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 / 1)

温敏贵妃传 来即我谋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怪他,可是张碧玉,张碧玉她表面上和她亲亲热热,背地里居然下这样的毒手为什么要这样对她就因为太子多召了她几次吗

李迎握紧了手,眼中闪过愤恨。

张碧玉既然这么处心积虑地要害她,她也不能让她好过。孩子她没有那个福分能生下来

李迎让宝如拿来自己之前描得图样来,拿起针线一针一针地绣了起来。

宝如在旁边看着,“主子这是要送给张主子的”样式是个白白胖胖的男孩抱着一个狮子球,看上去可招人疼。

李迎点了点头,“是啊,我们感情好。她怀孕了,我怎么也该送份礼。之前一直病着,有心无力,现在才开始绣,希望不会太晚。”

宝如给她拢了拢衣服,“怎么会晚呢,主子这份心意,别说张主子了,连奴婢都喜欢,主子对张主子可真好。”

李迎淡淡一笑,没有说话。

这确实是她的心意,没有满满的祝福,只有满满的怨恨。怪只怪这个孩子投错了胎吧。

她们三的册封旨意很快下来了。庄昭和张碧玉被封为太子嫔,李迎被封为次一等的太孙婕妤。庄昭住在西侧殿,张碧玉东侧殿,李迎是南侧殿。

太子妃道,“也是喜事,就摆个圆桌,你们三吃顿饭吧。”她虽强撑着笑脸,眼角还是垂下来的。太子歇在她这这么久,怎么就是怀不上呢

张碧玉的肚子近三个月了,看上去已经很明显了。她明显感觉到太子妃的视线紧紧盯在她肚子上,这让她感觉很不舒服。

她下意识地摸着肚子,“我现在吃饭的时候经常失态,怕扰得两位妹妹都不能安生吃饭,还是算了吧。”她现在只想回东侧殿好好休息。

李迎接口道,“是啊,我又是个活泼的性子,万一疯起来就没个轻重。娘娘一片好意,我们心领了,一道吃饭还是算了吧,往后有的是机会呢”

张碧玉有些动容,没想到李迎还是一如既往地跟她好,她感激地看了李迎一眼。李迎回她一个笑,柔的没有棱角。

太子妃也不在意,“既然如此,都随你们吧,我也乏了,你们都回去吧。”

三人行了礼告退。

庄昭看着张碧玉和李迎又凑到一起,还是那副亲密无间的样子,有些感叹:宫里就没有一个演技不好的。

第十四章 召见

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过了几日,孙贵妃派人来宣庄昭。

来的是她身边的大嬷嬷邱氏,太子妃赐了座,让人去把庄昭请来。

边等边试探地问道,“娘娘怎么突然想起来找庄氏了”

邱嬷嬷受孙贵妃看重,性格也和她很像,说起话来比太子妃还要直一些,“娘娘听说庄氏御下有方,想见见是什么样的人,您也知道,我们娘娘爱热闹那是出了名的。“

这倒是实话。

关于那些流言,太子妃也曾听过一耳朵。不过在她看来,这也不算是留言。

庄昭确实把持过东宫,太子也确实宠爱她,说的都是实话嘛。

所以要去控制甚至消灭这些流言,太子是认为没必要,而太子妃则是想都没想到。

庄昭来得很快,穿了一身太子嫔的礼服,全套头面,打扮得一丝不苟。

“娘娘吉祥”,她先给太子妃行礼。

太子妃抬了抬手,“起吧,这是孙娘娘公里的邱嬷嬷。”她指着旁边的邱氏道。

庄昭笑着向邱氏微微一欠身,邱氏往旁边避开半步,忙道:“庄主子折煞我了,奴婢是哪个牌面上的人,也敢受主子的礼。”到底还是得意的,她眼角的笑纹又加深了两分,“主子既然准备好了,那咱们就走吧。”

孙贵妃也算是宠妃,住的珠玑宫离皇后的坤宁宫很近,不过走过去还是要一些时候的。庄昭穿的又多,走到珠玑宫衣服都半湿了。

孙贵妃长得很英气,说话都透着一股爽利。一见庄昭这样就笑道,“可怜见的,出这么大汗,抱菊,去找一件我的衣裳出来给她穿吧。”又让人给庄昭倒茶搬座。

庄昭行礼谢过了,抱菊领着她到了内间,翻出一套全新的藕粉色对襟宫装让她试,庄昭穿上倒也合身。

抱菊看了眼她有些汗湿的头发,笑道:“娘娘跟前不必这么拘谨,不如奴婢帮您把发髻散了吧,编个大辩,可舒服了。”

庄昭想到孙贵妃那性子,点了点头。

编好辫子出去,孙贵妃就拉她在身边坐下,另一边是邱嬷嬷坐着在吃茶。

“呷,这样标志的人物,难怪说太子殿下会喜欢了,连我这个都稀罕得紧”孙贵妃打量她一眼,转头跟邱嬷嬷道。

邱嬷嬷接话道,“您可抢不过太子殿下。殿下英俊潇洒,又年少有为,哪样不比您强。”

这话说得大家都一笑。

庄昭到这里大概有点明白孙贵妃的意思了,这是在向太子示好。

两人说笑了一会,就见一个宫女匆匆进来禀告,说是圣驾到了。

孙贵妃抱怨了句,“偏这个时候来了”,又道,“邱嬷嬷,你送昭儿回去吧,用我的步辇,省得走的一身汗。”

庄昭忙谢过了,几人从侧宫门出去。

孙贵妃整了整衣装就去宫门口迎接皇帝。

皇帝穿了一身常服,面色有些阴郁,自顾自走了进来,没有看孙贵妃一眼。

孙贵妃撇了撇嘴,跟着皇帝走到屋里。

皇帝看了眼桌上还没来得及收拾的残茶,解开了脖子上的扣子,随口问道,“刚刚在和谁说话”

孙贵妃让抱菊收拾了,自己给皇帝拿扇子扇着风,笑道,“喏,太子宫里的小嫔妃,听宫里人传的多么厉害,好似褒姒再世似得。我看倒是个很好的孩子。”

皇帝哼笑一声,手指敲了敲桌面,“这群奴才,嘴还是这么长。”

宫里的事情,皇帝身边自然有专门的人汇报他知道。这事他一听就知道是谁在作怪,确实是太子受委屈了。本来想好好补偿他的,却因为江南水灾的事情搁置了。

孙贵妃看他似乎没有生气的意思,心道皇帝到底是老了,心越来越软。

“要不说呢,人言可畏。这些人说起话来跟刀子一样,你哪里痛他刺哪里。太子心肠软,不跟他们计较。瞧瞧,都欺负到头上了不是”

至于太子妃,孙贵妃就更看不上了。跟鹌鹑似的,听说在太子面前倒敢甩脸色,也是个欺软怕硬的。

皇帝眯起眼,“太子今年还没有出巡过吧”原忠弓着腰回道,“是,从过年到现在,连校场都没有去过几次。”

皇帝斟酌了一下,“这次江南水灾的事情,就交给他去办吧。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也该出去镇镇那群人了。那个庄氏”皇帝挑眉,“就让她跟着太子一块去。这等忠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