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0 章(1 / 1)

南北杂货 报纸糊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他不能留在这里生活,因为他的师父在等他回去。

人们问他的师父是谁,阿普便说是离石罗三郎,这些人不懂汉人的称呼,便以为阿普师父的名字便叫做离石罗三郎。

在这些人的想象中,那个名叫离石罗三郎的男人,应该是比这几个黑人更加强壮勇敢的勇士。

他们这一路上同样也遇到过无数危险,有来自大自然的,也有来自人类的,曾经在寒冷的雨夜之中瑟瑟发抖,也曾经被人接连追赶数日。

这些艰难与危险同样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沉稳,拥有了面对未知的漫漫长路的勇气。

原本还以为大食人控制的地区才是这一路上最大的困难所在,却没想到,这一段路竟然走得出奇地轻松。

就因为在出行前几日,罗用从一个名叫哈桑的大食商贾那里弄来的那张羊皮纸。

这张羊皮纸上的文字,阿普他们并不识得,但是他们大致也能听懂一些大食人的语言,从对方的话语和反应中,大致可以猜到这张羊皮纸上面的内容。

这上面说,阿普他们几人乃是大商人哈桑的家奴,他们忠于大食国,拥戴真主穆罕默德,是最忠诚的奴仆,为了更好地服侍自己的主人,他们决定要回去自己的故乡,把他们的亲人带来大食国,一起为主人效力。

有些大食人看过了这张羊皮纸以后,就很感动,甚至还有人给他们食物,为他们指明方向。

还有一些大食人看起来是有些将信将疑的样子,但是大约是哈桑这个人比较有名,他们都听说过的关系,所以也就没有特别为难,盘问一番之后便也放行了。其中还有一个特别凶恶的将领,恐吓他们不准逃跑,不然就带着军队过去杀光他们一整个部落。

阿普不知道罗用究竟与那哈桑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才能弄来这样的一张羊皮纸,但肯定不仅仅只是在茶叶与白酒的贸易过程中,给与的那些许优惠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罗用:“不是说凡事有你”

唐俭:“那你别问我挣钱的法子啊,你问我花钱的法子,我能跟你说上三天三夜。”

:

302 真情错付

作者有话要说:先更新,等一下捉虫。

敦煌城这边僧人很多, 说到底,僧人也是人, 在这些僧人里头, 人品亦是参差不齐。

有些僧人一心向佛, 以普度众生传扬佛教为己任,还有一些僧人就是投机者, 宗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份职业,一个工具, 他们以此接近权贵,诓骗百姓, 获取名利。

这个年代的僧人们到给地去传道, 往往都要从当地权贵下手, 只要这些权贵信仰并且支持佛教, 那么佛教在这个地方就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而这些僧人便也因此受到权贵们的支持, 百姓们的敬仰。

为了迎合各地权贵,僧人们甚至还要常常涉及一些道家的工作, 比如帮一些当地大佬卜个卦什么的。

今年入冬以前,又有一名僧人来到敦煌城, 此人身材瘦小面容枯槁,僧袍破旧不堪。

来到敦煌城的这些时日,竟也不去拜会当地权贵富户, 整日便坐在敦煌街头与那些市井平民讲经,时日长了, 便也受到许多敦煌百姓的爱戴。

这一日清晨,这名僧人依旧早早便来到街头,盘腿在一块城中百姓为他安置的大石头上面打坐诵经。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冬日的早晨天气寒冷,敦煌城中许多百姓这时候都还没起床,街道上行人稀少,偶有一二人走过,亦是来去匆匆。

“法师可是从那高昌国而来”忽闻有人如此问道,嗓音底层厚重,似非凡人,抬头一看,见是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壮。

这名僧人此时还未及用饭,昨日也只是少少吃了一些,饿得有些头晕眼花,此事抬头看向眼前这人,只觉异常高大,仿若在看那莫高窟中的佛像一般。

“正是。”这名僧人言道。

“突厥将灭,高昌安能完好。与其负隅顽抗,何不降唐”那高壮青年说。

“”那僧人楞了一愣,随即问道:“此事,不知壮士从何处听闻”

“你伸手出来。”那人说道。

那僧人依言伸出自己枯槁瘦小的手掌,然后便见对方捏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白色物什放在他手心之中。

那人的手掌宽大厚实,那一个指甲盖,都快赶上他自己的指甲盖两三倍那么大。

僧人细细断线手中物什,见是一个折叠整齐的纸片,摊开以后,就成了细细的一个长条,这纸质也是奇特,之前从未见闻。

这张纸条上面有一行文字,极其工整,异常清晰精炼,不似常人能够书写,只是这字,乍看似是汉字,细看又与汉字有几分不同,总归还是相似,连蒙带猜的,倒也勉强能够读懂,从右往左读,并不成熟,应是从左往右读,这一读之下,竟是另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只见这一张细长纸条上面,书曰:“贞观十四年640年,唐灭高昌,置西州、庭州。”

耳边尤还想着对方最后说的一句话:“形势紧急,尔高昌需早做决断,莫使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抬头再看,那人早已不在,徒留下冬日清晨这一条空荡荡的街道,间或走过那一两个匆匆忙忙的身影,方才那高壮青年,似是从未出现过一般。

这僧人猛地打了一个机灵,醒过神来以后,连忙便去联络了敦煌城中,同样来自高昌国的几个僧侣。

当天下午,这些僧人便匆匆出城去了,一路往北,向着高昌国所在的方向行去。

从敦煌去往高昌,虽不用进沙漠,却有着大片大片的戈壁滩,行路亦是艰难,尤其眼下还是冬季。

天地苍茫,戈壁滩上狂风呼啸,僧袍被狂风刮得猎猎作响,僧人们却顾不上那许多,脚下疾行不止,额上几乎都要冒出了热汗

此时此刻,罗用也在常乐县外的一片戈壁滩上,见了一个人。

此人名曰陈继,乃是甘州那边一个寻常富户出身。

他上面还有一个兄长,那是正室所出,陈继乃是妾室所出,他的母亲在世的时候很受宠爱,可惜是个福薄的,年纪轻轻便去了。

陈家在他们这一代,便只得他们这两个男丁,陈继的父亲宠爱庶子,与嫡子无异,陈继的哥哥也十分喜爱他这个幼弟,两人自小一起学习成长,感情深厚。

别人都说陈继作为一个庶子,能被生养在这样的家庭,真是天大的福气,陈继自己亦是这般想,他孝顺自己的父亲,敬重自己的兄长。

陈继年少时曾经钟情于一名女子,得知自家兄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