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而封映月他们回到家后, 先各自洗漱,然后坐在堂屋听收音机里面的歌,唐母不怎么听得懂普通话, 这收音机不同于电视, 能看到画面,即便听不懂普通话, 但也知道啥意思。
可收音机不行,没有画面唐母听评书也听不懂,于是他们家多是听音乐。
“元蛋,你在干什么?”
见元蛋又拿出数学书, 封映月疑惑道。
作业做完了,也预习过了, 怎么又拿出书。
“黄老师说咱们县马上就有小学数学竞赛,我和留海都报名参加了, 我想多看看书。”
唐文生听到这话, 直接走了过去, “你的课本知识已经牢固了,看再多也没什么意义,我给你出几道不同的题, 给你练练比什么都管用。”
“好!”
元蛋找出两个新本子,让唐文生在其中一本上写下题,他自己也跟着唐文生手写的题抄写在另一个新本子上。
“给留海抄的吧?”
封映月也凑了过来, 看着元蛋手下的本子笑道。
“对, ”元蛋看了一眼一旁的唐文生,然后小声对边上的封映月道, “不能让我一个人受磨难。”
封映月忍着笑, “不愧是好兄弟, 有难同当。”
元蛋嘿嘿一笑。
唐母也困了,见元蛋要做题,她便回房休息,封映月便把收音机关了,给元蛋一个安静的环境做题。
“你去睡觉,我陪着他。”
唐文生见封映月打了个哈欠,便低声道。
“行,”封映月最近嗜睡,明天又要上班,便没扛着,路过元蛋身后时,揉了揉他的脑袋,“饿了跟你爹说,让他给你煮面或者是糖鸡蛋吃。”
“好,娘您去睡吧。”
元蛋应着。
他现在长身体,晚上睡得晚,就饿得快。
封映月回到房间,将窗户关上一扇,另外一边只关了纱窗,窗帘也拉了一半,躺上床没几分钟就睡着了。
其间唐文生还进来看过,见她睡得熟,便将房门关上,继续去陪着元蛋。
大概四十分钟,元蛋把题做完了,交给唐文生检查。
唐文生在检查题的时候,元蛋就在桌上美滋滋地吃着糖鸡蛋。
“不错,全对。”
唐文生欣慰地点头。
元蛋也没骄傲,“爹,您这次出的大多数都是基础题,只要认真点,基础牢固,都不觉得难。”
但是这种题非常容易丢分,丢就丢在马虎上。
元蛋看题的时候就发现了,所以做得很认真。
“那我明天给你出难一点。”
“好,越难越好。”
第二天去上课的时候,元蛋把另外一个只有题的新本子交给秦留海,“不准翻书,不准和别人讨论,就当考试那样做题,做完后交给我检查,这是我爹出的题。”
秦留海老老实实地照做。
因为唐秦两家交好,秦留海中午也不在食堂吃了,每天都跟着元蛋回家吃。
元蛋拿着秦留海做的题,交给唐文生,“错了两道。”
回来就饿了,正在吃枣糕的封映月凑了过来。
“留海,你基础不稳固,得把数学公式都背好。”
秦留海红着脸点头。
“吃饭了,先吃饭,吃过饭再说,”唐母招呼着。
两个小的赶紧帮忙端菜端饭,吃过饭后,唐文生给秦留海出了几道题,同样写在那个本子上,让他放学后带回家做。
这题就不用元蛋抄在他那本子上了,基础不同,唐文生出的题也不同。
于是当秦父发现小儿子做完自己的作业后,居然还拿出一个小本子继续,而且上面的字迹一看就是大人写的时,十分惊讶。
“黄老师给你出的题?”
