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似乎已经逐渐明朗起来了。
“你不会是怀疑……”薄荷不傻,很快也想到了李腾想到的这些。
“希望你妹妹不要和我说谎。”李腾瞅了瞅薄荷。
薄荷没吱声。
……
某大学。
“我不认识这跑车,也不认识高明道。”韩瑛看着照片摇了摇头。
“小瑛,姐夫不会害你,如果有什么,你要如实相告,我们才好帮你。”薄荷在旁边说了几句。
“能有什么呢?不认识就是不认识,我还能说认识吗?”韩瑛不高兴了。
“小瑛,督查已经到你家里去了,现在我们来问你,是想帮你,你不告诉我们实情,等督方查出什么来,到时候姐夫想保你们都保不住了,你可要想清楚了。”薄荷向韩瑛又说了几句。
“我们一家人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生活,不招谁不惹谁,凭什么推断我们犯罪?这世界不是保护好人的吗?难不成保护坏人?”韩瑛情绪变得激烈起来。
“10号的晚上,你在哪里?是不是和高明道在一起?”李腾突然开了口,语气凶厉。
“我不想和你们说了!我还要去复习功课!”韩瑛脸色大变,转身向远处跑开了。
“小瑛……”薄荷想去追,被李腾伸手拉住了。
“你有她的手机号吗?”李腾向薄荷问了一声。
“有。”
“通知公司里的专案组,查询她12号前后……不,从12号之前两周开始查起,我要她完全的通话信息。她和高明道之间,肯定有某种联系。”李腾向薄荷吩咐了几句。
“好的,我让他们查出结果之后发到你手机里。”薄荷拿起手机打起电话来。
很快结果就传了过来。
韩瑛和高明道之间没有通话。
但是,韩瑛和高明道的朋友芮洁之间每隔两、三天就有一次通话,在10号的下午,通话次数很不寻常地达到了五次。
“你表妹在撒谎,她和高明道之间有联系,10号那天晚上,去酒店房间里的确实是三男两女,其中有你表妹。”李腾把铁证拿到了薄荷的面前。
“我再叫她出来。”薄荷也有些生气,拿起了手机。
“不用了,我要先去会会那位芮洁。”李腾摇了摇头。
“怎么会她?偷偷绑架他吗?”薄荷小声问。
“不,我们去警局。”
……
韩家。
“这几天请不要离开本市,并保持通讯畅通,我们会随时需要你们进行配合。”两名督查在离开韩家的时候,向韩伟夫妻二人交待了几句。
“好的。”韩伟送两名督查出门的时候,向他们点了点头。
“队长,接下来怎么做?”走远之后,女督向男督问了一声。
“去他们提到的乡下,查证他们11号、12号那两天是不是真的在乡下参加酒席。”男督回答了女督。
“现在就去吗?”
“当然,没看到银河科技的人也在调查吗?如果让他们先查出结果,我们督方的颜面何在?回去肯定要挨骂,所以得抓紧时间,务必在明天下午之前抓到凶犯。”男督点了点头。
“好的。”
两人上了车,径直向韩伟夫妇所提到的乡下驶了过去。
一路上紧赶慢赶,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来到了乡下。
这里是个小镇,人口不多,就只一条主街。
两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差不多中午了。
吃饭的时候,女督亮出身份,拿出了韩伟一家人的照片,向饭店老板询问是否认识这个人。
饭店老板点了点头,表示认识,在他这里吃过饭。
“大概是什么时候在你店里吃过饭?”女督接着问。
“好象是11号吧?”老板回忆了一番。
“半个月之前的事情,记这么清楚?”女督有些奇怪。
“和他比较熟嘛!他是我们这里长大的,我们镇上著名的大英雄。而且,三天前他们家又回来过一次,他特别喜欢吃我店里的烤馒头。”老板笑了笑。
经过一番交谈,女督了解到了韩伟在小镇上很有些名气。
七岁的时候,就帮邻居救过火,十几岁的时候,多次从附近的河里救过落水孩童,而且脑子很聪明,谁家丢了东西、谁家孩子、养的鸡鸭跑不见了,只要找他,他都能根据一些别人看不到的线索帮着推理出答案来。
韩伟后来参了军,复员后做了刑事督查,在查处一起涉及小镇强尖杀人案的时候,因为殴打犯罪嫌疑人被免职,小镇上的镇民们还一起帮他请过愿。
一路走过去,两名督查从所有镇民的口中,听到的都是对韩伟的称赞。
而且他们的记忆里,都认定了11号到14号那几天,韩伟一直在镇里活动。
娶媳妇办酒席的那家,回忆之后也声称那几天韩伟都在他们家帮忙。
镇上的小旅馆拿出了住宿登记的本子,确认了韩伟一家人确实是在11号晚上入住,一直到14号才退房。
前台服务员是韩伟的初中同学,她甚至提到12号晚上,韩伟坐在厅里和她聊小镇以前发生的事情,从晚上八点一直聊到过了零时才回房去睡觉。
……
“看起来这条线索有问题,韩伟他们一家人根本没有做案时间。他们11号到14号之间一直呆在小镇里,高明道是12号晚失踪的,目击证人看到韩伟驾驶他的跑车是在晚上零时左右,而12号晚零时左右,韩伟在小旅馆里和服务员聊天。”女督向男督提了出来。
“你就不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吗?疑点重重吗?”男督启发着女督。
“确实有些地方很奇怪,就是……这个小镇里的人的记性都特别好,11号、12号的事情,过去大半个月了,提起来他们都能记起来,还能记得具体的日子。”女督皱起了眉头。
“他们一家人,三天前又回来过一次。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韩伟在三天前回来的那次,重复了他先前做过的事情,比如夸奖饭店里的烤馒头好吃之类的,然后假装无意提起说11号到店里来吃过烤馒头,用这种方式强化老板的记忆。
“半个月前的事情,谁都记不太清楚了,但被这样强化过之后,老板无意中就记住了11号这个日子,我们问起的时候,自然而然他就想起了11号韩伟一家人来过,这是很典型的混淆记忆的手法。”男督回答了女督。
“住旅店的记录呢?上面写着韩伟一家是在11号晚上登记入住的,后面注明他们交了三天的住宿费,11号,12号,13号三晚的住宿费,14号才离开,
“还有,12号晚上,也就是高明道失踪的那天晚上,有人在零时目击韩伟开着高明道的跑车的时候,他正和旅店服务员聊天。”女督又提出了疑问。
“这个很简单,他们可能13号晚上才入住,但15号才离开,登记本上11号入住的记录,很可能是他自己添加上去的。
“他和旅店服务员很熟,是初中同学,想办法转移同学的注意力,在登记本上做任何手脚都是有可能的,而三天的房费只要金额是对的,他的初中同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