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1 / 1)

大明武侯 故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过去。

  一个和尚,怎的介绍的并非自己的法号?而是表字?倒也稀奇!

  虽然对道衍好奇极了, 但陆长亭却并未频频去打量他, 相反的,在彼此打过招呼之后,陆长亭便低头继续吃自己的食物了。

  朱棣见他吃得认真,这才知晓自己方才是误会他, 他那里是快睡着了,只是埋着头吃得正香而已。

  朱棣拍了拍他的肩头, 转头便和道衍说起话来了。

  因着锦衣卫也在当场的缘故, 他们提及的话都很普通平常,朱棣多是询问道衍来时路途上的事,一边吃一边说话, 气氛倒是渐渐有了。

  若是不仔细去听他们在说什么,一大群人围坐在一处,倒像是有几分团圆饭的味道。

  陆长亭专心吃饭,吃了没一会儿便撑了。

  他放下碗筷,坐在一旁,歪着头看朱棣,朱棣也就任由着他看。陆长亭歪头歪得累了,才会时不时朝道衍的方向看过去,看上去他就像是在单纯活动脖子一样。

  多么不动声色的打量方式啊。

  多来几次之后,陆长亭便已经完整地将道衍的容貌记在脑子里了。

  陆长亭仔细回忆了一下,他隐约记得道衍比朱棣要大上十岁左右,也就是说如今的道衍刚刚迈入了而立之年。但让陆长亭惊奇的是,道衍看上去还很显年轻。若不是第一眼便去看他的眉眼,是很容易被他的气度所迷惑的。

  这时候外边儿突然放起了炮竹,“噼里啪啦”的声音远远地传来。

  程二忙往外走,应当也是去指挥下人放炮竹了。

  很快,密集的炮竹声响起了。

  朱棣和道衍中止了交谈,两人同时朝陆长亭看了过来,看得陆长亭都有些错愕。

  陆长亭被盯着盯着,忍不住就打了个呵欠。

  朱棣见状,失笑不已,笑道:“这便困了?从前你还要守夜呢。”

  陆长亭道:“受了伤怎能一样?”

  话一出,那头的张行瑜也不知道怎么的,竟是隔了这么远都听见了一般,他立即转头朝陆长亭看了过来。

  其实陆长亭还真没有暗地里指责他的意思。

  道衍插声道:“我这里有药对治疗脸上的伤极为有效,小公子可要试一试?”

  陆长亭更惊讶了。

  道衍好处是谁都给的吗?陆长亭觉得应当不是。

  难道道衍还从他身上瞧出了点儿与众不同?

  陆长亭觉得自己这样似乎有点自恋。

  朱棣先代替陆长亭应了声,道:“那便要多谢道衍了。”

  道衍笑了笑,“不敢。”说罢,便立即从随身的袋中,取出了一个木盒,然后放在了朱棣的手边。朱棣从善如流地收了起来,便当做是替陆长亭收下了。

  陆长亭想了想,也对道衍一笑,道了谢。

  很快,众人也都用完了饭食,锦衣卫一行人自然是各自回了屋子。

  厅堂之中很快便只剩下了陆长亭、朱棣及道衍三人,别的下人都退到厅堂外去了。

  朱棣当即打开了木盒,开始给陆长亭上药。

  见朱棣这般亲近地待陆长亭,道衍不由得又惊讶地看了一眼陆长亭。

  那药涂上来的时候冰冰凉,让陆长亭有种想要打喷嚏的冲动。朱棣的指腹慢慢从他脸上摩挲而过,后头陆长亭就觉得被带起了一股火辣辣的感觉。

  这不是因为害羞,而是真的火辣辣,由药膏带来的像是滚烫的利齿扫过一般的火辣辣。

  有一瞬间,陆长亭都怀疑道衍这药是不是有问题了。

  但朱棣就在这里,道衍也不可能在药里做什么手脚。陆长亭紧紧绷着脸,好麻痹脸上传来的疼痛感。

  道衍见状,出声问道:“可是觉得有些刺痛?”

  朱棣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这药抹上去还会疼?”

  道衍点头,“药效好,自然便要付出些代价。”

  朱棣收回了手不再往下抹,他低声问道:“若是觉得难以忍受,便明日再上药吧。”

  陆长亭看向了道衍,“少涂和多涂有什么区别吗?”

  道衍淡淡道:“少涂自然好得慢些,多涂自然好得快些。”

  陆长亭冲着朱棣点头,“那便继续上药吧。”

  道衍闻言,微微一笑,却是并不说话。

  朱棣“嗯”了一声,抬手继续给陆长亭上药,他的动作看在旁人的眼中,可谓是轻柔极了。道衍望着这一幕,脸上神色平静,但眼底却涌动着什么情绪。

  没一会儿的功夫,陆长亭便觉得自己的脸像是被架在了火炉上一般。这种滋味儿算不上多么疼痛,但却会让人觉得难以忍受。陆长亭离开了火盆边上,让人给自己倒了一杯冷掉的茶,他端起茶碗还未喝呢,朱棣就劈手夺过了,“若是觉得难受,我便陪你回去歇息。冷茶怎能饮用?当心伤上加伤。”

  陆长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茶水被朱棣倒掉。

  道衍笑道:“王爷待义弟实在爱护。”

  朱棣也跟着笑了笑,道:“我待兄弟向来如此。”

  陆长亭心道胡说。之前也没见你多么疼爱朱橚啊!

  陆长亭光顾着在心底里控诉朱棣撒谎了,却没想过,正是这般相比之下,才显得朱棣待他的态度格外可贵啊。

  毕竟道衍还在此,陆长亭怎么可能真让朱棣陪自己离开?他知晓道衍在日后朱棣夺位的过程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因而他此时便更不会怠慢这道衍了。陆长亭摆了摆手,道:“我想留着。”

  道衍看了看陆长亭。朱棣在一旁道:“小孩子脾气。”口吻像是笑骂一般。

  道衍看着陆长亭出声道:“怕是才十五六的年纪吧?正是年轻的时候,有些孩子脾气,也是正常的。”

  陆长亭:“……”虽然他很不愿意承认,但这二人如今的年纪的确都比他大,道衍比他上辈子的年纪都还要大,这般口吻似乎倒也没什么不对。

  朱棣将陆长亭拉回去坐好,让陆长亭依偎在自己身旁,还连续换了好几个力图让陆长亭感觉到舒适的姿势。

  陆长亭原本不想睡觉,如今都被朱棣搞出睡意来了,这般暖融融的氛围,又有朱棣可以枕着,陆长亭不知不觉便闭上了眼。而这时候,道衍才抛开了佛法,抛开了闲聊,抛开了看似漫无目的的话语,他淡淡问道:“王爷对这位小公子实在太亲近了,王爷实在仁慈。”

  朱棣没有说话。

  道衍聪明,他也不笨。早在应天府的时候,他就从与道衍不断交谈之中,逐渐发现了道衍掩藏其中的野心。一个人的野心是很难藏住的,尤其是面对他的需求对象。

  朱棣发现了道衍身上的优秀之处,他的确也希望道衍到北平来为他出力。谁会嫌弃自己手底下的聪明人太多呢?但朱棣还知道,道衍的野心并不仅仅限于出人头地,他有着更大的野心,只是朱棣暂时窥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