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卖。(1 / 1)

锋芒 柴鸡蛋 2211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35章 大卖。

  

  影片刚一开始,李尚就感觉到了画面的上乘。

  相比他们那部速成品,这部拖拉了几个月的电影可谓是精工细作。无论是特效、美术还是灯光,都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

  当然,这只是卖相而已。

  很多包装华丽的电影,内容空洞乏味,除了华丽的皮囊就没有别的可取之处了。

  就像这部电影,片头毫无新意,不知道的真以为是《撕裂》的续集。只不过细节处理得更讲究一些,特效做得更恐怖一些。

  俞铭的出场勉强算的上惊艳,但在李尚看来也不过是《撕裂》中各种鬼的升级版,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俞铭有了演技。

  直到“马东”出境,李尚的眼睛才微微亮了起来。

  不得不承认,韩东天生就是焦点,刚一出境就有股寒气从大荧幕呼啸而来。

  他没有刻意彰显自己的角色,一切都看起来那么自然。举手投足间大气彰显,言谈举止间稳持有度。

  李尚本来还担心韩东多年盼来的荧幕首秀会“用力过猛”,现在看来,人家要比自己想象的老道多了。

  很快,马东为赵斌讲解起清明梦来。

  很多观众这才提起兴致。

  李尚没想到韩东会从梦境切入,不过想想韩东那特立独行的性格,新奇古怪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了。

  影片的前三分之一,李尚没有看到什么出彩之处。题材新颖也难逃“鬼压床”的套路,仅仅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如果没有他们的《撕裂》,这些剧情也许可圈可点。但很不幸的是,《撕裂》早已提前把风头抢光了。

  三分之一处的大转折来得太突然,之前一直稳如泰山的李尚终于有点儿不淡定了。

  梦者互调,有点儿意思。

  很多观众都是抱着随便看看的态度来的,毕竟票是免费的,不看白不看。他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标准也降到最低,只要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就好。

  现在看来,这一趟果然值了。

  剧情渐入佳境。

  观众从一开始的懒散状态开始变得紧张,所有人的眼珠都被大屏幕死死抓住,隐隐觉得还有什么事要发生。

  曾铭回过头,女友还在公园门口。

  这一逆转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李尚的心底终于升起一丝不确定的恐恍。

  三分之二,马东说:“因为你在我的梦里。”

  一个重磅炸弹打下来,李尚感觉自己整个头皮都麻了。

  好像马东威慑的不是剧中的曾铭,而是屏幕外的李尚。

  观影厅陷入一片死寂。

  李尚似乎可以听到所有人心跳加速的声音,包括他自己。

  剧情再度逆转。

  原本一直处于下风的曾铭态度陡变,那一抹诡异的笑容让李尚喉结颤动。

  “你怎么就知道你不在赵斌的梦里?”

  众人大哗。

  所有人的脑袋都在高速运转,寻求赵斌活着的蛛丝马迹。这是个自己吓自己的过程,但凡想到某种可能性,都会瞬间汗毛竖起,冷汗直流。

  心底衍生的恐惧,是最难以防御的。

  李尚已经看出这个剧本的优越之处了。

  节奏铺陈步步为营,清明梦境层层叠加。剧情转换出人意料,角色博弈扣人心弦,全片颇具工笔。

  但是此刻,他仍怀着一线希望,希望能有个狗血的结尾,让这部片子落入俗套。

  所以,在马东睁眼的那一刻,松了口气的不只是他自己,还有诚惶诚恐的李尚。

  然而,影片还没有结束。

  隐隐而来的不详预感,在手机响起的那一刻飓到最高值。

  “马老师,有个人因为遭受车祸而留下心理阴影,想找你开解一下。”

  李尚心脏剧震。

  盯着大荧幕的眼珠甚至不敢错开,因为进门的人关系到这部电影会成为一面旗帜还是终究留有一丝遗憾。

  这丝遗憾,已经成了李尚的救命稻草。

  然而,韩东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片尾曲就这么响起了。

  李尚的身体僵得像一块石头,不知不觉间已经手脚冰凉,肢体麻木。

  整个观影厅炸开了锅。

  “我的天啊!我看的是国产恐怖片么?”

  “啊啊啊啊……我为什么要把那张票送人?为什么?我还要再看一遍!”

  “我也想看,可我好害怕怎么办?”

  “……”

  李尚来之前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生怕有人认出他。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所有人都在激动地议论电影,根本无暇他顾。

  有些观众干脆不走了,直接等着下一轮检票入场。

  李尚终于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发两张票了。

  大脑一片空白,两条腿机械性地朝外走。

  明明是白天,却犹如行走在黑夜。

  他现在唯一的祈求就是这部电影被埋没,成为曲高和寡的小众作品。

  然而,他低估了观影人的智商。

  也低估了他们对好作品的追捧热情。

  当天从vdp包场厅出来,数十位专业影评人就在各大电影论坛同时打出10分。电影的低调和剧情的高调引发了影评界的一场地震,纵观昔日如骂场的国产恐怖片领域,竟然出现无一条差评的奇观。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随后,《偷影》的热度开始井喷式的增长。正如病毒转播,其速度和势头已经达到不可控的地步。

  短短几天,与《偷影》有关的微博高达上百万条。几千名微博用户把自己的昵称改成了含《偷影》的相关词,而灵师高贵冷艳的那句“因为你在我的梦里”更是成为微博流行语。

  网络上风起云涌,传统媒介一拥而上,影片宣传似乎刚刚起步。

  海报一张接着一张发布出来,花絮和纪录片霸占各大视频网站头条。搜索量、点击率、下载量、评论数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随着热度的增长,票房也是节节攀升。

  上映前三天只有四千万的票房,相比较《撕裂》的三天破亿有很大差距。而且这四千万票房有一半都是自己送出去的,真正买票观影的人少之又少。

  结果后面票房就开始翻倍增长,破一亿用了五天时间,破两亿竟然只用了七天。

  第二周,各大院线开始疯狂增加《偷影》的场次,有些中小影院的排片表几乎让《偷影》垄断了。即便这样仍然场场爆满,有些影院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

  这个暑期最大的憾事,就是曾经有一张珍贵的电影票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它才后悔莫及……

  与此同时,《撕裂》默默下档。

  很多人都说:看了《偷影》,发现《撕裂》神马的都是浮云。

  更有“缺德”的媒休,又把当初两个剧组争片场的新闻挖了出来,还把梁景发布会上高调宣称“靠电影说话”的言论截图,一时间舆论风向又转向韩东的剧组。

  李尚那边彻底噤声了。

  原本他们成功在前,又在暑期打头阵,《偷影》不该对其造成影响。但是因为两部电影类型相似,题材相似,连宣传词都近乎一样,水平却差了一大截。

  什么“曲高和寡”,什么“被埋没”的痴心妄想已经化为泡影。

  现在李尚唯一祈求的就是票房不要那么火爆,势头不要那么凶猛,热度不要那么空前……哪怕把差距缩减一点点,他的心里也会好受一些。

  然而,那边依旧佳报频传。

  “票房绕计数据出来了。”小文说话都没底气了。

  梁景故作镇定地问:“多少?”

  小文说:“五亿多。”

  “什么?”

  “五亿多。”

  两周五亿多……梁景彻底傻眼了。

  李尚持续了一个月的风光不幸沦为韩东崛起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