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枕函敲破漏声残(九)
天边残阳坠落, 淹没在昏黄的云际间,黑夜将至,可又没完全黯淡下去, 一半昏黑, 一半清晰。
曲不询神色不变, 只是一挑眉。
“我不能是?”他反问。
沈如晚定定看他。
他既没有解释,也没有反驳, 更没有扯一大堆理由来论证散修也能全面发展。
“没什么不可以的, 我好奇而已。”她淡淡地说。
曲不询“嗤”地一声笑了起来。
“你对我好奇?”他问。
沈如晚顿了一下。
她垂眸,超乎意料地直白, “对。”
曲不询的动作也微微一滞。
“能不能问问,是哪方面的好奇啊?”昏光里他声音也似混不吝,“你是怀疑我调查七夜白图谋不轨, 还是对我好奇啊?”
其实主要是前者。
但曲不询故意抛出两个选项问她, 沈如晚皱眉。
“如果是后者呢?”她反问。
曲不询的侧影凝了片刻。
他偏过脸来看她,昏暗的暮色映在他眉眼, 仿佛把他眼底蕴含的情绪也晕染得晦涩难辨。
他说,声音倒还带笑, “那我可就糟了。”
“糟在哪了?”沈如晚冷淡地问他。
曲不询看了她一会儿, 笑了笑。
可到底糟在哪里,他又偏偏不说。
“我真是散修,无门无派,无家无累,孑然一身,”他往后一靠, 姿态松散, 随手敲了敲桌案, “技多不压身,走南闯北见得多了,会的自然也就多了,没什么稀奇的。难不成散修就不能多才多艺了?”
散修当然也可以多才多艺、修为高深、实力强大。
神州人才辈出,岂独蓬山十八阁?
江海鱼龙,哪里又是不可能乘扶摇直上的?
蓬山确实一家独大,但也没法一网打尽所有人才。
沈如晚不语。
“我觉得你现在这样退隐小楼,看似清净,其实不好。”曲不询说着说着,居然还一股脑对她发表起意见来,“你要真是无欲无求也就罢了,可你偏又没放下,只是固步自封。说不定再过几年冒出几个惊才绝艳的年轻人,你见了就觉得自己跟不上修仙界发展了。”
沈如晚一开始还凝神听他说,到后来没忍住便拧起眉头。
“我有问你的意见吗?”她声音乍冷,半点温度也没有,“我的事我自己清楚,不需要任何人指手画脚。”
曲不询看她。
沈如晚就是那种与不投机半句多、真正看不上的人连嘲讽也欠奉的脾气,高傲不言自明。她要是觉得他满口荒诞不经的胡言乱语,早就一声冷笑了,何须动怒,不屑便溢于言表。
本来曲不询看透这一点,以他的现在的脾气,怎么都得轻飘飘笑一声,硬是把她这恼羞成怒给戳破。论起性情乖张,死过一回的人,又有什么顾忌?
沈如晚冷冷地盯着他,嘴唇也紧紧抿着。
曲不询沉吟了片刻。
“也是,任谁听到旁人贬低自己,总不会高兴,况且这些年你并没有落下什么,说你固步自封,对你不尊重。”他出乎意料地平静,“说人易,说己难,是我唐突,抱歉。”
沈如晚倒没想到他会这么心平气和地道歉,明明两人刚见面时还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
他主动让步,她倒是怔住。
“算了。”她微微抿唇,顿了片刻,声音冰冷,“下不为例。”
曲不询笑了一声。
沈如晚别过脸,目光落在院里的野花上,没说话。
“也不早了,我该走了。”曲不询起身,低头看她一眼,“明早我去山上看看,你去吗?”
