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弄璋之喜(1 / 1)

躺赢的科举人生 人生若初 544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51章 弄璋之喜

  赵云安嫡长子出生于一个冬日。

  京城的这一个冬日清晨,茫茫天际弥漫着白雾,让一切都显得朦胧美丽。

  伴随着响亮的啼哭声音,朝霞扩散,白雾像是在一刹那就被驱散,显露出那一颗圆滚滚,可爱又柔和的太阳来。

  远处的天空上,金色的云霞、湛蓝的天空,交织出一副美丽的图画,而永昌公府中却无人有心欣赏。

  赵云安几乎是颤抖的接过襁褓,红色的襁褓内是他新鲜出炉的嫡长子。

  他低头去看,小婴儿紧闭着眼睛,整张小脸皱在一起,红彤彤的像一只小猴子。

  赵云安忍不住用指腹轻轻触摸孩子,手指下柔软的肌肤让他有些畏惧,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弄怕了,但更多的却是血脉相连的愉悦。

  “哇哇哇——”小婴儿却不给面子,他爹在外头站了一整晚,手指都是冷冰冰的,一碰就让他不舒服的啼哭起来。

  “快给我,别毛手毛脚的。”金氏这会儿只看到大孙子,连儿子都嫌弃了。

  她一把接过孩子哄起来,脸上是挡不住的笑容。

  赵云安也不在意,等里头终于收拾好,他便迫不及待的走进去。

  床榻上,被褥都已经换过了,但屋内还有隐隐约约的血腥气。

  赵云安在床边坐下,看向脸色有些苍白的妻子:“季夏,你还疼吗?”

  这话让顾季夏下意识的想笑,结果一笑就肚子疼。

  燕儿在旁边忙道:“公爷,您可别逗夫人发笑,大夫方才把脉说了,夫人只是有些脱力,并无大碍,只需月子里好好调养就是。”

  赵云安自然是知道的。

  方才生了孩子,他便让太医先进去把脉,这些话太医已经出来交代过了。

  “夫君别担心,我一切都好。”生的时候痛的死去活来,如今生完了,顾季夏看着夫君担忧牵挂的眼神,又觉得的一切值得。

  赵云安紧紧握着她的手:“辛苦你了。”

  两人对视一笑,很是含情脉脉。

  金氏抱着孙儿进来,瞧见这幅画面也是笑,甚至有些不忍心打破。

  但过了一会儿,再看儿子媳妇依旧手握着手依依不舍,金氏不得不开口:“安儿,让季夏看看孩子。”

  赵云安这才猛地惊醒,让开位置。

  顾季夏脸颊微微泛红,她方才眼里面只有夫君,连被抱出去的孩子都忘了。

  周围的丫鬟产婆都纷纷笑起来,心底都觉得这公府夫妻感情深厚,十分难得。

  等顾季夏终于看见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孩子,心底又是一软。

  她伸手摸了摸孩子,与对父亲的嫌弃不同,小婴儿闻到她身上的味道,吧唧吧唧小嘴巴,一副很是亲近的样子。

  “他好小。”

  赵云安挤过来,笑着说道:“像一只小猴子,你瞧他吧唧嘴的样子好不好玩。”

  顾季夏还没说话,金氏不乐意了:“什么小猴子,我孙子模样齐整的很,你瞧他现在红彤彤的,以后肯定白,比你小时候可爱多了。”

  赵云安忍着笑:“你瞧瞧,刚有孙儿,我娘就瞧不见儿子了。”

  三个人围着小婴儿左看右看,但凡他打个哈欠,张个嘴巴,都让他们觉得惊奇。

  看了一会儿,顾季夏便有些累了。

  赵云安忙道:“你累了一整晚,好好睡一觉吧,孩子有我看着呢。”

  顾季夏确实是累了,有夫君和婆婆在,她也没什么不放心,很快便沉沉睡去。

  孩子的奶娘是早就准备好的,金氏巡视了一圈,见自己没什么能帮上忙的,这才转身去如意园报喜,熬了一晚上,她也有些累了。

  丫鬟奶娘们蹑手蹑脚,屋子里一下子变得静悄悄的。

  赵云安却舍不得离开,想了想索性爬上了床。

  燕儿张了张嘴,却见赵云安并未惊醒夫人,而是将孩子放在两人中间,半搂住孩子睡着了。

  丫鬟们缓缓退了出去。

  新来的奶娘有些疑惑,看向燕儿:“燕儿姑娘,咱们就这样出来吗,万一小少爷需要喂奶怎么办?”

