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有心(1 / 1)

躺赢的科举人生 人生若初 527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41章 有心

  赵云安接到战报后打开一看,便拧紧了眉头。

  “大伯可还有其他交待?”

  前来送信的是常顺,也只有他愿意放弃前线的战功,火急火燎的想要回来。

  此刻他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伯爷亲自见了我,只说让少爷安心,好好照顾家里,很快大魏就会安稳了。”

  赵云安心底叹了口气,将信件压下。

  常顺犹豫道:“大人,这件事瞒不住很久。”

  赵云安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很快传位诏书就会公布天下,到时候漳州府也不会例外。

  “我心中有数,常顺,你先去休息吧。”

  看着瘦了一些,却依旧精神的下属,赵云安笑道:“这次辛苦你了,大伯说会论功行赏,到时候我家常顺也有功名。”

  常顺嘿嘿一笑,难为情道:“我只是听少爷的吩咐,并未做什么。”

  “如果勇猛杀敌都不算什么,那也无人可以拿到功名了。”赵云安笑道。

  “你啊,不要总是妄自菲薄,在我看来,我家顺儿不比任何人差。”

  常顺脸颊红扑扑的,笑道:“即使有功名,我还是会在少爷跟前当差。”

  赵云安用力抱了抱兄弟,催着他赶紧回去休息。

  等人走了,赵云安却叹了口气,犹豫再三,还是带上书信前往赵云衢院子。

  “大哥,大嫂。”

  赵云安一进来,卢氏便笑着招待看茶:“小叔子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你来得刚好,陪你大哥说说话,免得他总坐不住。”

  “厨房正在做冰酪,我过去盯着一些,免得他们放太多冰,吃了怕坏胃口。”

  说着便起身让开空间,让他们兄弟俩说说话。

  赵云衢示意他坐下,为他倒了一杯茶才问:“是父亲那边有消息了吗?”

  说完自己先笑了:“若不是急事,你怎么会这会儿过来。”

  赵云安喝了口茶,大热的天,他已经喝上凉茶了,可赵云衢喝的却还是温水。

  想到大哥的身体,再看他夏日里依旧苍白的脸色,赵云安有些犹豫。

  赵云衢反倒是说:“你能瞒得住一时,也瞒不住一时,索性早些告诉我,省得我还要费心神去猜。”

  听了这话,赵云安才把书信拿出来。

  赵云衢伸手接过,打开一看,眉头也是微动。

  “原来如此。”

  他神色很是平静,似乎早就知道书信里头的消息。

  赵云安皱了皱眉:“大哥,你早就猜到了吗?”

  赵云衢却摇头:“我猜不到。”

  “父亲瞒得很好,连我这个永昌伯府的嫡长子也没有摸到痕迹。”

  此刻他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孟青霈会说那些话,也许孟青霈以为他早就知道。

  赵云安沉默了一下,反过来安慰他:“大伯肯定是为了你我的安全,所以才没有告诉我们。”

  赵云衢笑了一声。

  他忽然理解孟青霈为什么那么紧张,七弟看似睿智,早熟,可心底确实重感情又天真。

  “七弟,其实我早就知道父亲有不臣之心。”赵云衢忽然开口道。

  赵云安一顿。

  他抿了抿嘴,却是问道:“大哥,所以你让我远离京城,是想保护我吗?”