东仪岛就那么大,沈如晚猜他早已经整个都找过一遍了。
“可以。”她微微点头,“我也去。”
“行,明早我来找你。”曲不询走到门边,又回头看她一眼。
沈如晚不解。
“还有事?”她问他。
曲不询转过身,“没有。”
屋门在他身后轻轻关拢,发出“咔哒”一声轻响。
夜色已深,万籁俱寂,一关上门,月光也被关在屋外。
屋内一片昏黑,只能看见模糊的轮廓,一片静谧。
沈如晚伸手,指尖轻轻一挑,桌上的烛台便“啪”地一声轻响,燃起细细的烛火,照亮一室幽光。
她对着那幽幽烛火,忽地一怔。
方才和曲不询说话时,满眼昏黑,只能看见轮廓剪影,脸上表情不过看个大概罢了,可无论是她还是曲不询,谁都没有想起点灯。
*
晨光熹微,沈如晚推开窗。
站在窗前,天际还隐隐发白,庭院寂寂,只有鸟雀在树梢啼叫。然而修仙者听力极佳,能听见在一片静谧外,还有更远处忙碌的喧嚣,岛民们天不亮就起身,又是匆匆忙忙奔波生计的一天。
一座湖心岛上,也只有这么一片不被生计所困扰的静谧。
她听见走廊里有人走过,脚步声很稳也很轻,却也没有刻意压低,仿佛是特意留出能让她醒时听见但又不会从梦中被吵醒的声响。
虽然,沈如晚也早就不会再有那样沉酣的睡梦了。
她从窗边走向门口。
“笃笃笃”的敲门声响起时,她正好走到门边,打开插销。
曲不询站在门外,看她开门,神色也不意外。
“还以为你要睡到日上三竿。”他随口一说,转过身向外走,“我还琢磨着要不要叫醒你。”
他这是在打趣她之前在沈氏花坊里深居简出。
在修士之中,很少有人像沈如晚这样作息。修士往往精力旺盛,能做的事也很多,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在睡梦中,更不要说是沈如晚这种修为高深的修士了。
沈如晚和他并肩向院外走,神色淡淡。
“嗯,”她说,语气很平淡,“我改投梦魇之道了,最近在修练《寤寐经》。”
曲不询脚步一顿。
他偏头看她,微怔,仿佛有些不确定。
沈如晚步伐不停,直直向前走去。
曲不询在原地顿了片刻,转眼又跟上。
他沉吟了一会儿,问她,“所以你刚才是在开玩笑,对吧?”
沈如晚懒得理他。
她从眼角给他冷淡一瞥,让他自行领会。
曲不询没忍住,笑了一声。
“没想到,你竟然也会开玩笑。”他看她。
这话说的,她怎么就不能会开玩笑了?
谁还不会开玩笑了?
沈如晚冷冷看他一眼。
曲不询一声轻笑。
“对不住,对你不够了解。”
穿过错落的屋舍,低矮的山丘就在尽头。
孟夏时节,草木丰茂,一片青绿色郁郁苍苍地覆盖着山丘,在远处湖光的映照下,像是盘中青螺。
“我刚来东仪岛的时候,周边几座小山丘还没被挖开,南面矮丘护住整个岛屿,地脉灵气遇山环行。”曲不询和她说,“你知道东仪岛上这群凡人是怎么在半年内挖开这些矮丘的吗?”
沈如晚挑眉。
虽然在凡人间待了十年,但她偶尔还是对凡人做事的效率没有准确概念,她认为这不能怪她,凡人与凡人之间的差别往往比凡人与修士之间的差别还要大。
“靠法术炸开。”曲不询说,“那个鸦道长虽然不是修仙者,但很有巧思,杂七杂八的本事不少。他做了很多药包,让岛民们埋在山丘上,然后催动法术,一座一座地炸开。”
换做是曲不询和沈如晚这样的修士,当然不需要这么麻烦,灵气催动间,这样的小土丘转眼便能炸开。
可鸦道长只是个没有灵力、未能引气入体的异人,能做到这一步,非得是头脑灵活、很有想法才行。
“他倒确实有点歪才。”沈如晚微微诧异。
她当真没有想到,学阵法学得一塌糊涂的鸦道长,在别的方面居然做得很不错,难怪敢主动请缨说动东仪岛岛民修建龙王庙。
可他有这样的能力,怎么就不能好好学学阵法再动手呢?
曲不询听她不解,沉默了片刻。
“沈如晚,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你的要求太高了?”他说,“这世上不是每个修士都能如你,什么都会,样样精通。”
他像是在委婉地指责她不食人间烟火。
“我的阵法并不好,我也没有对他高要求,”沈如晚不由皱着眉反驳,“他还不如我师弟刚拜师时了解阵法——你不要以为我师弟是什么天才,他在蓬山同期弟子里能排倒数。”
曲不询挑眉,“倒数多少?”
