上来看看……一看果不其然,娄都尉好些天不见,你的伤可好些了?”

  “多谢殿下关心,下官的伤已快痊愈了。”

  娄琛刚想站起来行礼,就宁泽远被拦住:“出门在外不用这么多礼数……”

  “就是就是,都是老熟人了,拜来拜去的,你不嫌麻烦,我都嫌烦了。”高显也跟着附和,说了两句又转头问道,“对了,娄都尉想什么想的这般入神,先前我在楼下叫了你好几声也没听到。”

  娄琛无意与人分享心中之事,因此只淡淡道:“没什么,只是在听说书人讲故事,一时感慨,想起了从前。”

  哪知他这么一说,反倒引起了宁泽远的注意,只见他耐下心来听了两句,而后轻笑一声道:“听故事……哟,这不是那我姐夫的英勇事迹吗?娄都尉也不早说,这说书人都是道听途说,说不得准。娄都尉若是喜欢听,且听本将军为你讲上一讲。”

  娄琛刚想说不用,高显就兴致盎然的应声道:“小舅舅也会说书讲故事?可怎么从未听过。”

  “那可就是你孤陋寡闻了。”宁泽远抬了抬眸子,话虽是对着高显说的,但视线却一直未从娄琛身上挪开,“想听哪段告诉小舅舅,让小舅舅好好给你说道说道。”

  “哪段啊……”高显眨巴眨巴眼睛,好似真在考虑一样,好一会儿道,“就从寿州借兵开始吧!小舅舅,你说外公怎这般英勇,当时京城局势未明,十六路的转运使都不敢轻举妄动,怎就他一个敢破釜沉舟,跟着父王就进京了呢?”

  “所以说你天真啊……”宁泽远笑了笑,“要是刀架你脖子上了,你是肯也不肯?”

  娄琛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听到此处登时一怔,错愕的睁着眼看向宁泽远。

  “刀架在脖子上……”高显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事,半响没回过神来,好一会儿才讷讷道,“不是都说外公是自愿助父王一臂之力的吗?怎么会……”

  “老爷子哪儿是自愿,那是你家父王逼的啊。”宁泽远给自己倒了杯茶,润了润嗓子继续道,“当年情况也同今次差不多,北齐大军压境,京城局势不明。只是与现在十万雄兵相比,当年还要差上很多,刚到西北的靖王根基不稳,手上可用兵马也只有七万。”

  “北齐南侵,他亲率大军抵抗,但敌众我寡,打到后头连七万也没了,堪堪只剩五万。”

  “再后来京中局势紧张,危在旦夕,靖王不得不回京勤王。只是这五万人他是如何也动不得了,于是便一狠心,只带了三百轻骑。”

  “从西北到京畿,一路上路过二十一个州,整整六路,但他却一路都没停,反而饶了点远路,到了淮南西路。”宁泽远顿了顿,转头看向娄琛,“你可知为何?”

  娄琛回视之,答道:“因为他时间不够了,急行军不宜大部队前行,一是花费时间长,二是容易暴露。但他又不能离京城太近,否则还未到京,就会被半路被截下来,因此靖王殿下选了离京城只有两日不到路程的淮南西路。”

  “聪明。”宁泽远打了个响指,“靖王也是聪明人,你说的这些他都已经预料到了,而且他也猜到转运使可能会借口,不出兵,因此他省却了谈判的步骤,直接以性命相挟。”

  “当然我家老爷子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当时前路未卜,为了以防万一,也算是为之后铺路,他也逼靖王立下誓约,若是事成便娶我姐姐为正妃,同宁家结盟。”

  “后来的事你们也知道了,靖王围城三日便攻下了外城。”说到此处宁泽远忽得笑了起来,“只是最后他没有留在京城,也没有趁机夺取皇位,刚打完就掉头回了西北,留一帮看戏得人傻了眼……”

  高显脾性当真是洒脱的很,听了这般匪夷所思之事,竟无半分惊慌,反倒对其中凶险与奇谋感兴趣,拉着宁泽远的袖子追问道:“小舅舅你怎这般清楚,当年事发时你也不过十岁出头……”

  “十岁出头就不能参军了?”宁泽远揉了揉高显脑袋,嬉笑道,“你小舅舅我可是□□岁就跟着父亲剿匪,不管是围京勤王还是之后抗敌西北都去了,要不然你以为我这一身的军功来的那么容易?”