  这话倒是让赵云衢愣住了。

  随后他笑了起来,依旧又是永昌伯府那个温润如玉的大少爷。

  “不,当时我想着,若是七弟去了漳州,等那一日永昌伯府落了难,我还能拖家带口的来投奔。”

  “瞧瞧,之前我将瑾儿谦儿送来,如今果然拖家带口来投奔了。”

  赵云安被他逗得笑起来:“那大哥可得使劲吃,使劲喝,不要便宜了弟弟我。”

  说笑了几句,兄弟间的亲密便又回来了。

  赵云安没骨头似的靠在大哥身上,抱怨道:“大伯可真给我出了个大难题。”

  “旁人倒也罢了,祖母那边让我怎么说。”

  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一眨眼成了皇帝的,赵云安知道赵老夫人极为厌恶皇室,甚至这些年宁愿装病,也不肯多去一次宫宴。

  可到头来,她以为的大儿子却是皇帝的孩子。

  赵云安不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但可想而知,这对赵老夫人会是什么样的打击。

  赵云衢摸了摸弟弟的额头,就像小时候一样:“安儿,祖母没有你想的那么脆弱。”

  赵老夫人经历了三朝,见识过无数次政变,早已练就了一颗铁石心肠。

  赵云衢甚至觉得,全家上下,心肠最软,心底最嫩的,还是这会靠在他肩头撒娇的孩子。

  “我知道。”赵云安还是苦恼,“可是祖母知道了,还是会伤心吧。”

  赵云衢便笑起来:“那就别说,等咱们回到京城,让父亲亲自向祖母交代。”

  赵云安一琢磨,觉得这主意不错。

  母子俩的事情,他这个当孙儿的为什么要插手,到时候让府内的人不要胡乱议论,能瞒住一时是一时。

  赵云安很是松了口气:“大哥,还是你的办法好,这件事就交给大伯自己处理吧。”

  将锅子甩给大伯之后,赵云安顿时觉得浑身轻松。

  赵云衢看着他这模样,心底觉得好笑,一时想起小时候这孩子想鬼主意,也总是这幅神情。

  “一眨眼的功夫,安儿就长大了。”

  赵云安觉得大哥这眼神,就跟亲爹看儿子似的。

  他抓下大哥的手:“大哥,我不是现在才长大,是早就长大了。”

  说完还拍了拍胸脯:“能给你靠的那种。”

  赵云衢被他逗得大笑,笑了两声却又咳嗽个不停。

  赵云安连忙帮他顺气,可好一会儿,赵云衢才慢慢平息咳嗽。

  “大哥,李大夫并不擅长弱症,如今大伯变了身份,等你回到京城,召集太医院诊断,一定能好起来的。”

  赵云衢反倒是比他想得开:“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自幼就有的毛病,养一养就好了。”

  赵云安不赞同道:“即使如此也不能疏忽大意。”

  看着他认真的眼神,赵云衢笑着点了点头:“好,听安儿的。”

  “等你做了爹爹,指不定也是个严父。”

  赵云安笑了一声:“肯定不是,我肯定要带着孩子玩。”

  很快,他又看了眼大哥,说了句:“大哥,其实我心底有些慌,大伯马上要变成皇帝了,那他以后还是我的大伯吗?”

  赵云衢收敛了笑容,对他保证道:“他一直都会是的。”

  赵云安觉得不自在,不习惯,没想到大伯不声不响的,给他们扔下这么大一个炸弹。

  他心底怀疑孟青霈早就知道,偏偏不告诉他,等着看他的笑话。

  可惜消息传来的第一天,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孟先生再一次消失了。

  而远在北疆之地的赵云平,刚听见这消息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赵云平用力掏了掏耳朵,大声问身边的人:“啥玩意,本将军是不是听错了,我老子是永昌伯,怎么忽然变成太子爷了?”

  静书咳嗽一声:“大人,您没听说,圣旨是这么写的。”

  赵云平猛地站起身来。

  “没听错?”

  “我爹真的变成太子了?”

  “他是赵家的子孙,怎么忽然就变成姓李了?”

  “祖母知不知道,祖父知不知道,我爹啥时候知道的,我大哥知不知道,七弟知不知道,难道就我不知道?”

