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好了,郑王才笑着招手把他唤到跟前,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叹气道:“你长得不像你父亲,像长乐皇妹”
当初平西侯那些族人们趁着先帝殡天,新皇登基混乱的时候,没少欺负长乐公主母子,要不是临江王和郑王搭救,长乐公主或许死的还要更早一些。
沈琛对着这个舅舅多了几分耐心,任由他打量了一阵才拖着小杌子离他近一些坐了,问他:“王叔的伤快好了吗”
郑王看上去还是病恹恹的样子,听了他的话却笑起来,温和的卷着手咳嗽了几声,问他:“你怎么会忽然想到过来”
藩王们进京,面上都是兄弟,皇帝又亲自接见过赏赐了许多东西下来,其他的藩王们也不能当不知道,都有过来看望的,临江王也来过,也是带着沈琛一起来的。
沈琛斟酌了一会儿才道:“是有件事想求一求您”
郑王就哦了一声:“就知道你,小时候就是个凤凰无宝不落的主儿,说吧,想要求我什么”
他在晚辈面前,向来脾气都是很温和的。
只可惜他自己没有孩子。
沈琛并不怎么怕他,道:“上回林三给您送了个丫头,您还记不记得”
郑王就唰的一下抬起了头,眉眼满是戾气,片刻后收敛了周身的戾气,才又若无其事的垂下头:“你怎么会想起这个丫头的事”
林三少为了他答应转移锦衣卫的注意力,给沈琛他们解围,才把清荷送来他身边。
他真要感谢沈琛和楚景吾误打误撞在这个时候冲进了通州,否则清荷恐怕一辈子也见不到他了。
沈琛见他面色有异,心里更觉得蹊跷,面上却什么也不露:“她是从卫家逃出来的,卫家现在在找她,找到了她我能换好大一个人情,王叔你要不是有大用,就把人给我吧,不过是个逃奴罢了。”
怎么可能只是个逃奴
如果只是个逃奴,卫家早就可以报官了。
而且沈琛虽然小,却精明,他会不知道这个丫头不寻常
郑王收敛了笑意看着他摇头:“这恐怕不行,这个丫头,我的确是有大用的。”
沈琛嘴角玩味的笑意就越发深了一些。
有大用。
卫安说这个丫头她有大用,不能落到别人手里,郑王也说这个丫头有大用。
究竟是有什么大用
郑王定了定神,又问他:“是卫家谁在查庄娉婷”
他连卫五夫人的称呼都不想提。
沈琛有些诧异的看着他:“她不是跟着卫家五老爷去南昌了吗怎么会是她”
这个人跟一个从通州逃走的丫头扯得上什么关系
郑王却已经不再愿意兜圈子,他看着沈琛,像是要从里到外把他给看个透彻,半响后才挪开了视线:“到底是谁问你要人”
沈琛也不怕他看,自己走到旁边拿了杯子倒了茶喝茶,间隙才看着郑王的脸色回话:“林三少身边的人出了问题,把这事儿当成一个把柄透露给了庆和伯夫人,庆和伯夫人就想去帮林三少跟这丫头提亲”
沈琛说的有些慢:“后来卫家的人就重视起这件事来,我在卫家别庄上躲过一晚,您知道的,我问了林三,知道人是被送到您这里来了,所以才过来的。”
郑王眯了眯眼睛,一时什么话也没再说。
片刻后他才睁开眼睛看向沈琛:“人你不必再要回去了,我是不会给的,这个丫头对我有大用处。卫家的人情,你用别的东西偿还吧。”
沈琛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也知道从郑王这里问不出多余的情况了,嗯了一声站起来恭敬的同他告辞。
郑王挥手让他出去,到了一半又让他停住,忽然问他:“王嫂不是要办个堂会”
京城时兴办堂会,王府也不能免俗,总要热热闹闹的叫人知道藩王们回来了藩王们的儿子女儿也都适龄了。
沈琛猜到了些什么,立住了答了一声,就听见郑王说:“那挺好的,你告诉你母亲,我托她一件事,给卫家下个帖子吧,请卫老太太和卫七姑娘。”
沈琛不由站住了,完全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可是看他是极认真的样子,又知道拒绝不了,缓了片刻才答应了。
总担心自己英年早逝啊啊啊啊,肚角痛,在诊所挂了三天针了,想去医院检查又好怕自己得了绝症果然人就是想的多,叹气。
另外推荐一下白小圆的矜荣:断生死,往轮回,二更天,美男陪睡,重生还能见鬼。很有意思的一篇文,也很有新意,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啦。
一百零五·纠葛
卫安正在合安院里陪着老太太听三夫人说的隆庆帝万寿的事儿,三夫人同卫老太太说了进献的礼单,又同位老太太说:“现如今是多事之秋,咱们不能冒尖儿,却也不能简薄了”
冒尖儿了容易被人说心虚,简薄了又容易被人说心有怨忿,在朝廷里就是如此胆战心惊。\\
卫老太太有些嘲讽的翘了翘嘴角,又同三夫人商量了一回卫玉攸的生辰:“今年就委屈她了,并不大办,你把你娘家人请上两桌,再就是咱们自家的人,替她过个十三岁的生辰”
三夫人阖上了礼单连忙点头:“她还是小孩子,又不是什么整生日,这样就尽够了的”又看向卫安:“说起生辰,伯母还缺了小七礼物,回头小七去我库房里挑,看上什么就尽管搬走”
卫安连忙笑着起身道谢。
三夫人叫住了,又同卫老太太笑:“一月前林管事往南昌去了一趟,他这个月的月例不知道是照旧还是要添一些”
一般外出的拨的银子都是额外的。
卫老太太笑意微敛,看了三夫人一眼,才道:“等他回来再说罢。”
老太太是一副不愿意多谈的态度,也就不好再问了,三夫人陪笑应是,回去同三老爷说:“依我说,不管有多深的隔阂,终究是母子。府里多事之秋的时候,不照样想起了老五来了”
三老爷比她清楚这里头的门道多了,一面去净室换了衣裳出来一面笑着喝了口茶解渴:“你放心吧,明家的事儿一天没完,母亲心里一天就放不下这个疙瘩。这么多年了,五弟年年让人跑多少趟当初还亲自回来跪过几回,母亲理过他吗”
这倒是,就连开祠堂祭祖,卫老太太都能撇下卫五老爷,让卫二老爷打头,三夫人松一口气,又有些好奇:“那你说,母亲这回到底是让林管事去南昌干嘛呢”
总要有个缘故的吧
三老爷倒是真的琢磨过,想了想就道:“等林管事回来了,问一问就是了,没什么好疑惑的。不要多做什么。”他再强调了一遍:“就算我有什么想头,那也要卫家还能立得住,卫家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