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自己找上门来,而这样的麻烦,轻则和岩石人一样,沦为另一个文明的附庸,重则和大角星人一样,彻底消失在这个宇宙中。”
不知为何,众人听着李舟的这一番理论,实在有些别扭。
无论对岩石人来说,还是对大角星人来说,貌似人类才是入侵者……
李舟拿起老婆泡的枸杞水,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咳嗽一声继续说道。
“不得不说,岩石人很有想法,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建造了防御系统,并且很成功的一次性摧毁了数百艘战列舰,可惜……他们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我们人类的舰队提前了将近九百年就抵达了X-KH星系,若是当真给岩石人九百年的时间,我们人类自问,到那时,我们的舰队真的还可以像现在一样,轻轻松松拿下吗?”
李舟摇了摇头,脸色凝重的说道:“怕不见得!岩石人的激光武器可不弱!”
“说难听点,如果非要坚持打下X-KH星系,我们人类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告诉大家,既然我们人类选择了将X-KH星系第六行星打造成新的蓝星,那我们就有必要守护好这一颗正在孕育新生的新蓝星,有必要和岩石人一样,围绕整个X-KH星系,打造完整的星系防御系统!我们要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将整个X-KH星系打造成碉堡。”
李舟的话,让所有人陷入了沉思,人类今天站在了入侵者的位置上,指不定哪一天就站在了被入侵的位置上。
星系防御系统确实很重要,如果碰到了比人类文明要强的多,人类毫无还手之力的高等文明,那也就算了,如果入侵者只是比人类文明稍强,有星系防御系统,和没有星系防御系统可就完全是两种结局了。
台上,李舟正式的说道:“我提议,以X-KH星系陨石圈为界限,围绕X-KH星系打造一个立体防御圈,同时配备百支舰队进行定点驻扎,每支舰队配备一艘省级主舰和一万艘市级战列舰,以及百万艘无人驾驶空天战机。”
“同时,在X-KH星系各个行星,卫星上建设巨型激光炮和多类型激光炮,在整个X-KH星系中,每隔相应的距离,铺设动态感应器,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人工智能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判断,是否有未知的飞行器闯入X-KH星系。”
“我的提议就这么多,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畅所欲言。”
围绕X-KH星系打造星系防御系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这种时候,没人会站出来反对,只是对于打造星系防御系统,许多地方还需要详细商讨一下。
按照舰长李舟所说,以X-KH星系陨石圈为界限,围绕X-KH星系打造一个立体防御圈,如此之大的工程,前所未有,即便有纳米机器人的存在,也是个超级工程。
这得需要多久才能实现?
第两百四十五章 戴森球
更何况还有一百支完整的舰队,以及各大行星和行星周边卫星上的工程呢?
会堂里,大家议论纷纷,相互之间谈论各自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
一时间,整个会堂里如同菜市场一般,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嘈杂声,同时还伴随着争执声。
眼前的一幕,李舟并没有制止,而是看着智能手环上的时间,耐心的等待着大家讨论。
打造星系防御系统这样的超级工程,无论是所需要的时间,还是人力物力资源,都不是改造第六行星所能相比的。
可以预见,这将是一场不知多少年的持久战。
许久后,会堂里渐渐安静了下来,李舟看着台下的众人,笑着问道:“谁先来?”
靠近中间一排,李舟的语音刚落,一个年轻的小帅哥就站了起来。
“舰长,以X-KH星系陨石圈打造防御圈这必然是一项难以想象的巨大工程,甚至在我的有生之年,我都看不到防御圈完成的那一天,我就是想问一下舰长,这防御圈是我理解中没有间隙的防御圈,还是点对点式的防御圈?如果是点对点式的,那么敌方会不会很快就可以突破防御系统?如此一来,打造如此庞大防御圈的意义何在?倒还不如大力发展打造更多的舰队。”
小伙子还是太年轻啊!不少人对于年轻人的提问,叹气摇了摇头。
李舟对站起来提问的年轻人微笑点了点头,能坐在这会堂里参加会议的,至少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用你的理解,我们的防御圈确实是点对点式的,想要打造密不透风的防御圈这也不太现实,点对点式的防御圈和完整的防御圈比较起来,火力确实要弱很多,也更容易被突破,这也是我为何改造致力打造一百支配备完善舰队的原因,一旦出现入侵,驻扎在最近的舰队将会立刻前往支援。”
说到这,李舟开玩笑的对所有人说道:“说到这,科学院的同志们可要加把劲研究出新型侦查设备啊,别和岩石人一样,等我们人类的舰队到了家门口,启动了电浆发动机才知道,原来人类的舰队都已经抵达了。”
正在研究新型侦查设备的科学家们讪讪一笑,没有说话。
新型侦查设备哪里是那么好研究的啊,什么样的设备可以实时的侦查到一光年甚至几光年之外不发出光的物体啊!至少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任何思绪。
笑过之后,一位资历较老的物理学家坐在椅子上用麦克风问道:“舰长,我们都知道能量是守恒的,无论是防御圈也好,还是打造更多的舰队也好,这都需要难以计数的纳米机器人,而这些不断工作的纳米机器人则需要海量的能源,如此之大的能源缺口,我们该如何补上?”
廖划平的提问,让李舟脸色认真了起来。
“这本来是下一个讨论点,既然廖老先生提出来了,我就直接说了。”
李舟将平板上X-KH星系图投影到全息投影上,放大图片,只留下了一颗发出耀眼光芒的恒星。
“各位应该都知道戴森球计划吧?”
“随着文明的发展,等级越来越高,一个文明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同样也剧增,提出戴森球计划的科学家认为,像蓝星这样的行星,本身蕴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上的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绝大部分能源——来自恒星的辐射——都被浪费掉了,太阳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大约 1/10。科学家戴森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