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1 / 1)

距离的话,它与其他物体的比例,它的大小都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你集中注意力就变得格外巨大——但是,对于猫人来说,这却是一个不固定的东西,哪怕给她们一根尺子,只要不标刻度数字,她们也会把同一根树枝量出七八个数据来.........

  她们在集中注意力后,正前方的物体会急速放大并时感放缓,如果没有精密的实验设备和计时设备辅助,她们甚至就连一个最简单的动手实验都不一定做得好,对于人类来说,一厘米长的东西就是一厘米,但是对于她们来说,一厘米长的东西却不一定是一厘米的,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可能感觉上会变成3厘米的,分散的时候,又会迅速在感知当中缩小到不成比例,就仿佛自带了脑内自动放大图片,缩小图片还不带倍率显示的功能一样。

  得益于这种特殊的感知方式,其思维模式也相对来说更加灵活,并且能够很好的理解“相对”“不确定”等物理和数学上的概念,在理论物理学,数学上都有着极好的天赋,最早跟着科考队的本身就有一定底子的库洛前不久甚至通过了物理研究组的考试,弄得好几个教授都打算破例多带一个旁听研究生。

  于是,这些猫萝莉和猫正太们就多出了一个奇奇怪怪的绰号“薛定谔的猫”,嗯,而同样,一个日式谚语也在机械组和工程组当中流传“忙得连猫爪子都要拿来用一用”,言下之意就是,忙得连猫人们的劳动力都不放过的饥不择食的状态,这些根本没法普及标准化作业的猫人们在过去的几个月当中凭空给机修小组制造了三倍的工作量。

  “轰!”带着仿佛爆炸般的声音,沉重的渔网被起重机拉起,从来没有遭遇过这种灭绝鱼性的捕捞方式(猫们是用鱼叉和海钓竿干活的,只能在浅海活动,渔网因为需要昂贵的坚固纤维编制,所以只有极少数人用得起)的海鱼们将高分子渔网挤得满满当当的,浓郁的鱼腥味引得甲板上的猫人水手们眼睛里面都开始放射出诡异的光芒来,“分鱼啦!”早已等候多时的水手们一拥而上。

  罕见的的鱼种会被放进专门的海水水箱当中进行保存,一些在出口单上的鱼类会单独放置在船舱里面进行冷冻,这些是给那些地球人的商品,尼科星上的水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尼科人可以食用的,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可以食用并且好吃的种类不多,而且都是一些数量不是很多的鱼种。

  因此,这些外星水产被运输船带回地球后,是作为顶级奢侈品用的,国家专门建立了一个“尼科水产贸易公司”的企业,用这些奢侈品从富裕阶层回收资金,然后补充进社保等福利项目,算是一种变相的劫富济贫——富人要逼格,穷人要面包,完美解决——这是几千年前管子就详细阐述过的道理,可至今还是有经济知识约等于0的仇富屌丝不明白——嗯,或者说明白,但是嫉妒使人脑细胞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细胞质和细胞壁分离,细胞活动的一种,避免细胞在脱水和充水时导致破裂,嗯,换句话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嫉妒使人大脑脱水萎缩........)

  土豪不装逼氪金,哪里来的养活那些服务业和奢侈品业的工资?没有工资,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下一层的从业者就卖不出去产品,卖不出去产品——就只能大家一起去吃土了,所以,一定要养成富裕人士高消费的习惯,只有这样,财富才会从他们手里再一次流回社会,但你要是没这个资本还非要去参合一脚,那就别吐槽暴利,没有暴利的话,怎么劫富济贫啊?

  至于剩下的鱼类,难以保鲜的部分会在靠岸后分掉,原本没多少人的渔村现在俨然一副共产主义城市的样子,卖不掉的鱼就地按人头分掉,只要家里有在当水手和在各种生产项目当中干活的,都能或多或少拿工作积分去免费拿鱼。

  而能够较长时间保鲜的部分就会反倾销给帝国的收购商人,虽然在他们看来这个价格好像是在剥削猫人,但是......对于天朝和被天朝教育过的抵抗军完全就是一副“大郎,起来吃药了”的温柔表情看着他们用极低的单价,拿走海量的水产,就算单价再低,最终也会是一个天文数字的金币。

  “我们今年出口了大概......2.8万吨咸鱼,54万吨精制海盐(水泥晒盐场,无所畏惧!现代工业制盐,毒死算球!),占帝国这两项商品的总产量的10%和14%”

  “额,大姐头,你专门说这个的意思是?”

  “意思就是说,连带反应下,帝国起码有1/3的渔民破产,所有老式制盐法的企业都会倒闭一半以上,这不过是个开始”翠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本来她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忍受帝国的这样剥削,不过在被上了一堂经济课后就突然觉醒了某种天赋,毒辣的点子那是一个接着一个,最近和乘坐第三批运输船赶来的经济学家们经常凑在一起,就着纸笔和帝国产业分布图,经济结构展开讨论,并且时不时散发出某种漆黑的气息。

  同样的一个行为,由一个工业化国家对另外一个弱小的农业国家进行那叫做剥削,比如帝国的定价包购制度和开放口岸,但是如果由一个弱小的初步工业国家对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工业国进行......那叫引狼入室,自寻死路。

  就好比帝国商人们认为这个收购价会逼得尼科渔民生不如死,但是又能继续活下去接收剥削,但是,在经过地球上最擅长撑死对手的国家的调0教后,现在反而是帝国的渔民生不如死——进口水产加运费比自己成本价还便宜,怎么搞?降价?降价后怕是渔船的燃煤钱都不够,不降价,不降价谁买你的东西啊?怎么看没有废水污染,没有带着奇奇怪怪味道,不会吃出奇奇怪怪东西的尼科进口水产更受欢迎啊!

  而尼科渔民们反而在拿到一批200-300吨的现代化渔船后,活得贼滋润,尤其是没有工业污染,又没有经过大规模捕捞的中远海捕鱼,下网,等半小时,收网,清理,分拣,回家,出货,收钱,一气呵成,最大的时间成本反而是在跑路上,不过随着“苏秦号”在海面上找了几个岛礁进行了一番大自然鬼斧神工后,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渔民们可以不断往返多个渔场,将水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