  高显满眼崇拜的望向宁泽远,由衷感叹道:“小舅舅你好厉害,才□□岁就能杀敌剿匪!不过,父王也很厉害,和娄将军两人合力就能打的北齐找不着北。”

  “你父王的确很厉害,京城解围之后他立即带着大军北上,从侧面突入,给了北齐狠狠一击。打那之后北齐就怕了,再不敢轻易南下,更不敢在边界线上放肆。”宁泽远笑道,“这次也一样,才打了两三场仗,发现靖王一直未离开之后,北齐那群孬种就怂了,现在守在边界线上迟迟不敢行动。”

  “父王当真勇猛!”高显咽了咽口水道:“狠绝果断,真有大将之风,要换了我肯定会先利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类……”

  “如若利诱不成呢?”

  “利诱不成?”高显思索片刻,斩钉截铁道,“那就再威逼呗!拿刀架脖子上,看他肯是不肯!”

  “你……”宁泽远一愣,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指着高显道,“所以啊,娄都尉,这高家人没一个是好东西,做起事来很绝的很。”

  高显委屈的很:“小舅舅你怎么连我也骂了去……”

  “行行行,不你不算,你顶多是半个。”宁泽远说着收起笑容,面色也渐渐沉了下来,转头看向娄琛道,“娄都尉,天家人就是这样,圣恩荣宠不过一瞬间的事。你跋山涉水去西南借了兵回来,顶多也就挣得一时军功。可这荣耀,坐在龙椅上那人,一挥手就能撤去……”

  “太子殿下总不能一直不登基,那一天是迟早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聪明人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明哲保身。”宁泽远风流带俏的桃花眼微微眯起,带着一丝危险的味道,“不论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时刻谨记他的身份就好,娄都尉,你懂吗?”

  娄琛默然,这些道理,他怎会不懂,最是无情帝王家,荣宠只是一时的,利益才是永远的。

  “下官知道了。”娄琛微微低下头,“多谢宁将军提醒,下官感激不尽。”

  “不用多谢。”宁泽远手指在桌面轻轻一划,用水写下一个字,“再过些时日便要论功行赏了,娄都尉你可要拎得清些啊……行了故事讲的差不多了,茶也喝够了,咱们走吧。”

  “这就讲完了?”高显显然还有些意犹未尽,“小舅舅你就再讲一些吧,还有三日围城的事呢,也跟前日一般惊心动魄吗?”

  “你要想听回家问你父王去……”声音越来越远,宁泽远说着说着便已下了楼,优哉游哉的朝街的尽头走着。

  长街那头,却不是别处,而是京城最热闹的花柳巷。

  “小舅舅!”高显从窗口探出头去,瞧了走远的方向,不住的摇头,“就知道眠花宿柳,当真放浪形骸的很,哪儿有英武将军的模样。”

  娄琛闻言忍不住笑了出来:“殿下莫急,宁将军自有分寸。”

  “他的分寸就是没分寸。”高显嘟囔道,“不行不行,我得去看着,这还未封赏呢就闹出些风流韵事,可怎生得好。”

  娄琛不便阻拦只得道:“殿下小心,早去早回。”

  谁知,高显刚走了两步又转回了头:“娄都尉,咱们可说好了,今日之事谁也不能告诉,尤其是……”他眼珠子转了一圈,方才继续道,“尤其是子清,可不能让他知道我去花柳巷了,要不他又得好些天不理人了。”

  娄琛颔首,听懂了他话中含义:“下官自是守口如瓶。”

  “嘿嘿,那就好。”高显摆摆手,“那咱们就熙州见啦!”

  说完也一溜烟的跑了。

  高显走后,娄琛独坐房中,看了眼宁泽远留下的那一“断”字,沉默良久。

  宁泽远说的那些他都懂,只是人总有身不由己的时候,譬如现在,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实际却由不得自己做主。

  他有他的想法,也有他的顾忌,但世事哪有万全之法。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姜七姑娘的手榴弹

  -----------------------------------------------------

  高郁:感觉好受伤,一群混蛋都在背后中伤我……

  作者:还不是因为你一直演戏,你个戏精

  也不知道靖王洗白没有,反正就这样了,线索都有了,其他的就脑补一下,不补充全了,之后会给他们一个结局的。

  恩,明天……作者无所畏惧!

  PS,为了配合下章,小修了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