  赵云平开始怀疑自己:“不对不对,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行,我得赶紧派人去问问,指不定是荣亲王耍的阴谋诡计,想要陷害我们永昌伯府。”

  结果还没等他派人出去,却见顾斌喜气洋洋的走进来。

  看见他便笑道:“赵家侄儿,恭喜你啊,从今往后就是皇子皇孙了。”

  赵云平脸色都僵住了:“顾将军何出此言,你可不要信了那些市井谣言。”

  顾斌却笑道:“圣旨都过来了,怎么可能是谣言。”

  “赵——不,皇子殿下,您这可真藏得深,居然一点口风不露。”

  顾斌心底细想,暗道怪不得皇帝将永昌伯派过来,一度还想让他接管兵权,原来是因为这个。

  他心底暗道永昌伯藏得太深,这么多年过去,他竟是一点都没看出蛛丝马迹来。

  赵云平只觉得头皮发麻,他依旧不能相信这件事。

  “顾伯伯,你不相信我,难道还不信你亲女婿,我们家姓赵,这,这指不定是有人假冒圣旨。”

  他说得斩钉截铁,以至于顾斌也不确定起来。

  静书提醒道:“将军,少爷,圣旨上说了,如今伯爷已经护驾返京,很快就会真相大白。”

  顾斌与赵云平对视一眼。

  是啊,马上皇帝就要回京城了,这事儿能是假的吗?

  【朕之长子,先时受张太后迫害,不得已寄养舅族。永昌伯府嫡长女筎,朕此生挚爱,追封德贤皇后,骏自今日起恢复皇长子之名。】

  【皇长子李骏,德贤兼备,守国护驾有功,临危授命,封为太子,令钦天监择良辰吉日,登基为帝。】

  【先永昌伯侍育有功,追封为永昌公,世袭罔替,荫庇子孙。】

  【郡主明/慧,朕之堂姐,养育教化,如天之覆地,加封为护国公主。】

  吝啬了一辈子的皇帝,在这一刻难得很大方。

  赵云安真正认识到自家大伯的能耐,如此惊世骇俗的圣旨下达各地,居然没有掀起惊涛骇浪。

  而随着圣旨一道儿来的,还有赵云安的调令。

  看到调令,赵云安一时也有些头疼。

  “官人在发愁什么?”顾季夏见他拧着眉头,不解问道。

  “难道是担心新知府上任之后,会推翻原先的政令吗。”

  赵云安叹了口气,摇头道:“只要大伯——不,太子能顺利登基,这一点反倒是我最不担心的。”

  “只是祖母年纪大了,入秋之后身体越发不好,大哥的身体也一直好好坏坏,你如今的肚子也大了,这时候不是赶路的好时间。”

  顾季夏听了,反倒是劝慰道:“官人仔细想想,如今皇室变幻,祖母大哥的身份都大有不同,如今留在漳州反倒是危险重重。”

  赵云安一愣。

  原先他一味担心两人的身体,却忽略了这一点。

  亦或者他心底总想着永昌伯府,却忘了大伯的身份转身一变,成了太子,很快就是皇帝,那么大哥就成了皇帝的嫡长子。

  再一想,如今除了二哥之外,大房子孙都在漳州府。

  若来一个有心人截杀,那可真的会一锅端了。

  赵云安想通了这一点,便理解为何大伯明知道祖母和大哥的身体不好,偏偏还是让他们尽快上京。

  他担心的,是永昌伯府一家人的安危。

  赵云安脸色一肃:“我知道了。”

  说完握住顾季夏的手:“只是要辛苦你了。”

  顾季夏笑了:“我身体好,这些日子能吃能吃的,再者也不晕船,哪里会辛苦。”

  她是真心这么觉得,赵云安想着法子让她顺心,养胎这些日子心平气和,连带着还胖了一些。

  “官人尽管早早准备,不必担心我的。”

  赵云安笑了笑,感叹了一声:“算起来,我离开京城都快五年了,也不知道京城变成了什么模样。”

