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章(1 / 1)

青衣先生 神奇夫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和眼光。

“不知陛下听说过兄终弟及么?”赵普调整了一下站姿,等着宋太宗的回答。

“嗯?”宋太宗也是饱读诗书,怎会不知道这远古时代就有的继承制度呢,只不过太多年没有帝王使用这种制度了。

不过听赵普这么一说,宋太宗立刻来了精神,吩咐小太监搬来一个矮凳,又给赵普沏了杯茶,让他坐着边喝茶边说。

赵普可不敢真的去喝放在一旁龙书案上的茶水,不过还是坐在矮凳上讲出了自己的想法。

“赵爱卿这个想法甚好,”宋太宗听完开心的大笑起来,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站起来走到赵普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既然赵爱卿能如此为朕分忧,那这件事就交由你全权处理,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朕。”宋太宗转身又回到了龙椅旁坐下。

“你现在这个身份就不合适经常出入皇宫了,”宋太宗坐在龙椅上,端起面前的茶盏,抿了一口对赵普说了他新的官职:“朕封你为梁国公,司徒兼司中。”

“臣,多谢陛下!”赵普知道自己赌对了,自己这是再度入相了。

回到宫里的赵德昌兴奋的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将堂哥赵德芳多年前对自己的好统统抛到脑后,心里只想着一件事,等赵德芳死了之后,赵志秀就是自己的了。

要不要去跟父皇说一声呢?兴奋中的赵德昌突然想到,这种事情父皇要是事后知道了恐怕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吧,毕竟牵扯到弑兄。

正当犹豫的时候,大哥赵德崇来了。

“三弟,听说你出宫了?去哪儿了?”赵德崇原本是进宫找父皇商议军事的,不过他见父皇之前一般都会来看看自己的亲弟弟。

“没去哪,出去吃了点好吃的,然后就带着人回来了。”赵德昌可不敢将赵普说的事情告诉大哥,之前自己只是表示喜欢赵志秀,就被大哥狠狠地骂了一顿,随便说了个理由糊弄一下。

“又去的醉仙楼?”赵德崇不疑有二,就是觉得弟弟还小,怎么就想着溜出去大吃一顿呢,于是问道:“是宫里的伙食不好吗?”

“那倒不是,只是和几个弟弟在一起吃的不自在。”赵德昌的谎言既然已经开口,就要用更多的谎言去圆。

“那行吧,我去找父皇了,你记得多看看书。”赵德崇又叮嘱了一番就走了。

等大哥走了以后,赵德昌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发现自己想按照赵普的方法除掉赵德芳,唯一可以商量的人就是出点子的赵普。

看了一会儿史记,赵德昌完全看不进去,脑子里都是赵志秀的身影,干脆摊开纸张,提笔作画。

能力一般,水平有限,赵德昌对画画也只是粗通,画了几张记忆中的赵志秀,都十分不满意,将手中画笔生气一丢,赵德昌放弃了。

又过了几天,赵德昌又一次来到了宰相府,这次他想好了,要仔细问问清楚这个计划该如何实施。

“恭喜赵大人晋升国公。”赵普被封国公的事情赵德昌也知道了,虽然正式的文书估计还要等几天,谁让他就住在宫里呢。

“岂敢岂敢,”赵普知道赵德昌登门肯定是为了毒赵德芳的事情,也不着急,自己已经重新在官家那里获得了信任,这种事情在他即将要告知天下的“大事”面前,也就是道饭前凉菜。

“关于前几天赵大人所说的事情,小王回去想了想,其中有很多地方不明白的,也希望赵大人可以解惑。”赵德昌先是向两边看了看,赵普立刻挥手让所有下人出去,屋内仅剩他们两人,赵德昌这才开口说明来意。

“另外,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知道赵大人的口风严不严呢?”还没等赵普说话,赵德昌再次开口,语气有些严厉。

嚯,小小年纪威胁起人来倒是得心应手,赵普心里对面前只有十二岁的赵德昌高看了一眼,连忙起身对赵德昌保证道:“殿下放心,这事儿本官一定烂在肚子里。”

“嗯,那我们开始吧。”赵德昌一本正经的开始跟赵普讨论之前赵普计划的细节。

一个时辰后,赵德昌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宰相府,赵普则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

“这父子俩,还真像嘿”赵普小声说了这么一声,摊开宣纸,开始将之前收集到的零散证据,归纳登记,以备以后呈给官家。

127.二次引魂出事故

戴斌一行人再次上了马车,不过这次不是出城南下回家,而是直奔扬州知府府衙。一会儿的功夫,马车就来到了府衙的后门,戴家的马车根本不用禀报直接从后门进了马厩,戴斌他们也直接从马厩前往府衙的客厅,想赶在知府老爷升堂之前拦住说几句。

扬州知府殷大人是两榜进士出身,之前在江宁府做了五年同知,在戴斌被戴家捐了个例贡生的时候走的戴家的关系继任已经致仕的前任扬州知府,所以殷大人对戴家那是感恩戴德,也就有了戴家的马车可以直接进门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殷大人穿官服的时候听到下人说戴斌来找自己,连忙穿好衣服一路小跑到客厅,看到正在中央悠闲喝茶的戴斌。

“戴公子怎么不提前知会一声啊,本官也好到门口迎一迎。”殷大人和之前凶案现场戴斌说话的模样完全相反,用最正气凛然的腔调说出最卑微的话。

“那哪能让殷大人您来迎戴某呢,我们只是回家乡试,路过您这里便过来拜访一下。”戴斌在正式场合说话还是挺让人放心的,前提是别犯病。

戴斌说完殷大人这才顺着戴斌的视线看向屋内剩下的两位客人,一位是江宁府黄家的小儿子,以前在江宁府任职的时候在戴家见过,饱读诗书,是个有前途的小伙子。

对黄耀阳笑了笑,殷大人看到小五的时候脸上的笑容明显僵了一下,这小和尚又是怎么个意思?能跟在戴斌身边的肯定不是一般人啊,又仔细看了看小和尚的脸,有三分像戴斌,难不成是他以前犯下的错误?

不能吧,这孩子少说也有七八岁,戴斌据殷大人所知今年也才二十岁,九年前戴斌才十一岁,不可能、不可能。

“殷大人,这黄耀阳黄二您是认识的吧,”戴斌用手指着小五,介绍道:“这是小五,戴小五,跟我一起回家的。”

“幸会、幸会。”殷大人对黄耀阳和小五分别拱了拱手,心道原来我猜偏了,这小和尚不是戴斌犯下的错误,是他老子犯的。

就在殷大人胡思乱想之际,戴斌看似随意的说出了这次来拜访的目的。

“殷大人,听说今天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