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1 / 1)

锦谋 总小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心

三朝四书之家藏有多少内宅阴私

她历尽了刀血杀影,又何曾惧怕过

欺我辱我贱我者,必十倍百倍加之

以守护之名,诛奸杀佞,无悔可有

幸好还有亲情深重,还有那一个他

090:赔礼道歉(100粉红+)

想起了从前的事情,晏锦的睡意在顷刻间消失的干干净净。

她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重活一世,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事情的原因。

所以,其他的事情也会跟着她的改变而改变。

前世出现在二年后的事情,也会提前出现。

若是这样

那么她能得到的时间就更少了。

晏锦翻了几次身,缓缓地吐了一口浊气

她似乎在这一刻又回到了前世失去父亲那段日子,无论怎么样,都睡不好。

第二日香复端了热水进来,瞧见晏锦眼下略有些青色,忍不住暗暗的抽了一口气。

春卉更是心疼的对晏锦说,“小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没有。”晏锦摆了摆手,然后揉了揉眉心道,“怕是昨儿出去赏花,有些累了。”

春卉皱了皱眉头,没有揭穿晏锦的谎言。

她昨日虽没跟着晏锦去沈家,可她也明白一些基本常识。

若是赏花太累,晏锦回来应该累的直接闭眼睡觉。

可晏锦现在一脸苍白无力的样子,眼下更是一片青色。

哪里像是累着怕是想了一夜的事情。

不过既然晏锦露出一副自欺欺人的模样,春卉也不再说什么

春卉取出一些质地细腻的珍珠粉给晏锦敷面,又用了一些粉和胭脂,将晏锦眼下的青痕遮住。春卉的手艺极好,晏锦被她这么一摆弄。眼下的青痕便再也瞧不出来了。

等晏锦用早膳的时候,春卉才拉着香复走了出去。

春卉看了看周围没有人,才压低了嗓音问香复,“小姐昨儿可是遇见什么人了”

香复听了春卉的话后,面露错愕的神色,“不记得了。”

“我瞧着小姐这样,怕是心里有人了。”春卉摇了摇头,“前几日太太还提起要给小姐准备嫁妆,看来太太这次是猜对了。”

春卉说完之后,脸上流露出担忧的神色。

窦妈妈送到她身边的几个小丫头。她还未调教好。所以根本不敢送到晏锦的玉堂馆里来伺候。

这几个丫头,是来日准备给晏锦陪嫁的。

春卉叹了一口气,想着自己的动作需要稍快一些了

她没有再同香复说话,而是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等春卉一走。香复才露出惊讶的神色。

小姐。花宴归来。心里就有人了

香复不禁想起,她昨天在梨院里陪着晏锦,然后遇见了沈家世子。

沈砚山长的跟画里走出来的仙人似的。尤其是他笑起来的时候,极俊美。

想到这些,香复点了点头,很赞同春卉的话。

若是晏锦出嫁,她怕是要陪嫁的她得想办法,保护好晏锦,让那些毒蛇不能接近晏锦。

香复想好之后,才慢慢地走进了屋子。

晏锦已经用完了膳食,吩咐窦妈妈将库房里的古琴都拿了出来。

香复瞧着晏锦愁眉不展的模样,又瞧了瞧一张又一张的古琴,好奇的问,“小姐,这些琴不好吗”

“唔,不是”晏锦看着快要摆满一屋子的古琴,“可桐木的古琴”

似乎,她母亲不太喜欢桐木琴。

这些古琴都是她的母亲大虞氏留给她的东西,若是要送人,她多少有些不舍。可现在江南萧家也不卖桐木古琴了,而其他地方出产的桐木琴在她的眼里,颇为惨不忍睹。

她到现在,都能感受到昨天那张琴在自己手下的触感。

那样的珍品,当真是可惜了

她现在得赔沈家一张琴,可她选来选去,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琴。

“小姐你看那张。”香复指着不远处的一张金色琴道,“这张可比桐木琴好吧”

晏锦顺着香复的指着的地方望去,入目是一张金丝楠木琴。

这张琴的金丝纹理清晰可见,晏锦走近一些,伸出手拨弄了一下琴弦只听见琴音清亮通透。

金丝楠木不比杉木和桐木好制古琴听闻,只有百年前雷氏才有这样的技艺。

不过这张琴,从外表看起来,略微有些张扬。

大燕虽不禁民间使用金丝楠木,但是这种东西终究是罕见的,尤其是上等的金丝楠木,一般都是运送到宫中。剩下的一些,价格更是不菲。

晏锦想起沈苍苍见到沈砚山惊慌的模样,咬了咬牙才道,“就这张了。”

她心疼银子

但是比起银子,她现在不愿得罪沈家。

因为这五万两若是她没记错的话,多少和沈家有点关系。

但是她目前不敢肯定,毕竟前世这件事情,是发生在景泰十二年,而不是景泰十年。

景泰十二年,元定帝因为错服丹药,生了一场大病。同一年晋南王的余孽在宁州起义,想要造反,可惜薄家这边及早的得到了消息,便将这件事情禀告给了元定帝。

那时,元定帝醒来的时间极少,所以这件事情大多的薄家在做主。

薄太后更是下了命令,要尽早清除晋南王剩下的余孽。

最后定国公亲自领兵,在半个月内便扫清了晋南王剩下的余孽。

这件事情因为被发现的早,所以并未闹的太大。

不过,元定帝醒来之后,却责罚了国师。

他服用的丹药,一直都是国师在炼制。

她也是之后才听人提起的。

那个时候父亲尚在世,所以她也听人说起,晋南王的余孽胆子太大,只凑到五万两便想要起兵造反。简直痴人说梦。不过沈家这次也是运气好,消灭了晋南王的余孽后,不止得了五万两银子,最后元定帝又从国库寻了不少珍品,赏给了沈家。

这次晋南王的余孽起义,简直像个笑话。完全像是在给沈家送好处一样

因为那个人嘲笑的声音实在刺耳,所以晏锦便将这句话记了下来。

晏锦那时觉得国师挺可怜的,因为元定帝自己用错了丹药,却要将责任怪在国师身上。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之后。她便很少再听到国师的消息。

可现在想这件事情。却是处处破绽。

晋南王的余孽手里只有五万两银子便起义,这绝对不是明智之举毕竟他们能蛰伏这么多年,也不在意再多蛰伏几年,让手里的军饷更充裕一些。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群人不得不提前造反。而且还是在准备未充足的情况下。

晏锦不解。她前世很少去了解这些事情。

但是那个人那句:完全像是在给沈家送好处一样

这句话,让晏锦不得不反复斟酌。

她总结了一下,便是无论如何。这件事情和沈家脱不了干系。而且,沈家的地位不比薄家差,她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