  燕儿笑道:“没事,咱们在门口守着,有动静再进去。”

  她知道不管是国公爷还是国公夫人,休息的时候都不爱有人在身边盯着。

  有了她的话,奶娘微微安心:“没想到国公爷这般疼夫人,旁的大户人家都觉得产房晦气,一直到出月子都鲜少进门的。”

  “咱们国公爷不讲究那些。”

  燕儿心底也为夫人高兴,笑着解释道:“你刚来不知道,等日子久了就明白了。”

  奶娘自然是忙不迭的点头,她是小少爷的奶娘,自然是希望国公夫人越是得宠越好,这样小少爷的地位才无可争议。

  不过入府之后,奶娘才惊讶的发现国公爷居然一个妾室都没有,心底啧啧称奇。

  国公府的主人夫人进入梦中,报喜的人却已经到了宫门口。

  皇帝一觉醒来,便接到赵云安报喜和请假的折子。

  他一听便笑了:“生了个男孩,男孩好,二弟后继有人了。”

  赵骏与弟弟赵弛感情极好,因为弟弟早逝,他心底总怀着一份歉疚,如今听说侄儿生了儿子,心底更加高兴。

  他想了想,走进书房,提笔在纸上落下两个字:“赵琼。”

  赐名随着丰厚的赏赐一块儿送到了永昌公府。

  赵云安一觉醒来,才知道儿子的名字已经被定下来。

  虽说被皇帝赐名是荣耀,但心底忍不住有些遗憾,在孩子出生之前,他就准备了一张纸的字供自己挑选,男孩女孩都有,结果一个没用上。

  他笑着拨弄了一下孩子的手指:“你爹的名字也是大伯起的,现在你的名字也是赐名,咱不愧是父子俩。”

  哪知道他一动,孩子猛地抓住他的手指就往嘴巴里头塞。

  赵云安吓了一跳,忙叫道:“快来人。”

  等奶娘进来瞧见国公爷如临大敌的画面,顿时都憋着笑:“小少爷大概是饿了,国公爷,不如让奴婢带到隔壁喂吧。”

  “小声一些,别吵醒了夫人。”

  赵云安一觉醒来,顾季夏却还在睡,可见生孩子消耗巨大。

  等孩子吃饱喝足,躺在襁褓里头吹泡泡,赵老夫人在金氏的搀扶下过来了。

  她原本也想在屋外头等着,但她年事已高,自从入冬身体不适,一直在喝药。

  金氏劝着哄着,赵老夫人怕自己去了反倒是添麻烦,便留在了如意园。

  可这一晚上没听见信儿,赵老夫人吃也不香,睡也睡不好,一直到凌晨时分得了信,心底总算是踏实了。

  这会儿瞧见襁褓内胖嘟嘟的曾孙,赵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

  “是个大胖小子,这眉眼像安儿。”

  金氏也笑:“这孩子一瞧就是个机灵鬼,专挑着他爹娘的长处长。”

  赵云安冒头看了看:“祖母,娘,孩子都没张开,你们哪儿看出来像我的?”

