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1)

打造一品盛世田园 紫菱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什么人出来看见。

最后才把剩下的东西也都带了回去。

最后,秦墨带着香香回到泥屋,看看放的屋子的吃的用的。

再坐到床板上,用手擦了擦床板上的灰,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秦墨累的坐在床板上就起不来,最后干脆一屁股坐进草堆里。

累,肚子却撑,中午吃了一大碗面,回来路上隔了一小时就吃了个馒头。

肚子到是没挨饿,傍晚那会,看香香的肚子一直也是挺着的。秦墨猜她也不饿。

香香再怎么能吃,那也是小孩子,今天吃的跟她差不多,就一个小肚子,撑破可不得了。

“香香,姐姐太累了,不想煮晚饭,你饿么,饿了姐姐去煮点野菜汤,还剩一个馒头,你就着吃”

其实累的精疲力尽的秦墨也只是问一下。

而站在秦墨前面不远处的香香,转头过来,懵懂大眼睛眨了眨。

“姐姐,你不要煮了,香香很饱,肚子里很饱,从娘亲在的时候,香香都没有吃饱过,可这次,香香真的吃的好饱,姐姐真能干,比娘亲还能干”

而累到瘫软的秦墨只能半睁着眼睛虚弱的笑。

这个家,虽然现在暂时不愁吃,但是要真正的兴起成一个家,还需要很多东西。

这晚,秦墨将一直放在墙角,由两个木架子撑起来的床板,支起来,移到门口去,将门口盖住。

然后晚上将买来的布匹撑开,铺在干草上,和香香两个人就这样睡在搭了布的草堆上。

没有了草的扎人,也没有雨滴溅,意外的,这是秦墨来这几晚,睡的最好的一次。

第二天一早,秦墨醒来,坐在草堆上,其实她真的想好好的歇一歇。

手里还有几两银子,忙了这么久,突然停下来,却有些迷茫

转眼看,这个家,现在终于有了粮食,但是有了粮食也只是粮食而已,家里的用具用品一律没有,可以说是一贫如洗,缺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昨晚还睡的草堆。

没有家具,床没有。

简直就不是一个符合日常生活的居所。

有钱,自然想把缺少的东西都添上。可是,一转眼,脑子里却一片空白,不知道从哪里添起。

几辆银子,毕竟不多。

不能一下子都置办。

人要先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吃,睡。

其他的,慢慢再说。

床是重要的,不能一直睡地上,生活,既然要生,必须要有床,添置家具,首先要打一架能睡的架子床。

第二十六章 兴家(二)

秦墨起来。

走出门去,一低头又看门口这石头堆的炉灶,每次秦墨蹲在地上煮饭,总是要扶住煮饭的罐子,生怕这一不小心给垮下来,用了这几天的这小炉灶,秦墨只觉得这其间的滋味太绵长,也是绝对不想用了。

锅灶也要换。

买那么多粮食却没有一副像样的锅灶来煮。

秦墨将房子前后查看,首先要添置的床,门,灶头。

门是必须的,屋子里现在东西多了起来,没有门,没有一把门锁,人住着不安全,东西也被人偷。

门,床,煮饭的锅灶。

摆在面前的亟需就是这三样。

这些才是了基本的居住条件

知道是大事儿,都不容易。秦墨之前也没做过,入手也生疏。

既然已起床,说干就干。总要知道该怎么理清楚头才是。

先没管早饭,香香还在睡觉,没闹饿,而秦墨自己,昨天吃了东西肚子还是饱的,早饭可以回来了再煮,趁着清早,早起还有水雾,就出去找人打听。这灶嘛,秦墨走出去,从邻外了解到隔壁村有砌灶台的姓陈的一个砖匠,赤水村昨天那春花的丈夫就会做灶台,可是秦墨不愿意给这家人出工钱,干脆就叫了一个远点的,隔村的,之后又在邻村找了一个姓吴的木匠来帮忙大床和做木门。

做门和床要先准备木料,秦墨这是知道的,从外面回来的秦墨在路上就一直在思忖,木料是有,就在后山砍,秦墨家本来就有朝廷分下来的林子,这一代天高皇帝远,这土地分下来世世代代就算朝代更替了这土地的所有权也不会变,赤水村就是一个穷山沟,这里的人虽然没有见过多少事儿,勤勤恳恳的一辈子背挖种植,也因为都穷,闭塞,反而这里的人也没有多余的想法,大多就弄好自己门户里那一亩三分田地。

树有,而秦墨从隔村回来之后,少不得要找两个人,而且是男人,帮忙去山上将木头伐下来。

就日上午,找了村中的两个壮汉,去半山里花了半天时间将那碗口粗的柏树就采伐了两根下来,就扔在房子前面的泥地上。

因为干的是力气活,而且还要冒着山上野兽伤人的危险,差不多拿生命在博弈,且下山的路滑,刚下过雨柏树树干又沉,秦墨给了他们每人预算了半两银子,两个汉子看在是小孩子,又是本村的份上,没有多计较,令了工钱就走了,而且老实说,秦墨给的这价钱也算是合理的,就怕家里没大人别人欺负你。

秦墨在现代读了那么多年政治书里的商品价值,自然也能适当的通过各方面的因素计算价钱,价值和使用价值要一致,就算不懂古代的行情,但是照着其他物品的市价算,也能估摸出个价格,所以八九不离十。

两个男人喜乐的收了钱,午饭都没有留就走了,一般农家里请匠人都是要给人做顿好饭的,这两人自然也是知道秦墨这么一个破屋子,穷家,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吃的东西,在他们想法里,村里任何一家家里的饭菜也都比秦墨家的丰盛,何必在秦墨家留饭。

而秦墨也大致知道这两汉子的心思,也没有费心留他们吃饭。

而这抬了树后,四两多银子就只剩了三两多。

昨天只认为这银子买米买粮的还花不了多少钱,可是,要是请人力,用匠人,那就可别说不花钱了。

今天这一两银子一去,秦墨也渐渐感受到赚钱如针挑土,用钱如水冲沙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还剩了三两多,只是接下来还有主要的给木匠砖匠烧饭要用的钱和工钱,只怕用下来也就七七八八了。

现在站在泥墙门口落寞的秦墨意识到,这再多的钱,没有持续的收入,总有用完的一天。

俗话说,这节流还不如开源,要是有那么一项稳定的长久的收入,心里就更安稳些。

想着想着,秦墨眼睛一亮,突然倒是有了一些想法。

只是先不提,还是暂煮午饭吧,太阳已经偏午,下午,隔壁村的打灶砌砖的姓刘的匠人就来了,等今天的采伐的木料稍干,明早那邻村的木匠也要来了。

先把午饭煮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