秦父挑眉,他对黄老师并没有多大的好感,毕竟自己儿子被欺负的时候,对方处理得并不恰当。
“不,唐叔。”
秦留海头也不抬道。
秦母和秦奶奶闻言笑了笑,然后把打搅孩子做题的秦父给拉了出去。
许是已经尝过一次输赢的滋味,这一次元蛋和秦留海非常认真,每天都在封映月和唐文生的帮助下刷题。
特别是基础不怎么牢固的秦留海,早上在家喝玉米粥的时候,都在背公式,听得秦奶奶都会了。
小学数学竞赛的考试点,选在了初中三年级的两个班上。
定在周六那天。
县里所有小学报了名的孩子们都来到这边考试。
封映月上午只有两节课,上完就来到了初中部,看正在做题的孩子们,然后就发现有两个眼熟的,是他们生产队那边的孩子。
“是老于家和老林家的那两个孩子。”
看见她的唐母,笑眯眯地走了过来。
没看见这两个孩子的家人,那就是由他们的老师带着来的。
“没看见阿壮,可惜了。”
封映月笑道。
“那孩子,”唐母哎呀一声,“和他爹一样,一看书就发懵,学不进去,也不知道能坚持到几年级。”
当初大堂哥坚持到三年级就跑路了,宁愿在生产队扛石头,也不愿意去念书,可把唐大伯气得要死。
而阿壮和他爹一个性子。
一说到这个,唐母就纳闷,“就文生那一辈的,除了他外,一个两个念书都不行,你爹还说是不是祖坟没埋对,搞得你大伯都想迁坟了。”
“迷信要不得,要真是埋错了,我和文生咋能念完大学呢?”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迁坟就没再说了。”
和唐母说着话,很快里面的孩子就做完题开始出来了。
二人也不再说话,盯着元蛋所在的教室,元蛋似乎已经做完题了,他没有立马放下试卷就走人,而是认认真真再检查了一遍,直到撞了铃后,他才交卷出来。
秦留海和他一样。
唐母带着他们先回家,现在才十点多,回去刚好能做午饭。
而封映月则是去黄老师那,借了一张空白的竞赛试卷,拿回家后,让两个小子把那些题的答案写在小本子上,再和对方一一对一遍。
最后封映月给他们估分。
说实话,这竞赛的题对小学生来说还挺难。
周六上午的考试是五年级以下的孩子参加,下午则是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孩子参加。
“怎么样?”
元蛋紧张地看着封映月。
封映月扫完秦留海的答案后,在上面用红笔打了个分:93。
两个小家伙看见那个分数,纷纷松了口气。
上了90分,即便得不到一等奖,也能在三等奖上。
“不错,”封映月夸了一句,秦留海红着脸把自己的本子接过去,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个分数。
“元蛋?”
秦留海又看向元蛋的本子。
元蛋心里也打着鼓,九十分以上是绝对的,就看他和秦留海不同答案的地方了。
“有点饿。”
封映月一便看元蛋的本子,一边道。
元蛋唰地起身,把柜子上放着的枣糕拿了过来,撕开袋子,亲自喂到封印月嘴边。
“不错,九十九分,剩下一分错在这,”封映月吃了枣糕后,很快就把分数打了出来,然后红笔圈出他其中一道填空题的答案,对着试卷那边也圈了出来。
没想到自己错在填空题的元蛋赶紧把试卷拿过去,和秦留海对着自己的错题再重新算一遍。
秦留海和他都做错了那道题。
二人再重新做的时候,怎么也算不出来。
“十有八九是印的时候印错了,”封映月喝了口温水,“看来负责这一次竞赛试卷的人要挨骂咯。”
如封映月所说,这个人挨骂了,但竞赛已经结束,于是九十九分就是满分。
元蛋得了一等奖,除了他外,还有一个孩子也是九十九分,那就是他们生产队林家那个孩子,一个小姑娘林如双。
“林家小姑娘在镇上念书,他们学校只有几间教室,环境很差,每天天不见亮就出门了,吃饭也是每天带着饭菜去学校,中午去校长家里加热,但是即便这样,她念书也很厉害。”
听了唐文生的介绍,元蛋和秦留海十分佩服,秦留海这一次得了二等奖。
“只要你们努力学习,不管身处何地,都会出人头地。”
这话让两个孩子记忆深刻。
秦留海回到家,一个字一个字地把唐文生的话告诉家人。
秦家人听完后,秦父首先得意发话:“这门干亲结对了。”
他可真是慧眼识珍珠啊!
秦母等人:......
小学竞赛完了后,初中和高中也开始了各科的竞赛。
这一次和周围几个县一起举办的。
什么数学啊,物理啊,化学啊,都有。
考完后,封映月他们高中这边也被选了几个人去教育局那边批改试卷。
其中就有封映月。
比起之前给两个孩子批改那卷子时的愉悦,这拿到手里的高中竞赛题,就让封映月他们气得不行了。
“他们怎么有信心参加的?这张物理试卷才得五十六分!让我看看是哪个学校的!”
张老师气呼呼地看向上面的学校和大名,结果发现是他们自己学校的,顿时不吱声了。
更绝的是,这小子还是他班级里的,本来在这科上就不擅长,怎么敢参加的!
张老师狠狠地吸了口气后,把火气下去,然后沉默地拿起下一张试卷继续批改。
隔壁县一个老师见此微微一笑:“怎么不继续骂了?该不会发现是自己学校的吧?”
张老师的脸都气红了,梗着脖子道:“你刚才不也被自己学校的给气着了吗?我这还是五十六分呢,你那才四十七分!”
