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0 章(1 / 1)

[综]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浮云素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部分原因就是成本太高。

  不是谁都能读得起书的。

  但是秦国竟然开放让学子读书抄书,还弄了专门藏书的地方,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叶孤城:其实我想弄国家图书馆的,可惜现在秦国识字的人太少,只能从普及义务教育开始了。

  可以说理想十分远大了。

  进了灞下学宫,门口先是地图,告诉韩非他在哪里。

  没办法,学宫简直面积太大,叶孤城几乎是把他当作是园林来建造的,常人进去,一天都逛不完的,这时候自然就需要地图了。

  要不是考虑到学子要有安静的读书环境,他都恨不得把学宫弄成开放式的了。

  虽然韩非拿到了腰牌,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拿到的啊,之前便说了,这里只有学子才能进入。

  侍卫各个都练了一副火眼金睛,是读书人或者不是读书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年头的读书人还是比较高冷的,素质有保障。

  韩非已经震惊到麻木了,干脆就在门口研究地图,但到最后,他还是决定将里面所有的地方都走一遍。

  他得承认,就是当年让他自豪不已的稷下学宫,硬件设施都没有这里好啊。

  现在就看看软件设施有没有这里好了。

  也是凑巧,韩非才走一会儿竟然就碰见了熟人。

  这书人并不是与他关系好或者不好的同门师兄,而是他一向敬仰有家的老师。

  荀子看见韩非,也挺惊讶的,实在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荀子道:“韩非,何故在此?”

  韩非对自己的老师行礼,然后道:“因招贤令之故入秦。”

  荀子摇了摇头,却没有说话,这世界上谁都有可能因为招贤令的缘故入秦国,韩非除外。

  因为他是韩国的公子,王室的身份让他根本没有彻底为秦国所用的可能。

  但荀子也知道韩国王室的昏聩,以韩非的性子定然不被韩王喜欢,想来他这次入秦国,应该是被“发配”至此。

  荀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体贴学生的老师了,虽然知道韩非来的原因却不说破,相反还带着他参观灞下学宫。

  他身为一个学者,很喜欢这地方,因为较兰陵稷宫更加纯粹的学术气氛,也因为秦国焕发的勃勃生机。

  一个国家如果一心搞文化,是能在几年之中见到成果的,特别是这时代断问识字的人并不多,读书人的水准很容易提高。

  秦国人可以说是坐在进化的快车道上。

  荀子带着韩非在稷下学宫中参观,又意外见到了叶孤城。

  之前便说叶孤城身为灞下学宫的校长,总是在校园中转悠,跟教导主任似的,今天又到了他转悠的日子。

  看见韩非,他一点都没有惊讶,可以说是早就想到了对方有入秦的一天。

  说不定以他的情报网,在韩非入秦国的时候就知道了。

  叶孤城态度正常地点点头道:“在看灞下学宫?”

  不知道为什么韩非觉得有点尴尬。

  叶孤城道:“我带你看看?”

  韩非急忙道:“不用了。”

  他终于知道哪里尴尬了,之前叶孤城专门来找他想要找自己到秦国,但是他当时就坚定地拒绝了。

  然而在拒绝之后就直接被韩王赶到了秦国,简直就是打自己脸啊。

  对于很要面子的韩非来说,可以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了。

  还好叶孤城非常清楚韩非的这一属性,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正常地对待他。

  韩非道:“你还在忙,千万别管我。”

  叶孤城心想,忙什么,忙着结婚吗?

  想到结婚,他心里又冒出了紫色的泡泡。

  这是蓝色泡泡与粉色泡泡的结合体,代表他现在纠结的心情。

  结婚什么,绝对不是简单地说说。

  他们不会真的回到陆小凤世界就要结婚吧?

  那样玉罗刹会爆炸的。

  玉罗刹:???

  终于想起我了?

  但就算玉罗刹不爆炸,他自己都会爆炸的。

  在西门吹雪说出惊人宣言之后,竟然意外地沉寂下去,也或者说没有沉寂下去,只不过他和叶孤城的相处方式与之前没有丁点儿区别。

  活得非常坦荡。

  这可能与他们之前的相处方式非常老夫老妻有关。

  所以真的要结婚了?

  叶孤城摇头,不不不不行,他们可是知己啊,怎么能结婚?

  知己:呵。

  我不陪你们玩了你们自便吧?

  韩非见叶孤城又陷入了沉思,心里七上八下,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他小心翼翼道;“叶孤城?”

  这一声呼唤终于将叶孤城从自我封闭世界中拽了出来。

  抬头一看,韩非面露担忧之色,而荀子的眼神竟然有点慈爱?

  叶孤城道:“无事。”

  他对韩非道:“你来咸阳几日了?”

  韩非道:“这是第三日。”

  叶孤城点点头道:“可是将咸阳看清楚了?”

  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他立刻点点头道:“已经看清楚了。”

  叶孤城道:“那今日便住到我的宅邸中来吧。”

  他沉声道:“旅店虽好,定然没有家中住得舒服,更何况你入秦国,我总要尽些地主之谊。”

  都说到这份上了,韩非哪有不答应的,当时就点点头道:“好。”

  他可不是什么不识时务的人,除了对韩国抱有过分的责任心之外,其他地方还是想对会变通的。

  当晚,叶孤城的庄中久违地迎来了客人。

  韩非到了叶孤城的住处还一惊,他实在没有想到对方会住在灞下学宫附近。

  渭南的地,在秦国可以称得上是寸土寸金了。

  当然,对叶孤城来说,钱不是问题,让韩非惊讶的,应该是对方不在渭北置宅这件事本身。

  朝廷重臣住得都距离咸阳宫不远,为的就是方便出入宫廷。

  叶孤城道:“渭南有路连通渭北,骑马入咸阳宫,也就不过一刻的时间。”

  说到路,韩非又精神了。

  他道:“我见秦国道路平坦非常,又远比一般黄土路结实,不知是什么材料铺设而成?”

  叶孤城沉着道:“水泥铺路。”

  韩非道:“水泥?”

  并不知道那是什么。

  叶孤城道:“是由吕相友人献上的其他发明,坚固非常,无论是修筑水利工程,还是铺设道路都可以用此材料。”

  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好像水泥的提前出现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

  韩非也没有多想,只是感叹现在的秦国能人辈出,竟然连如此新奇的材料都发明出来了,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了。

  他被叶孤城带到客房,这房间比起他之前在客栈住的房间,可以说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韩非想想道:“等明日,我有文章想让你一观。”

  叶孤城心想来了,这不就是鼎鼎大名的韩非子吗?

  但是面上,他还十分淡定道:“好,你今日先好好休息。”

  然后就走了。

  他在外面一路走着,一路思考应该怎样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