  永昌伯府会不会还是他记忆中的样子。

  只是听说赵云衢等人出逃之后,凉州军为了泄愤,在那些官宅之中烧杀抢掠,破坏不少。

  既然要回京城,往后可能也不会再回来,赵云安自然是要做好安排。

  漳州府的公务已经走上轨道,只要丛白等人还在,新来的知府愿意顺着他安排的计划走,就不会有大影响。

  倒是这几年下来,金氏在这边安置了不少东西,她一样都丢不下,全部都想带走。

  赵知府要走的消息传到了民间,百姓们一时不敢相信。

  虽说知府三年一轮也是正常事儿,可他们舍不得这位真心为民的好知府。

  也不知是谁起了头,往知府门口放了一篮子土产,后续一发不可收拾,一日下来,倒是将知府大门堆得无法出入。

  一日日下来,赵云安看着那一车车的土产,觉得自己再不走,怕是要再多家一艘船。

  临行这一日,赵云安并未通知其他人。

  可等马车从知府衙门慢慢驾驶出去,道路两旁却围满了百姓,他们并未阻拦,只是目送着赵云安的离开。

  一直等到马车从城门口离开,才有一个百姓忍不住喊道:“赵大人,祝您一帆风顺,您可不要忘了咱们漳州百姓。”

  “赵大人前程似锦。”

  “赵大人平平安安。”

  “赵大人阖家团圆。”

  吉祥的话差点淹没了车队,但最让赵云安无法忘记的,是百姓们不舍的眼神。

  赵云衢靠在软垫子上,听见外头的声音,他拉开车帘子看了一眼。

  “七弟是个好官。”

  卢氏也笑道:“可不是,我瞧着百姓们恨不得跟着一起走。”

  赵云衢笑着摇了摇头:“我不如他。”

  卢氏见他神色不大好的样子,劝道:“官人,七弟这般受到爱戴,你应该高兴才是。”

  “我很为他高兴,只是有些发愁回京之后的事情。”

  卢氏眼神微微闪烁,她想起公公如今成了太子,不日就会登基为帝,这么一来,赵云衢可就是嫡长子了!

  嫡长子,未来的皇帝,还有她的瑾儿。

  太多的心思涌上心头,让卢氏一时忘记了言语。

  赵云衢将妻子的变化看在眼中,心底却在微微发沉。

  到了码头,赵云安下车拜别下属。

  丛白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吏,如今更是漳州府的中坚力量。

  赵云安笑着说道:“公务重要,但科考也不可懈怠,我还等着将来某一日,与你们在京城团聚。”

  丛白朗声笑道:“只要大人别忘了我,我自然是要找大人叙旧喝酒的。”

  说完这话,又面露不舍。

  他心底知道,赵云安一走,怕是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赵大人,您一定要保重。”

  赵云安点了点头,踏上了官船,最后挥手告别:“诸位珍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他原以为自己会伤怀,可真正看着码头上的人影越来越淡,心底却并没有那么多的不舍得。

  与以往的任何一次坐船都不同,此次永昌伯府不但占据了整整三艘大船,旁边还有护送的船队。

  船队上,除了水军之外,还有赵云安带上的蓝袍军,可谓将安全保卫到最高。

  赵云安站在甲板上一看,依稀能瞧见常顺与庆余正朝着他挥手。

  他笑着挥了挥手。

  等他转身进了船舱,赵老夫人与金氏顾季夏正在玩牌,倒是很是和乐。

  瞧见他进来,金氏便道:“安儿快来,正好差一人凑叶子牌。”

  赵云安笑道:“既然娘想打叶子牌,那儿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金氏笑道:“娘你快看,就赢了两次,瞧把他得瑟的,待会儿咱们联起手来,定要他狠狠放血才行。”

  赵老夫人只是笑。

  金氏又开始叮嘱媳妇:“季夏,你可不准给他打眼色,这臭小子坏的很,对亲祖母亲娘都下得了狠手,上次哎呦喂,差点没把我绣花鞋都输光了。”

  顾季夏也笑个不停。

  赵云安一本正经的开口:“娘,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输赢乃兵家常事,您怎么能记上次的仇呢?”