谁也不要嫌谁丢人。
那老师的脸也跟着红了,见此别的老师赶紧让他们别争论了,继续批改试卷才是正事。
封映月越改越生气,来了两个小时了,她手里就没有超过八十分的试卷!
而在快中午的时候,封映月居然批出了一张八分的数学试卷。
“八分?”
正准备把笔收起来去吃饭的老师们都围了过来。
封映月颤抖着手想翻到前面看学校和名字,又生怕是自家学校的。
同一个学校的张老师还有林老师也提着心,千万别是他们学校的人啊!!
“哦,清川高中的。”
边上一老师直接翻起一角看完后,舒了一口气道。
为了保证考试公正,三个县的老师聚在一起批改一批试卷,这一次组织比赛的正好六个县,这清川高中是另外三个县其中的一所学校。
办公室所有老师都松了一口气。
不是他们这几个县的就好,八分,太丢人了。
封映月也抹了一把脸,眼神有些复杂道:“这个分数,是怎么考上高中的?”
中午一群老师一起平A找了个饭店吃饭,吃过饭就继续回办公室忙。
下午的试卷好多了,封映月的神情也随着试卷的分数越发舒缓。
和她一样的老师有好几个。
改完试卷后,封映月和一群老师下楼,一眼就看见来接她的唐文生。
张老师见此笑了笑,“瞧瞧你们两口子,这感情也太好了。”
封映月脸一红,“还好还好。”
然后快步走到唐文生身旁,与对方肩并肩往宿舍那边走。
“娘做了你爱吃的菜,我买了玉米糖,先吃点?”
“好。”
封映月最近就爱吃玉米糖,不过也在控制量。
路上封映月就说起那八分的试卷,“如果说题难就算了,这次的数学基础题还是比较多的,认真做能及格,我改到的那张试卷,不说分数了,那字难看得很,我看元蛋一年级的字都比那张试卷好。”
本来是当闲话说的,结果快期末考试的时候,清川高中的校长被撤职了。
李校长在放学后,开了个会,就是说清川高中发生的事。
就是收了钱后,给有些人家走了后门,把压根没考上高中的人收了。
而且一收就收了十几个。
其中一个,还是封映月改的那八分试卷的学生。
封映月:......
张老师和林老师也看向了封映月,毕竟那个学生的名字还是比较好记的,所以他们当时也记住了那个名字。
“我当时也就随口一说,没想到真是走后门进高中的。”
封映月扯了扯嘴角道。
“说得没错,我当时也纳闷,再怎么差,也不能是个位数啊。”
张老师点头。
林老师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到底怎么想的?这么差的基础,为什么要报竞赛呢?”
“说是打赌,打输了,所以参加竞赛。”
李校长摇了摇头,“要不是这小子为了赌约参加竞赛,这事儿还不知道会被瞒多久呢。”
众人一顿感慨,散会后,封映月便回了家。
她穿着宽松的连衣裙,一眼看过去压根不知道她怀有七个多月的身孕,封映月也觉得纳闷,她的孕肚并不大,比起宋枝和赵大嫂她们的孕肚小了三分之一。
但各种检查都是正常的。
医生让他们不要紧张,有些人的体质就是这样,不显怀。
回到家,饭桌上已经摆好饭菜,封映月洗了手和脸,坐下来,元蛋给她把饭舀好,秦留海给她添汤。
唐文生把筷子放在她手里,唐母则是给她不停夹菜,“今天的茄子烧肉我觉得不错,多吃点。”
宛如大爷的封映月享受着家人的关爱,一边吃饭一边说起清川高中的事。
唐母一边听一边骂,“怎么只撤职?应该去吃牢饭的!”
“说是后面会判刑,”封映月喝了口南瓜汤,眉眼舒展道。
“该!这种人居然当校长,真是见了鬼。”
唐母气得多吃了半碗饭。
日子一天天过着,很快就迎来了高考,接着就是各个年级的期末考试。
封映月批改完试卷后,李校长便笑眯眯地端着自己的搪瓷杯过来了。
“封老师,咱们聊聊?”
“好,校长请坐。”
封映月知道对方是来聊产假的事。
“我是这样想的,封老师大概八月底添丁,那九月就直接开始休假,十一月底再回来工作怎么样?”
“谢谢校长,”封映月露出一口小白牙,也是运气好,预产期在暑假,这样一看她就连着休息快小半年咯。
拿通知书那天,封映月先给大家发了成绩单,然后就说起下学期自己要休假到十一月底。
同学们虽然舍不得,但也理解老师要照顾小宝宝。
“我们可以去看小宝宝吗?”
