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8 章(1 / 1)

锦衣卫一刀开天 滇池泡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天威军再造之恩,我绝不敢忘!”

当初在扬州不是林无度帮忙的话,天威军当时就被解散了。

包括今日痛杀鞑子一顿,也是林无度起了关键作用,才让戚南塘的胸中计谋有发挥的机会。

独孤无明心中暗叹。

“天威军这是完全归心了。”

另外一边,神策军的残军勉强整合着走了。

他们的损失,也一点不比洪台吉更小。

神策军就算加上留守的几千人,现在总人数也不到一万了。

无数尸体更是直接扔在战场上,都没有办法带走。

主帅仇鸿运身中数刀,若非黄彦虎等人拼死保护,加上神策军训练有素的战力,恐怕要被鞑子在阵上就斩杀了。

虽然活了下来,他却瞎了一只眼睛。浑身也是被涂满膏药的绷带绑住,不能随便移动。

神策军中,就连猛将黄彦虎也是黯然失色。

仇鸿运当年是何等的枭雄,一步步算计着他人到达了今天的地位。

在边军将领中,他是最得到皇帝信任的人!

可这一次。。。非但未能渔翁得利,反而被差点全军覆没。

先是没有想到为了一个小小的天威军,洪台吉竟然会这样兴师动众!

直接就将所有八旗精锐带了过来!

仇鸿运此时的想法,依然是把守住关口,等着鞑子和天威军两败俱伤。可天威军就像有了神仙帮忙一样,以绝对的人数劣势站了上风。

而后来妙莲山开,鞑子不顾神策军把守着优势地形,也要选出死士硬冲!

神策军此时已经独木难支,没有什么余力可发挥了。

“难道妙莲山开,是天威军他们指使的?”

黄彦虎心中,忽然有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

片刻之后,他马上摇了摇头。

这不可能!

那么大的妙莲山,之前就和门一样打开,这绝对不是人可以做到的事。

想到这里,黄彦虎为自己的荒唐想法感到叹息。

“神策军已经滚远了。”

林无度看着他们重创离去的身影。

他和神策军不同,不愿在战场上搞出同室操戈的戏码来。

而且,仇鸿运背后同样有太子和严党,都和林无度有旧怨。

“要杀他们,还是等着以后吧。”

林无度想到,就算自己能灭了洪台吉,也不代表鞑子就能全部消失。

自己不必为了一时得利灭了神策军,引出许多麻烦事来,最后又给鞑子休养生息的机会。

“太炎正是因为有仇鸿运这种人,鞑子才一直都除不了!若是有互相陷害的力气,还是拿去杀鞑子吧!”

林无度感慨。

戚南塘也表示赞同:“兄长,我们立刻就能出发!直捣鞑子的巢穴。”

此刻天威军士气正盛,而洪台吉却是大败。

按太炎军原本的计划,各路兵马都会在截断伪金后勤的情况,一同在天眷城会师!

林无度却反对说:“不妨,我们可以在这里等着,还有事情可做。。。。。。”

第三百三十章 军功超越前人

洪台吉兵败的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了草原。

回到天眷城清点之后,总计他在妙莲山丧师超过十万。

他最仰仗的八旗精兵只剩下了两万余人回京,还没有算上军器的损失,也都是无法计量的。

洪台吉起初严格封锁关于损失的消息。

但妙莲山开启的山峰奇景,还有那满山遍野数不清的鞑子尸体。。。让任何前来探听情报的人,都已经震惊了。

神策军兵败,洪台吉逃去之后。

天威军留在了妙莲山没有离开。

清点战利品和功劳的同时,他们还将鞑子的尸体堆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京观!

任何到达这里的人,都能看见这一个十几丈高的京观。

那些来打探消息的鞑子,看见京观土中伸出的手脚,都是吓得失魂落魄而去。

而这个大消息,在林无度的设计下,也已经回到了太炎。

皇宫西苑中。

皇帝招来曹化淳、化雨两个东厂督主,亲自询问他们一个问题。

而在两位督主进宫时,正好看见表情复杂的锦衣卫指挥使田以耕从宫中出来。

曹化淳和兄弟曹化雨使了一个眼神,两人立刻挡住了田以耕的去路。

“田指挥使,可喜可贺!听说你的手下林无度,帮助天威军打了一场大胜仗啊!”

田以耕吓得身躯一颤,完全不是高兴的样子。

他也是严党重臣,阁老严容海的干儿子之一。

如今严党要对付的林无度立了大功,他这个严党锦衣卫指挥使,立场一下就尴尬了起来。

他既不希望放下这个功劳,但又不敢承受来自严党内的压力。

“哈哈,两位督主过奖了。”

田以耕缩着脖子,一幅担惊受怕的样子。之后随便客套了几句,就马上离开了。

曹化雨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摇头不屑地一笑。

“这个拍马小人,连功劳都承受不起。”

如今民间都传出了林无度和天威军大胜的消息。

更有才子王凤州,将天威军从接敌到得胜的全部详情,以豪情壮志写了一篇绝世文章。

现在江南中,乃至于全太炎的学子,全部都在传抄这篇文章。

但太子一方伙同不少江湖门派,也出了重金造谣生事,扭曲抹黑林无度的功绩。说林无度是雇佣文人吹捧自己,实际上是欺世盗名之徒。

虽然没有王凤州那种惊世的文笔,但也引起了许多争论。

非但民间传播,英国公等人听说消息后,都亲自上奏为林无度和天威军表功。

皇帝为了公正地查清事情,特意派了兵部的人,十万火急去查验战绩。

他召集两位东厂督主和锦衣卫指挥使,是为了组织一列钦差,在兵部之后二次查证。

不过,不管朝廷正式的表功,还是王凤州的文章,都没有一个字提到神策军。

现在的神策军主帅仇鸿运身负重伤,他们的行动自然马上一步。

天威军大肆表功,神策军当然会不服。

不过就算他们事后提出意见,说自己也有参战,也会引起皇帝的怀疑和不信任。

因为当初仇鸿运敲定的分兵而进的平鞑方略,是交给皇帝过目后,又在兵部定案的。这份方案等于是朝廷的方案,就算神策军自己,也必须严格执行。

白纸黑字,都说明他神策军有自己的进攻路线要走。

而天威军有天威军的路线。

为何神策军突然不走自己的路线,反而跟天威军凑到了一块?

这种行为让人不解,而且还生疑。

哪怕神策军说实际情况有变,对朝廷和皇帝做出各种辩解,也是很难让人全盘接受的。

功虽无功,但是神策军这些失败,依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兵部官员到达妙莲山后,也是当场震惊。

如此大的胜利,甚至超过了以前对鞑子猞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