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1 / 1)

温敏贵妃传 来即我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帝这个说法,他显然是不会顾及到自己刚刚所说的那几成几成把握了。要么让贵妃平平安安地生下皇嗣,要么就是满门受灾。

已经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了

皇帝唱了白脸,庄昭自然要唱红脸。她红着眼眶,声音轻柔地道:“辛苦两位了。”

“不敢不敢。”刘太医忙道。

两人开始认真把脉开方子,开完方子还得到太医院去看着熬药。等庄昭喝完药,于、刘太医准备回家的时候,谭晨伸手把他们拦下来了。

虽然收了于寒寺很多礼,但是谭晨还是拦得脸不红气不喘。“皇上有令,两位这几日就留在宫里,好好研究一下贵妃娘娘的情况,以防万一。”

都到这份上了去,于寒寺他们还能说什么只能苦笑,“臣等领旨。”

皇帝本来想留下来陪庄昭的,可是突然有北方加急消息传来,皇帝只能过去处理。

庄昭勉强挤出笑脸安慰他,“皇上去吧,臣妾没事。臣妾就在这里等你。”

皇帝柔情似水地捏了捏她的肩,“你千万不要多想,哪怕是为着孩子也要开怀些,朕处理完事情,很快就会回来陪你。”

庄昭乖顺地点点头。

皇帝一走,她就让人熄灯,只留下一小盏烛火,准备入睡。

她躺在床上定定地看着床幔上的绣花,眼里的泪无声无息地落下。

她后悔了,她是真的后悔了。

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用什么词来说她都好,如果这一切能换回这个孩子的平安长大,她都乐意接受。

宝宝,你不要走好不好。娘错了,娘不该喝那一碗药,你要是听的到的话,会原谅我吗我喜欢你的,很喜欢很喜欢。

她摸着肚子,在心里默默道。

眼角的泪干了又湿,伴随着不断融化的蜡烛,一点一点,痛在她心里。

八百里加急的消息是关于北夷王和在封地的宁王府的。皇帝仔细翻看过几遍,才递给井蒙,“你看看,他们的人手分布,你都有个数。商量好了方案再报给朕。”

“是。”井蒙双手接下,又道:“那宁王他们要不要用一用宁二公子和三公子是因为北夷王的挑拨之语才下的决心,闵霖那边根本没动宁王。若是他们看到宁王安好无恙,斗志说不定就消了。”

“不用了。”皇帝看着案几上那一叠奏折道:“大旗一举,他们就没有退路了。无论当初举旗的原因是什么,束手就擒、倒戈相向,这都是要背负一辈子的骂名。庆弟是聪明人,不会就此甘休的。等他们夺了江山,这史书还不由着他们来写吗孰优孰劣,一目了然。”皇帝说到这里笑了一声,“再说,他们投降,朕还不愿意受呢。藩王历来有反心,可没一个敢真这么干的。收拾起来也有点束手束脚。他要真这么做了,朕还得谢谢他”

作者的话:

谢谢大家的关心。医生跟我说眼睛充血是正常现象。但是充血到流血还是有点不同的呀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这几天就一直在睡觉。哈哈哈哈哈从早睡到晚。

第九十三章 国宴

凛冽的风夹杂着细碎的雪,一斜一斜吹着,坐在殿里只能听到呼呼地风声。

“今儿天就没晴过,外头的雪扫了一茬又一茬,想必是瑞雪兆丰年。”白泠笑着热闹气氛。

这几日干乾宫个个都小心翼翼地,唯恐庄昭和皇嗣有个什么玩意,确实也很少听见笑声了。

庄昭很给面子的淡淡一笑,捧着暖炉道:“他们也辛苦,你替我赏他们碗茶喝吧,大冷天的,暖暖身子,冻着了就不好了。”

“娘娘心慈,奴婢替他们谢过了”

白泠福了福身,走到外头廊下。

小太监们一身冬装在外头扫雪,地上光滑一片,角落里却堆起半人高的落雪。

“姐姐怎么出来了,这天冷着呢,有什么事您开口吩咐。”肖岩抖了抖袍子上的落雪,走到廊下轻声道。

白泠道:“叫他们歇歇吧,都去茶水间喝碗热茶,是娘娘吩咐的,说是大冷天别冻着了。”

“娘娘慈悲。”肖岩笑着喊道,“都别忙了,走,喝碗热茶去。”

一群小太监早就竖着耳朵听到了,一听肖岩喊,都把扫帚一放,乌压压进了屋里。

“这群小兔崽子”肖岩笑骂了一句,转头对白泠道:“天冷,姐姐早些进去吧。奴才去看着他们,省得他们闹出什么事来。”

远处的飞檐边上一道黑影一闪而过,白泠眯着眼,站了一会才回去。

里头白茶正道:“今晚儿上就是国宴,想必御膳房的人有的忙活呢。主子,咱们晚上要不吃个暖锅热腾腾地,比御膳房那些温吞菜好多了。”

庄昭看着她喜气洋洋的脸,也被带起了兴致,“也好,旁的什么菜就随着他们上吧,只一道豆腐和青笋我是一定要的。”她难得有些活泼的笑意,“好久不吃了,还有点想念呢。”

白泠在一旁笑着凑趣,“这倒是个好主意,吃得也舒心。”

“奴婢这就让人去吩咐膳房的人”白茶兴冲冲地起身。

白泠替在炕上歪着的庄昭掖了掖被子,叹口气道:“大厨房就是这么点不好,想吃什么都落人眼睛里。”

庄昭微微一笑,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远山黛眉笼着一股清愁,看着就惹人怜惜,恨不得把什么都捧到她跟前去。

白泠也不再说话,站在一旁调了调香笙,屋子里一时静下来。

其余宫里却是一片繁忙聒噪。

皇后一身黑红彩绣锦缎凤袍,端坐在堂上,把几个主事的都招过来,问了几遍才道:“国宴非同小可。本宫诸事都交到你们手上了,倘若有个什么不妥,你们自己个儿知道后果。”又问熙和道:“皇上那边派人来了没有”

熙和苦着脸道:“还没呢。奴婢催人问过几趟,都说皇上在见大臣们,让娘娘再等等。”

“都快过年了,还有什么大事不成”皇后有一丝不满,“还有席位的事。怎么说董家也是本宫的娘家,没有席位怎么说得过去就是张家都有呢。”

张家是太皇太后的外家,过了气的外戚尚且都有一席之地,怎么她董家就没有呢

熙和给她出主意,“要不娘娘现在宣董夫人进来多添一张位子的事,有什么大不了。”

桂枝脚趾头努了努,到底没有站出来。

张家因着太皇太后的缘故,可是封了爵位的,董家有什么

难不成一个皇后的外家,就尊贵了就有资格参加国宴了

可皇后已经厌恶了她,她也没必要再去忠言逆耳。

何况说了皇后也不一定能听进去,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皇后果然心动,“这么着,你拿着本宫的牌子,出宫去,宣本宫的口谕,让董府两位夫人都进宫来陪我说话。”

“奴婢知道了”熙和毫不推辞地应了下来。

皇后拉着她的手拍了几下,“乖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