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为战毫无配合的情况,通常舰载机群一波饱和打击后,紧随而来就是武库舰的顺着轰开的伤口不断撕裂防线的延伸打击。
而且参与饱和打击的还有驱逐舰和护卫舰的电磁炮和离子炮甚至于还有少量看情况丢的亚空间鱼雷,对于缺乏这种饱和导弹打击防御经验的米戈来说,经常性被打得顾头不顾尾。
要么是专注于拦截舰载机去了,然后被武库舰的重型导弹带走一片;
要么是专注于拦截各种导弹去了,没有人管的护卫舰和驱逐舰就开始愉快的倾泻弹幕,挨个点名那些努力拦截导弹的激光炮台和米戈生物粒子炮台;
再要不就是专注于打击重型导弹和护卫舰群,被舰载机群杀入阵列当中——机载武器虽然威力不大,但是用来摧毁什么雷达,反射镜之类的东西是绰绰有余了,更别说它们挂的NCS导弹和武库的是一个标号的,就是航程要短一半左右而已,被打到也是一片一片的被清空。
然而,数量级的差距让人类依然没法在米戈手上讨到好处,米戈新款的“漫游者”重型巡洋舰,无论是防护还是火力都称得上是水准线以上的产品,特别是在更换了轻型NCS导弹再配合它们的粒子炮和激光炮组的话,火力大致上和人类的巡洋舰是一个标准,防护方面仅次于更换了超固体机动护盾的战巡,已经达到了老式战巡的装甲和主动防御水平。
换句话说,这种飞船在人类那边也属于是准主力舰的水平,而且考虑到米戈在生物材料和聚合材料方面的优势,其机动性可能还要稍微强一些,还有控制的灵活性等等,毕竟人类不能讲思维直接连接进战舰,也不可能让全船几百号人心灵相通,反应相对更加迟钝和缓慢。
而人类只有不到40条这样水准的战舰,而米戈呢?四千还是四万?总之根本没有办法计数,如果不是他们因为忌惮着什么没有一拥而上,估计人类就算有母舰的掩护也会被赶回去,最起码会被摁在初步成型的前进基地附近暴打一顿。
对于米戈来说,这场战斗也是一剂强心剂——“新战舰有效!”
虽然和无毛猴子的核心主力舰和旗舰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至少和对方的常规单位可以拼个五五开,最起码也能37开,这说明,只要数量足够,最起码可以把人类卡在这里不得寸进,达成战前米戈方面做出的最好的战争结果——人类被卡在铁壁前线,展开以千年为单位的旋臂对峙战争,然后腾出手来处理掉那些趁火打劫的雇佣兵!
之后,就是看谁能给耗得过谁了,这方面米戈还是有些自信的:蛐蛐一个穷兵黩武的劫掠为生(尼娅:风评被害我的锅)的文明是不可能和一个团结一心,种族大统一,全面展开生产自救工程的米戈文明长时间消耗的!
第托利乌斯法章
人类与米戈虫的战斗持续了两个月后,双方暂时性的休战了,人类方面是因为大量的弹药和物资损耗导致后继无力,而前进基地的生产能力相当的有限,无法供应这种庞大舰队的作战,而米戈方面是单纯的不想打而已,在发现人类没有进一步的进攻打算后,米戈也没有继续攻击人类的前进基地。
实际上,和人类猜想的侵略成性,满腔子坏水儿的虫族完全不同,米戈从头到尾满脸都写着“不想打仗.png”,完全是被人类吓得不得不整军备战以防备“人类的侵略”,嗯,有趣的是:人类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无毛恐怖猿更加擅长以攻代守而已——如何应对一个侵略威胁?在他侵略前打死就好,这就是人类对于这种事情的看法。
相比人类这万一换个方向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米戈方面指挥官乐于看见战场变成这样的常态化例行公事,甚至于因为人类开始节约弹药和物资导致出动的次数也在快速下降,双方的伤亡比例已经在向着“快乐战争”和“武装游行”靠拢,而人类各种层出不穷的爆炸物和爆炸方式也着实让米戈开了一番眼界,并且给这个种族标记上了“危险,极度危险”的标签。
就在双方一番“其乐融融”的时间当中,教团的突袭舰队已然绕过了米戈控制区边缘而来,对于这个和米戈交战迷之种族,教团所知不多,但是可以确认他们是来自另外一个旋臂,在教团根本不可能跨双旋臂部署战斗部队的情况下,那么“远交近攻”又不是什么骚操作,他们当机立断就定下了夹击米戈的计划——前提是那个神秘的和这个种族交战的存在好说话的话。
而对于人类来说,在找到拉平这种数量优势的办法之前,暂时性也不打算进一步攻击,而是老老实实巩固前进基地防御和等待更多的增援,工业实力增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好在,战线目前是卡在别人家里,而不是自己家里,还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加速工业攀爬和人口扩增,工业升级扩大规模难度还算小(相对),但是人口扩增就是真没办法了,哪怕是有钱如兔子也没有掌握点金术,搞社会抚养根本玩不起,指望民众生育那也得他们愿意才行。
更别说现实当中的人口还不是游戏里面的纯粹的红利资源,他们需要教育,消费,权利和欲望的表达等等一系列的奇形怪状的需求,这意味着他们本身除了作为劳动力以外,也作为消费者存在,在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源的情况下,就算是使用人造子宫之类的科技“刷”出来人口,除了给本来因为战争的关系就有点捉襟现肘的财政填一铲子土外,短时期内根本没有任何卵用。
更别说教育这种东西在国家层面上还是纯粹的赌脸抽卡靠玄学的事情,政府最多能够做到的只能是提供教师,场地,器材和政策等硬件条件和外界条件,但问题是,学不学的进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学了当不当真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好比说,明明普遍都是初高中水平的物理问题,一样一群傻帽仿佛从来没有上过学一样爆一堆奇谈怪论出来,就好像他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往漏勺里面倒水,看上去是倒了一桶水下去,实际上空空如也。
(每次看新闻感觉是这国药丸,然后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