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你报仇我现在过的很好,也自私的希望,这些属于我的温暖不要再次消失。所以罗家和庄家的事情,我不会插手”
晏安之将酒杯放下后,像是在对自己说一般,“我不是庄安之,也不是罗安之,我姓晏,叫晏安之是晏四爷的义子。”
晏安之说完之后,眼泪从眼眶里滚落了出来。
那滚烫的眼泪落在了他的手背上,炙热如火
而彼时,玉堂馆内,晏锦正站的笔直,握着笔在练字。
晏惠卿从她这里拿走了不少的字帖,而这些字帖虽不是她用来临摹的字帖,但是看上去却是极其的相似。晏锦想让自己的字迹更好看一些,起码要和从前的字迹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这段日子一直在练字。
有些事情,她不能太过于被动了。
过了一会,香复从屋外慢慢地走了进来,她捧着一盏热茶,然后看着晏锦在烛火下的模样,微微地怔住。
香复记得,她刚来晏锦身边的时候,便被晏锦的容颜惊艳过。
可这一年过去了,当晏锦脸上的稚嫩慢慢地褪去的时候,她才发现晏锦原来是如此的好看。
修长又纤细的眉下,有一双杏子般的眼。小巧的鼻翼,淡如桃花一般粉嫩的唇却时时微微抿起
或许是因为晏锦的生母是西域人的关系,她的五官在如凝脂的肌肤下,显得十分得精致,灵气逼人。
这样的女子,当真配的上绝色两个字。
晏锦似乎也注意到了香复的目光,她放下手里的笔,抬起头来看着香复,漫不经心地问,“怎么了”
“方才阿水送了几本书过来,说是安之少爷还来的书”香复慢慢地走到晏锦身边,将茶盏递给晏锦,又道,“阿水说,方才四小姐去了一趟尚武院,见了安之少爷”
晏锦听了,倒是不觉得奇怪,而是平淡地说,“嗯,让阿水继续在尚武院伺候着吧,过些日子再回来”
晏安之身边,现在的确需要几个能说话的人。
香复愣了楞,有些不解地问,“小姐,你难道不惊讶吗四小姐去了安之少爷哪里”
“我为何要惊讶”晏锦抬起头来,那双蓝灰色的眼眸里,清澈的极了,“不过是小事”
从一开始,晏锦便猜到,晏惠卿会去找晏安之。
这一切,都是她给三房布的局
如她所想的那般,晏惠卿已经进来了只要晏惠卿进来了,三叔就算发现不对劲的地方,也会极力去挽救晏惠卿。
可笑的是,这种挽救,其实无非是在露出更多的破绽。
晏锦迫切的想知道,三叔这些年来,到底是在帮谁做事情
那个人应该是一个位高权重的长者,所以三叔才敢如此的肆无忌惮。
晏锦从香复的手里将茶水接过,慢慢地啜了一口后才道,“最近四少爷可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又或者说,他最近去了哪里走动”
s: 感谢紫色小月亮、克莱雅、爱美斯00、rgrg、asztracy、kage800、沧溟道、小肥蕊、胡舒尔格、采幽、银翼蝴蝶、叶枫sky、黑暗的天空、jutro、伞红、feng007、huhu347、星若痕、书友150515171614593、jutro、企鹅将亲们的粉红票。
六一的第一更,先写个4000字的大更吧
现在开始变动,希望作者能2000字一更小悟想了很久,觉得这个更新对喜欢大更的亲们来说,有点不太划算
所以,上个月粉红票的加更,依旧是3000字一章
上个月粉红票335张我会在这个月加更的
我反省了很久,决定这个月要努力的更新
希望亲们来鞭打我
这是第一更
s,4000字大章,诚心满满地求保底粉红票,亲们,求你们手里的小粉红票,挥爪
201:见和不见(龙眼~和氏璧加更)
晏惠卿既然有了行动,那么晏钰鹤也会帮着晏惠卿做一些事情。
毕竟,有些事情晏惠卿一个人做起来,当真有些不便。
对于晏惠卿而言,晏钰鹤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帮手。
晏锦清楚地知道,晏钰鹤看似年幼,可心思却十分的慎密。
她隐约记得,有一次晏惠卿最喜欢的镯子丢了,匆匆忙忙地便四处去找这个镯子。
可无论晏惠卿怎么找,都找不到这个镯子了。
为此,晏惠卿难受的食不下咽。
晏钰鹤知道之后,只是随意的询问了晏惠卿几句,便在离宜春院不远处假山上的小亭内,找了晏惠卿的镯子。
那时的晏钰鹤,尚不足九岁。
晏钰鹤像极了三叔
他擅长察言观色,更擅长从一个人的话语里,猜出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
晏钰鹤不止十分地聪明,他更擅长隐忍这些年来,他每日都在书房内看书,极少踏出宜春院的大门
晏老太太责罚晏惠卿的时候,比责罚晏钰鹤多了不少。
晏锦清楚地记得,前世在她出嫁的时候,晏钰鹤年纪轻轻便已在朝为官。
在大燕朝,如此年少为官的,并不多见。
晏锦想着,便微微地眯起眼。
晏钰鹤再聪明,他如今也不过是个孩子而且,他的身边还有个晏惠卿
“回小姐话,四少爷最近倒是没什么动静。他很少出书房”香复想了一会,才肯定地的回答,“不过,四少爷前几日去了灵隐寺给三太太祈福,别的地倒是没去”
晏家三太太这段日子一直小病不断,虽然不严重,却很少出院门。
和小虞氏的病情相比,舒氏的小毛病,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而且,舒氏会生病。其实并不是因为舒氏身子太虚弱。受了风寒。舒氏会生病,不过是心病。
她和晏老太太的矛盾,总是在与日俱增
无论舒氏多么的坚强,十多年的委屈受下来。舒氏的确有些扛不住了。
晏老太太做的那些事情。能把一个活人。活活的逼疯甚至逼死。
晏锦将茶盏放在桌上,若有所思地问,“离京城不远的那座灵隐寺”
“嗯”香复继续回答。
晏锦站稳了身子。然后揉了揉手腕,悠悠地回想,在灵隐寺附近的到底有些什么。
离京城不到一个时辰路程的灵隐寺,其实并不是很出名。灵隐寺的太过于僻静,香火也不是很旺盛,每年去灵隐寺的人,寥寥可数。
相反,在灵隐寺山下仙鹤观,却十分的出名。
仙鹤观的观主,便是当今的国师。
这位年少的国师在十四那年便进了宫里,而且由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大多都已经变成了事实。故而,京城中不少达官贵族,都将这位国师当做了天上的神,恨不得和他吃一样的膳食,用一样的东西
长年累月的,去仙鹤观里的人,便也就渐渐地多了起来。
在大燕朝,道家和佛家相处的,其实并不是很好。
尤其是离京城不远地道观和佛家之地
这几年因为国师的关系,大燕朝信仰道教的人越来越多,而那些表面上依旧信佛的人,无非是想让人知道,他们有一个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