  金氏瞪了他一眼,压根不搭理他,还说:“娘,昨晚你是没瞧见,安儿平时多沉稳的人,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我瞧着都觉得烦心。”

  “想让他走开吧,赶都赶不走,让他留下吧,在那边嘀嘀咕咕的让人心烦。”

  赵老夫人笑道:“第一次当爹都这样,我们家安儿是个好孩子。”

  若是那些薄情寡性的,哪里会在乎产房里头的生死。

  赵云安摸了摸鼻子:“大伯赐名赵琼,我准备的名字没能用上。”

  “赵琼,琼儿,这也是个好名字。”赵老夫人笑道。

  金氏更是道:“怕什么,等媳妇养好了身子你们再多生几个,你准备的那些都能用上。”

  赵云安心底觉得一个够了,生多了怕养不好,但昨天被金氏一顿怼怼,这会儿不敢直接说。

  也幸亏金氏不知道他的想法,不然肯定是要骂人的。

  永昌公府弄璋之喜,皇帝又是赐名又是赏赐,文武百官自然随之而动。

  一时间上门贺喜的人源源不断,洗三那一日,赵云安提前申明了只请近亲,才免去了车水马龙的场景。

  即使只请了近亲,这一日也是热热闹闹。

  金大舅早早的带着一家大小过来,结果一进门差点没直接跪下来。

  只见屋里头赫然坐着皇帝太子和三皇子,满满当当的一屋子的皇亲国戚。

  皇帝倒是依旧和煦春风,笑着说道:“今日是家宴,咱们以亲戚论,不必多礼。”

  金大舅连忙应下,可心底哪敢真的如此,一时有些拘谨。

  相比起来,赵家倒是收放自如,依旧如往日那般从容。

  等男主角被簇拥着出来,发出嘹亮的啼哭声,皇帝朗声大笑起来:“是个健壮的好小子。”

  甚至还伸手抱了抱:“长得像安儿,这大嗓门也像。”

  赵云安在旁边笑道:“大伯,我小时候乖巧的很,哪儿像他这么爱哭。”

  结果这话一说,皇帝不答应了:“小孩子都爱哭,你小时候也爱哭,一点不顺心就哭。”

  旁边的皇后赞同道:“可不是,你小时候嗓门也大的很,一哭起来整个国公府都能听见。”

  甚至太子也点头:“那时候老三老是逗你玩,每次逗哭就跑了,都是我来哄你。”

  赵云安怀疑他们集体商量好了,一起混淆他年幼的记忆。

  赵瑾赵谦赵诚赵妤几个都围过来,看着那新鲜出炉的小婴儿,一个个惊讶的说:“他好小啊。”

  赵瑾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琼儿以后就是最小的弟弟,我们会好好照顾他。”

  其他三个孩子纷纷点头。

  看着眼前这一幕,赵云安忍不住想起自己年幼的时候,大哥几人也是这样围着他看,说会好好照顾幼弟。

  他抬头朝两位哥哥看去,见他们神色缓和,显然也想起来年幼十分的场景。

  兄弟三人对视一眼,纷纷都笑了起来。

  “瑾儿几个孩子,就跟我们小时候一模一样。”

  “等他们长大成人,也会跟我们似的亲近。”

  皇帝甚至说:“等小琼儿长大了,便让他入宫读书,让瑾儿谦儿诚儿带着他玩。”

  一群人正热热闹闹的围着小赵琼,却见马贵满头大汗的跑进来。

  赵云安看了他一眼,见他脸上带着隐约喜色,便开口问道:“可是有事儿禀报?”

  马贵果然拱手:“恭喜国公爷双喜临门,琉璃坊那边造出您要的镜子了。”

  赵云安听了也是大喜,接过他手中的匣子:“大伯,你瞧瞧这是什么。”

  皇帝这才舍得放下孩子,旁边的赵老夫人立刻接了过去。

  “莫非是琉璃坊那边造出来了?”

  自从第一次制造出琉璃,琉璃坊那边便时不时捣鼓出一些新鲜玩意来,但无一例外,都被他这大侄子说不够好,不够惊奇。

  如今见赵云安都面带喜色,皇帝自然提起了好奇心。

  “正是。”

  赵云安将匣子放在桌上,打开匣子,露出里面的镜子来。

  周围众人第一眼看见的,不是匣子里的镜子,而是阳光经过镜面的反射,映射在屋内的那一面光影。

  皇帝凑过去低头一看,吓了一跳。

  “这,这是朕吗?”

