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虞氏来说这些过去,终究是有些不好,也难以开口。
窦妈妈犹豫了很久,才对晏锦说,“小姐,我先送你回去吧”
晏锦微微颔首,然后两个人朝着她住的院子走去。
窦妈妈言语很轻,“太太和夫人,自幼感情很好,纵使夫人去了这么多年,太太也从未忘记过她,一直都是惦记她的。小姐,你肯定不知道,太太也会弹琴,而且也不会比夫人差多少,不过她已经有许久没有过碰过了”
小虞氏会弹琴的事情,晏锦略知一些,却不知道的透彻。
小虞氏不愿意碰琴,其实原因很简单。
她学琴是为了那个人,如今那个人不在了,便也没有了弹奏的意义。
晏锦有些惊讶,“我,并不知道”
“太太没有提起,你当然不知道”窦妈妈又笑了笑,然后顿下脚步,“小姐,若一定要知道一切,便去京郊的杏杨村找找吧”
窦妈妈说完,便跟晏锦告辞,没有再说其他。
有些事情,或许再也隐瞒不下去了。
窦妈妈也从未想过,要将一切告诉晏锦,毕竟都是陈年往事了,提起也没有任何意义。
只是,旋氏这么一闹,若是小虞氏再隐瞒晏锦,那么终究会破坏小虞氏和晏锦的母女之情
杏杨村那边有线索,却不是全部。
晏锦能查到多少,便是晏锦的事情了。
不过,窦妈妈终究是低估了晏锦
晏锦刚回院子,便从小黑的爪子上,接到了沈砚山写来的信函,恰好,沈砚山也在信函里写了三个字:杏杨村。
晏锦明白沈砚山的意思,便抬起笔和沈砚山约了个日子,准备一起过去。
她不打算隐瞒沈砚山。
不到三日,定国公府那边便传来消息,说沈苍苍想约晏锦去京郊小住两日,小虞氏本就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晏锦,便点了点头应了。
结果,来接晏锦的人,却不是沈苍苍,而是多日不见的沈砚山。
这个时候的他,想陪在晏锦的身侧。
没有人不想知道自己的生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她是好还是坏,她做过什么虞方是如此,晏锦也不例外。
晏锦上了马车之后,沈砚山便递给她了一个香囊,让她先歇一会。
晏锦笑着接了过来,然后放在鼻尖闻了闻。
香囊里装的不知是什么,但是闻起来很舒服,这几日的烦恼也在这一刻彻底的安稳了下来。
从京城到京郊的杏杨村,有不少的路程。
路途中,两个人很少说话。
沈砚山在一边看着宋潜堆放在马车内的公文,而晏锦也安静的坐在一边,看着沈砚山递过来的话本子。气氛很融洽只要稍微一抬起头,就能发现彼此的存在。
岁月静好。
等到了杏杨村的时候,已经接近晌午了。
杏杨村的不远处,的确有一座沈家的宅子,只是这些年来,甚少有人来这里居住,偶尔定国公过来小住几日,也不会太久。
因为之前晏锦特意派了人来杏杨村,所以这次她刚用了午膳,阿哒便将人带到了晏锦的身前。
这个人,不是虞家的人,也不是晏家的人,而是谢家曾经的西席。
他眉目已经有些苍老了,在看见晏锦的时候,眼神里也闪过一丝惊讶
有些事情,终究是瞒不下去了。
“郑先生,请坐”晏锦吩咐下人们离开后,却没有让沈砚山离开。
郑老先生坐下后,并没有接过茶水,而是自嘲地笑了笑,“我原本以为,我可以瞒一辈子,甚至带着这个秘密进土,没想到晏小姐,我不奇怪你知道这个村子,但是为何,你要找我呢”
晏锦回答,“其实并不是我想先找郑先生,而是谢相先找了我”
576:父母往事(一)
郑老先生在听了这句话后,不禁笑出了声,“他居然,还是没忍住”
他说完这句话,才抬起手捧起放在身边的茶盏,轻轻地啜了一口茶水。
这些事情,郑老先生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还会提起。
太久了,记忆都快模糊了。
若不是晏锦的到来,他都快不记得自己曾经还有那样惊心的往事。
屋内檀木案上,几光可鉴人,摆放在上面的玉石棋盘,莹润的光影在他的视线内有些模糊。
郑老先生的目光落在玉石棋盘上,胸脯微微起伏。
须臾,他垂下眼眸,脸色恢复了清冷,似乎已经将心里骤起的情绪压抑住了。
“你母亲曾和我学过古琴,后来我去谢家之后,她便跟了其他的先生,据说那位先生很厉害,也曾在薄家教过其他的小姐。”郑老先生吐字缓慢,“我曾在闲来无事的时候陪着公子在凉州游玩,那时,你母亲也在”
那一年,凉州还没有被大火焚烧。
春日里的凉州,处处可见繁花似锦,仿若人间的仙境。
长瑞公子本就是喜欢游历的人,所以那时郑老先生便陪在身侧,和他一起去了凉州。
也就是在凉州,谢瑞遇见了大虞氏,而大虞氏也遇见了晏季常。
有些事情,从一开始,便是注定。
相见的时候,大虞氏欣赏谢瑞的才学,而谢瑞欣赏大虞氏不仅容貌绝美。连琴艺也是如此厉害,两个人相谈甚欢。而且,郑老先生又曾是大虞氏的先生,这来一来往,大虞氏和谢瑞便有了情愫。
那会,郑老先生觉得,这两个人真的十分般配。
谢瑞容貌隽秀,站在大虞氏身边,当真是一对璧人,郎才女貌。
只是这门亲事。谢相却不愿意接受。
虞家不是显赫的大家族。更不是权贵之家,谢瑞是谢相唯一的儿子,来日肯定要和谢相一样踏入仕途,那时的谢瑞需要的便不止是谢家助力。更需要别的大臣支持。
毕竟。薄家绝对不会允许。谢相和谢瑞一起在朝廷上出现。
大燕有两位宰相,而实权过多的是左相而并非右相。
大虞氏是何等聪明之人,谢相的态度她明白之后。便渐渐开始和谢瑞疏远了。
感情这种事情,大虞氏向来克制。
虞家纵使是大商户,但是士工农商,商人在这些权贵的眼里,不过是最末的存在。
大虞氏不想委屈虞家。
只是,谢瑞那会却不愿意轻易放手,为此,一向和顺的谢瑞和谢相也有了争吵,父子之间也有了嫌隙。
郑老先生私下劝过谢瑞,不能感情用事。
一向理智的谢瑞,却叹了一口气,最后摇头。
感情,若是能控制,便不是感情了。
而另一边,谢相却一直觉得,这些都是大虞氏的错,若不是大虞氏,他乖巧听话的儿子,为何会变成这样。
他私下更是在见大虞氏的时候,恳求大虞氏放过自己的儿子。
大虞氏伤心欲绝,闻言更不愿出府。
谢瑞对大虞氏的纠缠,从痴情到了绝望,最后在和大虞氏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