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 / 1)

识君不悟 宸砸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捂嘴偷笑,她还从未见过王爷如此孩子气的一面。

  

  打理好仪容,苍翊趁着南宫若尘不注意又在他脸上偷香了一口随后快速消失在了房内,心满意足地上朝去了,留下室内的两人同时涨红了脸。

  

  “公……公子,奴婢替您束发吧。”灵犀红着脸开口,索性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很快便缓过了神。

  

  “不用了,你先下去吧。”南宫若尘此时满脸的尴尬,哪里肯让她替自己束发,只盼着人赶紧出去,他想一个人静静……

  

  “是,奴婢告退。”灵犀行礼退了出去顺带关上了房门。

  

  房内静了下来,平复了心绪的南宫若尘坐在桌旁开始沉思,没一会儿又听见敲门声响起,以为是灵犀有什么事,便随意应了一声:“进来。”

  

  房门打开,进来的却不是灵犀,南宫若尘瞬时提高了警惕,拳头紧握看着来人,两个丫鬟打扮的小姑娘,但直觉告诉他这两人不简单,正想问话突然看见钟叔从门外走了进来,对着他躬身行礼:“公子,这是王爷找来照顾公子起居的丫鬟,新来的不懂规矩,还望公子莫怪。”说完又示意两人上前行礼。

  

  “奴婢妙风。”

  

  “奴婢妙云。”

  

  “给公子请安。”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看起来并无异样,但南宫若尘看得出来,这两人绝非普通的丫鬟,身怀武功且内力不俗,他惊讶的是这两人他纵是前世也不曾见过,苍翊是从哪里找来的?

  

  说是照顾他的起居不如说是保护他的安全更为妥当。

  

  “起来吧。”虽然不太清楚,既是苍翊找来的,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两人闻言起身,分开站到两旁,等候差遣,干脆的动作一看便是训练有素。

  

  钟叔依旧是那张和善的面孔,微笑着走上前:“王爷说公子若是饿了可先行用膳,不必等他。”

  

  南宫若尘点头,想着午时之前他应当会回来,他本也不觉得饿,等他一起便可,朝中无什么大事应当用不了多久时间,倒是妙风妙云的出现让他想起了一些事:“还麻烦钟叔替我准备一些纸墨送来。”

  

  钟叔应下,从头到尾都是一脸慈善的微笑,南宫若尘也早已习惯,待钟叔离去,又看向刚来的两人:“无事你们就先退下吧。”

  

  “是。”回声铿锵有力,完全没有普通女子骄矜柔弱,只听话做事,多余的话绝不多说,恭敬地退了出去,至于是否还在院里就不得而知了。

  

  纸墨送来之后,南宫若尘依着回忆将自己记得的人名用纸张记录下来,拉开房门:“来人。”

  

  妙风应声出现在房门外:“公子有何吩咐?”

  

  “去唤凌云统领。”

  

  “是。”

  

  凌云很快出现在院里,见一人长发披散等在院里不由得愣了一瞬,对上那双如水般的桃花双眸才惊觉此人是谁,忙躬身行礼:“公子。”

  

  南宫若尘可不管他心里如何想,径直走到他面前,定了定神道:“在下有一事想请凌云统领帮忙,不知可否?”

  

  “公子有事吩咐便是。”

  

  南宫若尘也猜得到定是苍翊嘱咐了他们什么,也就不再客套,将刚才抄录的名单递给凌云:“这里有一份名单,我需要找到名单上的人,就有劳凌云统领了。”

  

  凌云接过看了一眼,难掩震惊地瞪大眼睛,见南宫若尘一脸淡然的神情,随即恭敬地道:“属下这就去办。”

  

  “什么时辰了?”目送凌云离去,南宫若尘突然问道。

  

  “回公子,已巳时末了。”

  

  南宫若尘颔首,抬头看了眼阴云密布的天空,苍翊若是再不回来,只怕得淋着雨了。

  

  

☆、立储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朝臣们按例议事,庆元帝一身明黄色龙袍,头戴冠冕,沉稳地坐在高贵华丽的龙椅上,安静地听着堂下越发激烈的争论。现下边境安稳百姓安乐,朝臣最为关注的自然是下一任储君的位置。

  “皇上,储君一日不立,朝局不稳啊……”苍翊左后方一名官员走到殿前:“还请皇上早做定夺。”

  “那依卿之见,太子当立何人为适?”

  庆元帝平静地看着堂下谏言的那名官员,此人是先明国公杨震的嫡长子杨枫,杨震死后杨枫降级承爵为明国侯,虽无建树却也一直恪守本分,今日突然提出立储之事,想来是已然站好队了。

  “依臣之见,三皇子苍离精明能干,德才兼备,可堪当大任。”

  此话一出立马有人附和,只道三皇子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

  三皇子苍离作为当事人自然不好说什么,只静静地听着,面上平静无波,似乎所说的话与自己毫无关系。

  一旁的苍邵双拳紧握,手背上青筋暴露,却不能辩驳一句。

  “离洛国祖制,非嫡室子孙无资格承袭,二皇子为皇后嫡室所出,嫡子仍在却立庶子为储,只怕于理不合。”

  势头一面倒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丞相秦延之开口了,一句话让整个朝堂静了下来,随即二皇子派的人借势开始辩驳,一时间整个大殿内议论纷纷争论不断。

  庆元帝眼神微眯,将朝堂上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包括从头至尾一直置身事外的某人。

  苍翊心情复杂地听着身后一群官员对苍离的歌功颂德,只想要冷哼,忽而听到丞相替二皇子说话,不禁有些惊讶。

  在他的记忆里这位丞相是最忠诚的保皇派,文武百官里他最看不透的人便是这位丞相大人了,他如此说当真只是为了所谓的祖制?

  正在失神中,上方突然响起一道庆元帝的声音:“翊王,你怎么看?”

  帝王问话,所有人目光一凝,被点名的苍翊瞬间成了全殿的焦点,回神环顾四周,又看向龙椅上威严的帝王,上前一步道:“臣弟认为,这立储之事并不急于一时。”

  “翊王殿下这是何意?”明国侯面色一沉,蹙眉道:“若东宫长久空置,百姓人心惶惶,何以稳固朝纲?”

  “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何必急于立储,百姓安生所依赖的自是一国之君,东宫空置,但帝君仍在,不知百姓如何人心惶惶,又何来的朝局不稳?”

  此话一出全堂皆惊,储位一日不定,皇子必会一日不休,朝臣之间也会明争暗斗,这翊王竟然问何来的不稳?是真傻还是假傻?不过再怎么鄙视他的回话这些人也不敢反驳,总不能说是皇子为争储位将导致朝局动荡吧。

  不管这些官员心中如何想,对苍翊的话庆元帝还是很满意的,他本就无意现在就立储,苍翊的话虽经不起揣摩,却很好的堵住了那些催促立储的人的嘴,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偏偏没人敢用。

  一场激烈的竞争在翊王一句话中落下帷幕,又有人上奏了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简单地做了处理便下了朝。

  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