  皇帝作为一个男人,平时连铜镜都很少照,更别提这般纤毫毕现的镜子了。

  有生以来第一次,他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己的模样,连脸上有几道褶子都看得一清二楚。

  以至于皇帝惊奇的伸出手,拿出那一面镜子左看右看起来。

  太子等人也是惊讶万分,纷纷凑过来看,只可惜镜子在皇帝手中,他们也不敢上手抢。

  皇帝把玩了好一会儿,终于舍得将镜子递给赵老夫人。

  赵老夫人原本抱着孩子呢,这会儿也被镜子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

  她仔细看了看,啧啧称奇:“人世间竟有这般的神奇之物,老身这一辈子,竟是第一次瞧见自己长什么模样。”

  皇后也跟着瞧了瞧,她下意识的抚摸着自己的眼角,感叹道:“看得太清晰了也不好。”

  镜子在众人手中轮转,无一例外,看清楚自己模样的人都发出惊呼。

  等镜子送到金大舅的手中,他小心翼翼的捧着,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将外甥的心血给摔了。

  这一看,金大舅忍不住道:“果真神奇,草民这辈子还未见过如此清晰的镜子,必定是价值连城的。”

  若不是皇帝还在跟前,金大舅都要忍不住问外甥要报价了。

  镜子是按照赵云安的要求一模一样打造的,镜面程亮光洁,周围用金银做装饰,纹刻出凸雕艺术的月宫图,整体呈现出圆形。

  但金银两色之上,月宫纹饰栩栩如生,上头还镶嵌着亮色的珠宝,让这镜子显得分外的典雅华丽。

  简单一句话形容,就是一眼看去就很贵的样子。

  赵云安心底也高兴,笑着说道:“终于赶在年前就成了。”

  皇帝忍不住拍着他的肩头:“安儿不负众望,为大魏立下了大功劳。”

  李云衢也笑道:“如此一来,国库定能迅速丰盈。”

  “正好趁着年底,正是家家户户办宴送礼的好时机。”赵云安笑道。

  李云平把玩了一会儿,点头道:“这镜子能不能做得大一些,到时候能卖出高价。”

  赵云安便道:“不只是大的,还能做成巴掌大小,方便夫人小姐们随身携带。”

  一时间男人们都凑在一起谈起生意经来。

  妇人们虽然也觉得惊奇,但见镜子被他们霸占,说的又是朝堂大事儿,索性便围在一起逗弄起孩子来。

  小赵琼出生三日,看着胖乎乎嫩生生,尤其是这会儿喝完奶,一逗就笑,让人喜欢到心坎儿里。

  皇后对这孩子也分外喜欢,伸手抱了抱,又敲打两个儿媳妇:“瞧瞧这孩子多可人疼,你们也抓紧一些,衢儿平儿膝下就一个儿子也太单薄了一些。”

  金氏微微皱眉,却见两个侄媳妇很是习惯。

  “是,儿媳牢记母妃教诲。”卢氏脸色都没变一下,笑盈盈的应下了。

  沈盼晴只是挑眉不语,笑着点头。

  儿媳妇如此乖顺,皇后一腔的话反倒是没出说,便拉着金氏抱怨:“宫里头是不错,可惜不如在公府自在,出来一次也很是不便。”

  金氏向来是知道这大嫂的性子,便奉承道:“宫廷乃是大魏最为尊贵之处,规矩大,自然是与外头截然不同的。嫂子的福气,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刘氏听了高兴,又说:“你的福气也大着呢,如今安儿添了丁,往后房里头再添几个人,开枝散叶,赵家便能兴旺起来。”

  金氏只是笑着答应,并不多话。

  赵老夫人看了眼这曾经的儿媳妇,再看低眉顺眼的两个孙媳妇,眉头微动,意有所指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当长辈的也不必操心太多。”

  哪知道刘氏并未体会到她的好意,反倒是说:“母亲这话有道理,可孩子们年轻,咱们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不然还不知道过成什么样。”

  赵老夫人知道她如今贵为皇后,见她不以为然,也就不再多话。

  沈盼晴却是坐不住了,起身道:“祖母、母后,二婶,我去里头看看七弟媳妇。”