有个姑娘举手道。
“可以,”封映月笑道。
放假后,封映月和唐母就带着元蛋还有秦留海回了老家。
还是秦父开小车送他们回去的。
这下出风头咯。
“元蛋的干爹真有钱,咱们两个轮子的车还没有呢,人家四个轮子。”
“是啊,人比人气死人。”
“不过我不觉得有什么好的,我家娃和元蛋还有他干爹的儿子一起玩过,发现那小子是个小结巴!”
“哎哟,这么有钱,咋儿子是个小结巴呢?”
“怕不是赚了不该赚的钱,所以报应在自己儿子身上了吧?”
有说好话的,也有说坏话的,不过秦留海一点都不在意,他跟着元蛋还有阿壮以及栓子他们屁股后面跑,在这乡下玩得如鱼得水。
半个月后,秦父带着唐文生回来看他们,就发现秦留海成了小黑子,但是他长高了!
秦父让秦留海来到自己跟前比了一下,“高了,高了!”
“确实长高了,”唐文生点头。
倒是一直跟秦留海天天见面的封映月他们没啥感觉。
封映月靠着堂门正在吃山梨,这天太热了,她白天一点都不想出院子,但唐二嫂记得老三叮嘱过的话,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拉着封映月出去散步。
“来来来,把这个搬进去。”
秦父笑眯眯地招呼着唐二哥他们,打开车的后座门,让他们把一个大的电风扇拿了出来。
这电风扇半人高,瞧着有点丑,黑色的,不过质量却十分好。
“我们家卖的,也不值几个钱,送给你们扇扇风。”
秦父财大气粗道。
于是中午吃饭时,众人只觉得一阵凉爽,喝着有些烫的汤都不觉得怎么热了。
“宿舍也有风扇了,我买老秦他们不要我的钱,所以我请杜叔出面帮忙买的,结果今天见面,他又送了一个这么大的。”
小夫妻吃过饭后,在外面溜溜达达说话。
说完一些琐碎事儿后,二人又说起坐月子的事。
“爹娘的意思是在老家坐月子,家里养了那么多鸡,而且房子宽敞,去院子里走走坐坐的也能舒展一下身体,我也觉得老家比宿舍那边要舒服些。”
封映月看向唐文生,“不过我回来坐月子,你就不能天天看见我和孩子了。”
唐文生确实舍不得,不过也赞同她的想法,“老家住着确实舒服多,我得空就回来看你们。”
比起自己能天天看见老婆孩子,他更愿意让封映月和孩子能得到更多的照看。
于是坐月子的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结果封家那边不知道怎么的得到了她快生产的消息,封母和封大嫂居然来到唐家,表示她们可以伺候月子。
封映月冷淡地看着她们,“不用了。”
“亲家的心意我们领了,不过请放心,我们家啥也不多,就是人多,保准被映月和孩子照顾得白白胖胖的。”
唐母自然是护着封映月的。
“就是,”唐二嫂一脸骄傲道,“我可伺候过好几个坐月子的嫂子呢,不会有疏忽的。”
“你都没生过娃,你懂啥啊。”
封大嫂翻了个白眼,随口怼了唐二嫂一句,她才是封映月的亲大嫂,怎么这个人还抢活儿呢。
这话让唐二嫂脸一白,不等唐母骂人,封映月直接抄起旁边靠着墙的扁担,把她们打了出去,两人狼狈逃窜,封大嫂更是挨了好几下扁担棍,痛得嗷嗷叫。
“滚蛋!”
封映月气得脸都红了,指着她们骂道,“可别忘了你们当初说的话!拿了彩礼钱,以后和我封映月没有一点关系!现在都忘到狗肚子里去了?”
唐三婶她们听见动静,也从院子里出来了,见封映月气得发抖,大伯娘赶紧拉着她回堂屋,“你可别为了这两个人生气,快回去吹吹风扇,散散火。”
唐母和唐二嫂缓过神后,那叫一个生气,一个抄起封映月丢下的扁担,一个拿起靠着院墙的竹枝扫帚,冲着封母她们就打了过去,大堂嫂和春芬也跟着帮忙,一边骂一边打,硬是一路把她们打出了生产队。
骂得可难听了,全生产队都知道这封家好几年不待见亲闺女,现在闺女都快生了,还来气闺女,居心不良,被唐家人打了出去。
唐父和唐二哥正在养鸡的山头,忙着铲鸡粪给过来求肥料的几个乡亲,而元蛋带着秦留海美滋滋地四处捡鸡蛋呢,就见阿壮惊慌地跑了过来。
一边跑一边大喊着二爷爷,让他们赶紧回家去。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