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1 / 1)

憨福 旱地鱼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5个月前

告成松了一口气。

“当然能扛了,她从小各种药都喝遍了,早就有了抗药性。妈你真聪明,说是给她调养身子,其实给她喝的药,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她心脏的负荷,这个傻瓜,竟然这么相信你。”

说这话的是她的丈夫,对于她的死,哪里有一丝悲痛,听起来反而无比高兴的样子。

婆婆语带笑意:“她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孩子,能不着急吗,一说这个药不但能治她的病,还能促使她早点怀上孩子,她自然就乖乖喝了,还一顿都不落,哈哈。”

想起这些,葛凯琳就条件反射地不想喝药,而且她也没觉得自己哪里不舒服,就紧闭着嘴,哪怕谭柳儿和吴丽梅硬给她把药灌进去,她也要想办法用舌头把药顶出来。

实在不行,就使劲地哭,直哭得咳嗽呕吐不止,把药给呕出来才算完。

吴丽梅急得流泪:“宝贝,你喝药啊,你喝了药,脸上的血瘤才会消,宝贝才会变得漂亮,才不会像娘这样没人要,才不会有苦说不出。”

葛凯琳愣住,什么血瘤,难道葛天笙说自己长相古怪,就是因为自己脸上的血瘤

不知这里的所谓血瘤,和自己上一世见过的血瘤是不是一个东东。

s:推荐书友的书

书名:快穿之渣男找打

书号:3610250

作者:秀色玲珑

简介:都说人贱自有天收,可自己的仇为什么要靠老天长眼

你贱,自有系统帮我收

至于那个渣男嘛,脸疼不

第0193章 开干

葛凯琳上一世也有两个哥哥,大哥的儿子生下来身上就有血瘤,疙里疙瘩得就像癞蛤蟆皮,红红的看起来挺瘆人,一边腰上一块,有硬币那么大。

侄儿出生时正是一年里天气最热的时候,医生建议,等天凉快一点再做手术把血瘤切掉,是怕天热出汗感染伤口。

后来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一时没顾得上去给侄儿做手术,等侄儿长到两岁多,有精力给他做手术时,才发现,原来长血瘤的地方,皮肤白白嫩嫩,和旁边的皮肤没什么两样,那两个血瘤早没了踪影,

医生解释说,有些血瘤会被患者自己的血液吸收,这种机率虽然不大,但侄儿刚好就是其中的幸运者。

一家人庆幸,多亏当初没让孩子受那份罪。

葛凯琳想,如果自己脸上的血瘤和侄儿的一样的话,不知自己有没有那么幸运,血瘤可以自行消失呢。

不过,那以后,她不再把药吐出来,每次都乖乖把药喝干净,不管这药有没有用,她都不想再让娘流泪。

以往葛凯文上学,中午都不回来,一个人坐在课堂练字背书,午饭将就着吃几块大饼或馒头,夫子欣赏他的刻苦,有时放学后会让小僮给他烧些热水再走。

现在葛凯文每天中午都回二祖母家,因自家娘不用赶时间下地干活,能够随时检查辅导他的课业。

自家娘的学问不比夫子差,对文章的解读,有时又不同于夫子,爹爹说过,要听多家之言,将来处事才不会迂腐。

葛凯赋这段时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他和葛凯文同时上学,俩人课业进程相同,吴丽梅给葛凯文讲解文章布置作业时,当然落不下他,可他喜欢玩。最喜欢的是祖母的那些兵器,对读书兴趣不大。

虽然他年纪小,有些兵器还耍不动,就这。他一玩起来还是爱不释手,一让他咬字拽文他就头大,巴不得大伯娘看不见他。

吴丽芳最是知道自家三姐的学问,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三姐,我看干脆让凯文和凯赋别去上学了。你就在家教他两个,夫子一个人教几十个孩子,哪里会有这么细心。”

“不行,”吴丽梅解释:“人要立于世上,就要多听多见,整天躲在家里,与外界隔绝,学问再高也无异于纸上谈兵。”

吴丽芳觉得三姐说的有道理,也不再多说。

她正奇怪葛凯文和葛凯赋已经到了下学时间,为什么婆婆和丈夫还有三个孩子都还没回来。就听得“咩,咩”的羊叫。

二十多只绵羊争先恐后奔进大门,原本卷曲像厚毯子一样的羊毛,被剪得光秃秃的,看起来无比滑稽,进了门也不用人管,自觉往西厢房后的小院走。

“我回来了。”

“我也回来了。”

一前一后两个小不点,手里甩着细树枝临时做的小鞭子,兴冲冲跟在羊群后面。

葛凯茜提着一个小篮子紧跟着进院,篮子里面装着一种叫做“叶菜”的野菜。

叶菜这个时候正是长的最好的时候。不管是吃新鲜的,还是腌成酸菜,都很好吃,村里人每天下地干活。都会顺便拽一点。

吴丽梅很喜欢吃叶菜腌制的酸菜,要是用这种酸菜浇面条,她能比平时多吃一碗。

谭柳儿手里牵着牛,胳膊上挎着一个大篮子,篮子里大部分是药草,还有水壶。装干粮的包袱,牛背上背着一个连篓,里面是草,漏在外面的草堆得高高的,用绳子捆着。

牛后面是长着腿会走路的大草垛。

那是因为葛天凌扛的草捆子太大,连脑袋都遮住了,打眼一看,就像草垛在走路。

最后进来的是身材颀长俊美的葛天俞,他今天穿了一身蓝色布袍,乌黑飘逸的头发,用同色的带子随便束于脑后,手里牵着他惯常骑的黑马。

这段时间,葛天俞都没有再穿亮色绸衣,而是尽量拣蓝色灰色等深色布衣穿,虽然他没明说,家里人都知道,他这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光华,减小和吴丽梅的差别。

吴丽梅劝他没必要这样做,他的回答是,往后自己给自己做事,钱能省一点是一点,布衣可比绸缎便得多。

最后面是背着书包的葛凯文和葛凯赋。

吴丽芳赶紧张罗着吃饭。

谭柳儿不喜欢讲究死板规矩,只要没有外人,家里吃饭时都是热热闹闹的,大人小孩统共坐了两桌,谁爱坐哪里随便,不分上下位。

吃着饭,谭柳儿问葛天俞:“大郎,铺子看好了没有”

葛天俞正给葛凯琳喂蛋羹,用帕子细细把女儿嘴唇擦干净,这才回答:“看好了,位置处在镇上最热闹的地段,带有院子,一年要一百五十两银子,我还没决定,想再看看。”

吴丽芳撇嘴:“一百五十两,这家主人是想抢钱吧。”

谭柳儿也皱眉,良平镇虽说是附近最大的镇,来往人口不少,可一百五十两银子租一年,饶是地段再好,也确实太贵了。

嘱咐葛天俞:“你再看看吧,要是觉得这个铺位最好,就问问主人家看卖不卖,这么贵的租金,干脆买下铺子,比长期租用合算。”

葛天俞点头应承。

第二天,葛天俞从良平镇回来告诉谭柳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