  “去吧,也陪着季夏说说话。”金氏笑道。

  卢氏连忙起身:“三弟妹,我同你一道儿去。”

  皇后脸色便有些不悦。

  金氏忙道:“到底是多年的情分,瞧瞧,太子妃与三皇子妃还惦记着季夏,也是她的福分。”

  皇后脸色一缓,又道:“怎么不见顾家的人,难不成那顾夫人还敢给永昌公府难看不成。”

  金氏笑着解释:“娘娘忘了,顾家二姑娘嫁去北宁,顾夫人送嫁去了,还未回来呢。”

  皇后嗤笑道:“从未见过这么不讲规矩的人家。”

  这是说顾兰秋出嫁之前闹出的事儿,皇后很是不满,心底觉得这顾将军府是不是对皇帝心怀不满。

  赵老夫人开口打断她的话:“罢了,旁人家的事情我们也不必多管,倒是你瞧着气色一般,是不是管理后宫太累了?”

  一听这话,皇后忍不住抱怨起来:“母亲,你是不知道后宫事情有多少,如今临近过年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这是陛下登基后头一年,本宫也怕哪里做的不好,到时候累得陛下跟着丢脸,连着好些日子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赵老夫人听着她抱怨,笑着说了句:“以后熟练便好了,你若是忙不过来,便让太子妃帮帮忙,她惯来是八面玲珑的。”

  皇后却又说:“她还算贤惠,可到底是晚辈,本宫才是后宫之主,不好处处让她帮忙。”

  赵老夫人一听,便知道皇后是舍不得手中的权势,心底又是一叹。

  人心异变,她这曾经的儿媳妇不是坏人,可小心思太多私心过重,自己心底的算盘都打不明白,偏偏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幸亏皇帝是个清明的,如今还能辖制着皇后收敛。

  另一头,离开屋子,沈盼晴就笑了:“难得出宫松快松快,可算是出来了。”

  因为李云平明晃晃的表示无心争权,又有一位热衷于往儿子屋子里塞人的婆婆,卢氏与沈氏的关系反倒是比以前更亲密一些。

  卢氏扯了她一下,提醒道:“别太明显了。”

  “我知道,不过是要见到季夏心里头高兴。”

  卢氏感叹道:“顾氏也是有福分的,他们兄弟四个,最小的七弟反倒是最知道疼人,永昌公府干干净净,从来不让季夏伤心。”

  沈盼晴知道大哥虽然尊重大嫂,夫妻相敬如宾,但太子宫中还是有妾室在。

  这会儿便说:“大哥对大嫂也很好,心底最看重瑾儿,爱若珠宝。”

  卢氏笑着点头:“三弟也疼媳妇,这也算赵家的传统了。”

  可惜如今他们已经不姓赵了。

  等到了顾季夏屋内,两人进去一看,便瞧见弟媳妇脸色红润,一看便知道心情舒畅,调理的极好。

  “大嫂,三嫂,快坐。”

  顾季夏其实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多了,但听产婆和大夫的话,依旧在屋内静养。

  “快别忙,都是自家人,我们自在着呢。”沈盼晴笑道。

  她们俩索性让丫鬟搬了凳子过来,坐在床前与顾季夏说话。

  卢氏作为长嫂,向来是很照顾几位妯娌,这会儿暗示道:“今日出宫之前,母后还担心七弟身边无人伺候,想着挑几个好的送来,只是被劝住了。”

  顾季夏笑了笑,似乎并不在意:“多谢大嫂,无碍的。”

  卢氏见她毫不担心,心底又是一叹,想必即使人送来了,七弟也知道如何料理。

  沈盼晴倒是说了句:“母后总说忙得分身乏术,却还有心思管这个。”

  提起这事儿,妯娌三人的关系反倒是更近了一些。

  说了一会儿话,前头便来人请她们离开,皇帝要回宫了。

  皇帝回宫的时候,还带走了那一面精心打造的镜子,最好的东西,自然是皇帝先用上,才能让下头的人知道里头的好。

  而等人走空了,金大舅才松了口气,悄悄儿的拉住了大外甥。

  “安儿,有件事舅舅不知道该不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