沈如晚的师尊在整个修仙界也小有威望,担任第九阁的副阁主,是很有名的木行道法修士,许多成名多年的炼丹师都与他交好,就为了能在需要时从他那拿到最好的灵药。
这样的灵植大师,门下的弟子怎么会差?
沈如晚一顿。
“倒数一千五。”她神色有些不太自然。
曲不询忍不住笑,“蓬山一年也就四五千弟子,倒数一千五,好歹也算中游。”
沈如晚拿自家师弟和鸦道长这个还没引气入体的异人比,真不知道是谁更委屈。
“你是往来无白丁,眼光太高。”曲不询语气轻松,“你觉得学来容易,旁人却要付出更多努力。蓬山弟子入门前三年,个个都要去参道堂考学,最终能列席闻道学宫的又能有几人?更何况散修想要学艺,路更难走。”
参道堂是引导蓬山新入门弟子了解修仙界、接触各类道法基础的地方,类似于学堂。凡是蓬山弟子,需在参道堂待上三年才能择选之后分入哪一阁修行。
至于闻道学宫,则必须是在离开参道堂三年后,通过具体修行道法的考核,才能进入求学,弟子数量较蓬山所有弟子的数量而言,少之又少。而在闻道学宫讲授的先生,则都是各阁的长老阁主。
沈如晚当年就是成功进入闻道学宫,这才被师尊看中,收入门下的。
虽然……最后她师尊绝对是后悔极了。
她想到这里,忽然抬眸。
“你对蓬山似乎很是了解?”她盯着曲不询,不无狐疑。
参道堂、闻道学宫,这都是在蓬山有过亲身经历的人才说得出的,外人就算打探得再详细,也难设身处地。
曲不询眉心微跳。
“你就不许我有几个蓬山的朋友?”他若无其事地反问。
这倒也说得通,倘若朋友聚会时有人一五一十提及,曲不询记住也很正常。
可沈如晚总觉未能释疑。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问题上刨根究底,可有时和曲不询待在一起,总有一种从心底涌起的熟悉感,让她难以忍受地去探究。
“不对。”她斩钉截铁,“宗门从未公布每年新入门弟子的人数和在册弟子的总人数,寻常弟子根本不知道蓬山具体规模。你能说出蓬山每年弟子人数,这不是随便哪个普通弟子能说出来的。”
就连沈如晚自己,也是在听命于掌教宁听澜后,才能查看蓬山金册,得知宗门的具体情况。
曲不询认识了什么地位不低还大嘴巴的蓬山弟子,才从对方那里得知的消息?
说得严重些,这都能算得上滥用职权、泄露宗门信息了。
“既然你说你是从朋友那听来的,”沈如晚似笑非笑,“你倒是说说,你的这个朋友,他叫什么名字?”
曲不询无言。
千算万算,没想到在这随口一提里露了马脚,她未免也太敏锐。
蓬山上下,有资格接触金册,随口说出宗门大致规模的,不多不少也就几百上千人,每一个都有名有姓,一旦说出姓名和所属阁,立马就能准确查到有没有这个人,编一个是不行的。可若是说个确有其人的,说不定沈如晚还刚好认识。
更何况,十年白驹过隙,他从归墟出来后,早已物是人非,蓬山的精英弟子,只怕也早就换了新人。
沈如晚凝视他。
“不可以说?”她问。
曲不询和她对视片刻。
“倒也不是不能说,”他忽然耸了耸肩,漫不经心,“就是面对你,不知道该不该说。”
沈如晚微微凝眉。
“那你考虑的结果呢?”她问。
曲不询笑了笑。
“我是无所谓啊。”他说,“你要是想知道,我当然可以告诉你那个朋友是谁。”
沈如晚盯住他。
“你就这么说出你朋友的名字,他不会介意?”她问。
其实曲不询不愿意告诉她,沈如晚才觉得正常。
有资格见金册的弟子私下里对亲近朋友透露一二,蓬山查得并不怎么严,可若是有人专程去追究,对方难免是要吃挂落的。她和曲不询才认识几天?他怎么可能把亲近朋友的名字告诉她?
“早就死在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了,还管什么介意不介意。”曲不询无所谓地说,“真要介意,他得从地底下爬出来找我算账。”
沈如晚眉头紧锁。
“死了?”她微怔,“那你说吧,我看看我认不认识。”
曲不询目光落在她身上,渐渐凝住。
“我那个朋友,叫长孙寒。”他慢慢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