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1 / 1)

民间黑科技大佬 蚂蚁吃萝卜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太空垃圾都没有。

办公室里,李舟阅读完网上的报道后,盖上了电脑盖。

眼不见为净!

哼哼,等着吧!等未来科技的太空飞机现世,分分钟追赶上去。

心情不佳的李舟,跑到各个实验室巡查了一圈。

看到负责太空飞机各个项目的研究人员们争论的不可开交,李舟十分满意。

争吧!争吧!争论的多了,技术资料也就掌握的越熟练。

电浆发动机研究小组内,当李舟出现在实验室里,转了一圈,准备走的时候,被杨洋一声喊住。

因为电浆发动机需要极高的耐高温和高强度的材料,而现有已经的材料,却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材料。

这意味着,电浆发动机需要问世,还需要研究出一种耐高温、高强度的新型材料。

为了新材料的事儿,杨洋那刀削斧砍似的脸上涂满了憔悴的疲倦和深深的忧伤。

看着被自己喊住,疑惑转身的董事长,杨洋苦着脸说道:

“董事长,电浆发动机的理论知识,我们小组已经学了差不多了,并且我们还在电脑上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也显示达到了预设的效果……但是在准备实体实验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直听着电浆发动机研究小组的带队研究队长杨洋的说话,听到他说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李舟眉头一挑。

难道电浆发动机的资料有问题?不能够啊!系统出品,必是精品。

“什么问题?”,李舟带着疑惑问道。

杨洋搓了搓手,缓解压力。

“在电脑上模拟实验的时候,只需要设定参数就行,可当我们准备打造一台实物电浆发动机试试看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找了个遍,也没有符合发动机制造要求的材料。所以……”

听了杨洋说完,李舟暗自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什么大事呢!

李舟拍了拍杨洋的肩膀,无奈的说道:“我不是说过吗?碰到问题可以询问唯希,一般她都能帮你解决的!你们要是问了唯希,就绝对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新材料研究部那边,正在研究你们需要的新型材料。

我估摸着还需要一些时间,这些,你们再在计算机上多模拟一下实验,并研究一下,假如电浆发动机突然在空中停机了,如何让电浆发动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除此之外,在复杂的环境下,模拟一下对电浆发动机会造成什么影响。”

实验室内,杨洋八人研究小组认真的听完了董事长的建议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等大家从思考中回过神来时,抬头再看,哪里还有董事长的身影!

所以?董事长什么时候跟大家说过直接问唯希了?

“唯希,董事长说的新材料是真的吗?”,尽管董事长刚刚说了,杨洋还是有些不放心。

“是真的,材料实验室内,正在研究新材料的配方。”

外太空上,一个硕大的空间站在轨道上高速的围绕着地球运转着。

从夸日号空间站上往外看,周围一片幽深的黑暗,群星散发着迷人的淡白色光芒。

但一切都不及下方的蓝星,那么美丽无暇,通透晶莹,那淡淡的水蓝色带给她静谧之美,那错相同的纹路让她更显沧桑,神秘而不可捉摸,美丽且耐人寻味。

作为留守在夸日号空间站上的张昊运和顾永武,此时正在货运空间舱内按照着清单,清点着这次运送到空间站的物资。

这些物资中,包含了生活中必须要用到的水、食物和一些必需品。

按照最新的计划,接下来顾永武和张昊运在夸日号空间站继续留守十天后,就会乘坐飞船返回蓝星。

随后,夸日号空间站上将又会迎来新的五名航天员。

而货运空间舱内的物资,将是他们在夸日号空间站上耐以生存的物资。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二代哈勃望远镜

全球范围内,对于各国国内频道的发射卫星火箭,人民群众们除了感叹一句,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蓝星进入星际时代外,便没了声音。

生活还要继续,还上班上班,该吃吃该喝喝。

最多空余时间,朋友同事相互之间对国家竖个大拇指,感慨一下国家越来越强大了。

几个月后,随着发火火箭渐渐多了,人们居然习以为常了。

就如同在马路上看到极速行驶而过的汽车一样,马路上有汽车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吗?

至于偶尔被媒体报道某某天火箭发射失败,坠毁了,大家也只会微微惊讶一下,就继续刷下一个新闻了。

偶尔发生一点事故,那不是很正常吗?

汽车都会出事故,更何况是更加精密要求更高的火箭。

12月31号,这一天,夏国、米国、鹰酱等几个大国的发射场都在进行着火箭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接下来,几个大国之间,将会对本次发射到太空上的设备,在距离蓝星地面346.9k的上空进行联合组装。

京都时间,上午8:09分。

“各单位请注意!各单位请注意!请组织相关人员撤离发射场!飞船将在三分钟后进行倒计时点火起飞!”

各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和操作,随即撤离现场,满怀激情地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距离发射场2公里外的发射指挥中心,总指挥下达了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有序撤离发射场的指令后。

三分钟转眼即逝。

“飞船发射倒计时!”

“10!”

“9!”

“8!”

“7!”

“6!”

“5!”

“4!”

“3!”

“2!”

“1!”

“点火!”

指挥中心里,总指挥准确无误的按下了飞船发射红色按钮!

发射场上。

高大的发射塔架中间,一个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耸立在发射场上。

随着最后几秒钟的到来,场区上的各种跟踪测量设备开机,高速摄影机、磁带记录仪等记录设备启动起来。

随着“点火”令下。

火箭发射场立即传来连绵不绝的巨大轰鸣声。这声音像山崩,像海啸,震颤大地。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冉冉上升,尾部喷着辉煌的火焰,直上云天。

火箭在蓝天扶摇直上。几秒钟后,垂直上升的火箭开始拐弯;几十秒后,火箭排出的燃气在空中凝成烟雾,宛如一条白练在长空向东南方向延伸;最后在茫茫的天际里,渐渐变成了一个小亮点,穿出了大气层,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十三分钟后,大厅内传来一道明亮的声音。

“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

成功了!但是整个指挥中心内,大家依然坐着自己的工作,丝毫没有欢呼雀跃。

倒不是大家对发射成功不高兴,只是这两个月以来,这个发射场已经发射了太多次航天火箭,并且都是零事故。

“将我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