  金氏呸他:“我可不管啥兵家常事,牌桌上无母子。”

  赵老夫人笑得巴掌肉都在发酸,她其实也看出来了,这母子俩故意耍宝逗她开心呢。

  可子孙愿意彩衣娱亲,赵老夫人自然也乐得高兴。

  船上笑闹的声音传出去老远,以至于隔壁船上的沈盼晴也听见了。

  她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坐船,原本金氏是要带着赵妤的,但赵妤怕赵诚闹腾,搅得赵老夫人休息不好,便主动要求跟三婶一起。

  这会儿沈盼晴正带着三孩子喝茶嗑瓜子,听见笑声就道:“肯定是你们七叔哄老太太高兴呢。”

  赵谦忍不住道:“哎,要是我也在就好了。”

  沈盼晴揪住儿子的耳朵,骂道:“臭小子,我看你是嫌弃亲娘,皮痒是不是。”

  赵谦连声求饶:“娘,妤姐姐和诚儿还在呢,你给我留点面子。”

  赵妤捂着嘴直笑,倒是赵诚看他龇牙咧嘴的,对三婶的畏惧抵达了巅峰。

  沈盼晴其实也没真下狠手,收拾了一顿便笑:“你像一只猴子似的,还不得惹得老太太头疼,还是让她松快几日吧。”

  赵谦也不记仇,揉了揉耳朵,又问:“娘,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吗,爷爷真的要当皇帝了?”

  赵妤忙道:“谦儿,这话可不能乱说。”

  “又不是我自己说的,圣旨都下来了,大家都这么说,还有人偷偷跟我说,以后我就是小皇孙了。”

  沈盼晴脸色一沉:“是哪个嘴上没把门的,在少爷面前搬弄是非。”

  赵谦忙道:“是在外头听见的,不是府内的人。”

  “七叔七婶下了封口令,家里头的丫鬟小厮哪里敢议论这个。”

  沈盼晴这才松了口气,看了看三个孩子,见赵谦赵妤眼底都有担心,赵诚却还懵懂。

  她开口道:“如论如何,血脉亲情是不会变的,等进京见到你们祖父,不必想那么多,知道吗?”

  即使有了变化,但沈盼晴心底明白,永昌伯肯定不会希望孙子们身上,也如成人那般复杂。

  赵谦点了点头。

  赵妤看了眼三婶,也点了点头。

  最中间的那艘船上,气氛却远没有那么轻松。

  刘氏一次次的转圈,拉着儿子的手说:“衢儿,你父亲真的要登基为皇帝了吗,那我呢,我是不是变成皇后了?”

  赵云衢皱了皱眉:“娘,你是父亲明媒正娶的妻子,他不会辜负你。”

  刘氏忍不住笑道:“确实如此,我与你父亲的感情向来是好的。”

  这会儿她倒是把年轻时候那些争端都忘了,甚至还说:“也不知道府里头那两个还活着没有,倒是便宜了她们。”

  再一想赵云升已经死了,永昌伯膝下如今只有两个儿子,全是自己生的,刘氏顿时有高兴起来。

  “衢儿,你是嫡长子,那你将来岂不是……”

  “娘!”

  赵云衢喝止了她剩下的话,紧跟着却剧烈咳嗽起来。

  刘氏满目担忧,但有生以来第一次,在担忧的同时,她忍不住在想,大儿子身体这般不争气,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一日。

  若是不能怎么办?

  赵骏膝下如今确实只有两个儿子,可男人想生孩子还不同意,且看如今的乱局,不正是帝后两人联手,老蚌生珠,生下了那个小太子吗?

  想到这个可能性,刘氏便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似乎下一刻便要冲进宫中,将假想敌全部啄死。

  她却没看到,赵云衢将她所有的神色看在眼中,目露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