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8 章(1 / 1)

剑来 烽火戏诸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堑,陈平安再次绕过,好在敕令二字,勉强为之,在那口纯粹真气的强弩之末,终于写完了。

陈平安这一口气用完之后,已经筋疲力尽,持有小雪锥的那条手臂颓然垂下,本就是强提一口气,这次画符不成,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会儿体内气血翻涌,除了那口已经伤及本元的心头血,还有无数从内而外渗出的血珠子,极其细微,从神魂、气府、筋骨、皮肉一点一点往外流淌、凝聚。

金袍老蛟第一次如此动怒,愤然骂道:“没用的废物!等了你这么久,你竟然连‘雨师’二字都写不出来?!”

老蛟一步步向前,“我再给你一次机会,重新动笔!重新再画一道符!”

陈平安怔怔看着那张青色符纸,局势没有变得更坏。

但是也没有变得更好。

好像跟神诰宗的那位道姑在大道上分道扬镳后,离开骊珠洞天后一路好运的陈平安,运气就开始走下坡路,仿佛再一次回到了破碎下坠之前的骊珠洞天。

这一次,更是直接身陷死地。

陈平安抬起头道:“你这么想我写完这道斩锁符?是在图谋什么吧?”

金袍老蛟仔细打量了一番少年,笑着点头道:“自然。只不过现在说这些没意义了,浪费我这么多时间,你稍后的三魂七魄会被制成一枝枝蜡烛灯芯,在蛟龙沟水底燃烧上百年。”

陈平安瞥了眼握有小雪锥的左臂,深呼吸一口气,缓缓提起,不单是这条胳膊,满身鲜血从七窍和肌肤渗出,潺潺而流,“死之前,我一定要写完这两个字。”

金袍老蛟眼神阴沉,笑道:“少年郎有志气,我拭目以待,而且不惜亲自为你护法,可莫要再让我失望了啊。”

陈平安咧咧嘴。

抬起右手手臂,胡乱抹了抹眼睛,擦去模糊视线的血污,大致看清楚“雨师”空白处的符纸位置,然后闭上眼睛,在心中默念道:“作甚务甚……作甚务甚……”

一瞬间。

陈平安开始落笔于符纸。

金袍老蛟嗤笑道:“少年,这可不是什么雨字啊,是不是受伤太重,脑子也拎不清了?”

又一瞬间。

金袍老蛟再无半点笑意。

符纸之上,不再是所谓的符箓一点灵光。

而是一缕神光在迅猛凝聚。

陈平安只是保持那个姿势,不是不想动,而是实在无法动弹了。

这张斩锁符,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斩锁符。

因为不是“作甚务甚,雨师敕令”。

而是“作甚务甚,陆沉敕令”。

陆沉敕令!

而那位金袍老蛟同样是纹丝不动,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陈平安嘴唇微动,默默感受着笔下纸上的那些温暖神意,福至心灵,嗓音颤抖,轻声道:“我见到书上有说过,圣人有云……”

陈平安咳嗽不止,总算说出后半句话,“潜龙在渊。”

这口头上的八个字,仿佛比起符纸上的八个字,丝毫不逊色。

总计十六字,落在蛟龙沟当中,简直就是一阵晴天霹雳,五雷轰顶。

“诺!”

“谨遵法旨!”

一声声从蛟龙沟深处响起,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天地寂静。

数十位金袍老蛟融入一个身形当中,他低下头,拱手抱拳,但是满脸狞笑,“领旨之前,少年死吧。”

蛟龙沟上空,一道粗如山峰的金色剑芒从天而降。

直直落向少年头顶。

有人能救一救,但是不愿意,例如那位竹衣少年身边的元婴老妪。

有人想要救,但是为了范家大业,只能选择退缩不前,比如桂夫人。

有人是无可奈何,不惜换命给少年,比如那位近在咫尺的老舟子。

更多人是看热闹而已,大局已定,还需要紧张什么?

陈平安在这一刻,好似一切人心世情都已洞悉,可是神色不悲不喜。

袖中滑出一对印章,山水印,停在头顶上空。

那道金色剑光崩碎之后,一对山水印,只剩水印,山印已无。

大道之上。

一人直行。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师兄姓左

陈平安写错了一道斩锁符,若说之前小雪锥触及符纸的瞬间,是海上生明月的景象,那么当这道符画成之后,就如一轮红日,与水井口子差不多大小,只是并无灼烧感觉,反而温暖和煦,这张符在陈平安说出那八个字后,好像失去了真气牵引,晃晃悠悠,飘落在海面上,然后缓缓沉入蛟龙沟,再没有在海上引起什么异象。

可那些在蛟龙沟底蜿蜒盘踞的大物,无一例外化为人形,或老翁或老妇,离开各自巢穴,站在海沟石壁,对那张符箓作揖行礼,随着这些与金袍老蛟辈分相当的老家伙们,如此兴师动众,许多年幼懵懂的蛟龙之属,战力孱弱,此次没有机会参与桂花岛大战,或是被祖辈强行拘押在海底,这些小家伙们哪怕尚未凝聚人身,一样依葫芦画瓢,向那张符箓使劲点头致礼。

然后这些不知活了多少年的大物,纷纷施展秘术神通,以远古水声训斥那些攻击桂花岛的蛟龙后裔,措辞极其严厉。

那些“青壮”水虬、蛇蟒面面相觑之后,眼神中皆是疑惑、震惊和不甘,只是各家老祖扬言胆敢半炷香内不回到蛟龙沟,一律先逐出本族,然后受剥皮之苦,最后丢在海面漂泊,曝晒三年,活下来才有机会认祖归宗。

它们这次跟随金袍老蛟,老祖之前都是默认许可,这些大多在南海和婆娑洲陆地吃过苦头的年轻后裔,为的就是跟随那条金袍老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去婆娑洲大杀四方,将那些醇儒陈氏子弟和沿海布防的练气士,杀个精光。但是现在老祖发号施令,而那位金袍老蛟又无异议,他们只得纷纷纵身一跃,离开桂花岛上空,扑向海面,入水之后,各自打道回府,去跟老祖讨要一个公道说法。

在那之后,就是金袍老蛟在领取法旨之前,对着那坏了他百年谋划的少年,一剑斩下。

陆沉敕令?

陆沉是谁,老蛟当然听说过,听他的祖辈说,这位道家掌教之一的至人,在飞升之前,最喜欢一叶扁舟游历四海,好像不太喜欢待在陆地上。还传言有一位专门为陆沉驾驭小船的舟子,出海之时还是而立之年,等到陆沉在北海飞升,他才独自驾舟回到陆地,等他回到家,发现熟悉的家国山河皆已不在,他的名字,只是被留在了三百年前的家谱上,在那之后,姓名无据可查的舟子便重新出海,寻访陆沉,从此杳无音信。

金袍老蛟怕不怕掌教陆沉?

怕当然怕,但是绝对不会怕到一听名字就打颤的地步。

因为他在这座浩然天下,陆沉却是在那座青冥天下。

越是陆沉这种尊贵无比的身份,想要莅临另外一座天下,越是不易,而且规矩繁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