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机缘巧合,参与了重大事件,而且对人类社会有补天之功。
狮子姬呢,她是带着整个妖族“嫁”过来。
妖族和万妖之地,是狮子姬的嫁妆。
当时的地球,因为这份“嫁妆”太重,也为了表示诚意和真心,才拿出了部长位置作为“聘礼”。
至于唐秋怡,已经拿到了“万界通识符”,但至今还没有公开。
因为她明面上的功劳还不太够。
即便君山已经将她视为部长,但始终没有对外公布。
所以,部长的位置是不用想的。
宗湘、北伟,这种就是个人奋斗努力的巅峰。
陆晚就这么白白的放弃“平步青云”的机会?
怎么想,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张凯和辛云,想的比较浅,没觉得有啥问题,但在马虚海的眼里,这里面的问题那是真的不小。
做出这样决策的陆晚,完全是不合常理的。
而无视利益、甘心低调,背后的理由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陆晚真的淡泊名利,真的不想身居高位,真的怕麻烦。
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
其实是有的。
比如归乔,在炼器协会创始之初,他是有机会成为创始元老的。但他真的淡泊名利,不愿意太多的从事俗务,所以,没有主动的进入炼器协会。
后来,他联合散圈,也因为炼器协会越来越腐化、堕落,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出了老前辈的责任感,不得不挑起大梁。
像归乔这样的人,在炼器圈挺多的。
就好比很多技术宅,就是不想当领导,去忙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愿意安安心心搞技术。
而陆晚是这样的吗?
马虚海吃不准。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可怕就怕,是第二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那就是极度危险。
倘若整个事情,存在着他们还不知道极度危险,当这个领头羊的风险极大极大,甚至万劫不复,那么,基于此,陆晚就可能将张凯作为台前的替罪羊。
倘若事情顺利,度过了那个坎,陆晚再想办法慢慢的夺权。
倘若是事情不顺,遭遇了不可抗拒的危险,那么,顶在最前头的张凯,就是替罪羊,而藏身幕后的陆晚,却能风平浪静。
究竟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
说实话,马虚海也吃不准。
因为吃不准,所以,这些话他就不能对张凯和辛云去说。
因为说出去,就有离间对方关系的嫌疑。
张凯对陆晚如此推崇,他在人家背后说这种话,这不太合适。
张凯和辛云,都是正派的人,都不是喜欢听小话的人,更不是整天家长里短、无事生非的人,万一说的不好,反而影响自己跟他俩的关系。
想到这里,马虚海索性就不说了。
这事,他多留几个心眼就好。
作为朋友,有时候就得替对方担负。
倘若只能默默担负的时候,那就默默的担负。
幸运的是,张凯很信任他,没有把事情藏着、捂着,否则,马虚海想替张凯擦屁股都不行。
马虚海站起身来,说道:“方案我都看了。重要的地方,也都记在了脑子里。这东西可不要轻易示人,一旦被炼器协会知晓,那是要出大事的。”
张凯点点头:“这事我知道轻重。咱们都是一条战线的同路人。换成别人,那肯定是不能让他知道。”
马虚海:“那就好。事情太重要,小周那边,我也不准备让他全知道。需要他全力配合时,我也只会大概且含糊的解释。所以,你们若是见了小周,也不要提这事。”
张凯点头。
马虚海:“报社那边能做的,除了不动声色的宣传以外,就是提供一些资金方面的帮助。我想了想,报社可以作为赞助方而存在。
反正别人都觉得我们是一窝,那我们干脆就挑明了。”
这是陆晚计划里面没有的部分,但这么操作,却是个好主意。
反正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没必要去避讳。
张凯要搞个组织,你说报社没支持,外人都不信,不如直接敞开了做。
马虚海又说道:“散圈那边,就要麻烦辛云了。要提前过去做做工作,要坐一下心里预热,免得正式推行时,出现阻碍情绪。”
人的情绪,有时候是没理智的。
来得太忽然的事情,让人猝不及防的时候,人会本能且不假思索的拒绝。
提前吹吹风,提前预热,可以避免人陷入到情绪里。
因而,马虚海说的事情,还有很必要的。
辛云点头道:“马哥考虑得很周到,说的挤对。反正这事我也有份,我得去散圈那边吹吹风。”
869 发起聚会
马虚海离开之后,张凯和辛云又商量了一阵。
两人都是认真的性子,既然已经决定做,那就得把事情做好。
次日,辛云就跟散圈的炼器师联系。
在散圈里,辛云还是颇有地位的。
一来是因为她是归乔的关门弟子。
归乔的辈分和地位都极高,辛云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谁都知道,关门弟子的份量可不低。就算不看僧面,那也得看佛面。因为有归乔在,辛云就是散圈里很有份量的人。
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因为辛云出色。
能够代表散圈担任初考的考核官,这本身就是实力的认可。
辛云在年轻一辈中是绝对的佼佼者,其实力也是得到公认的。
辛云联络众人,不可能毫无内容。
炼器师作为修行者,时间方面很紧,不可能无所事事的整天闲聊,所以,辛云联络大家,也需要找个合适的理由。
大部分的修行者,其实都不喜欢无意义的社交。
辛云在散圈里有一定的份量,因此,她主动联系的话,别人会保持礼貌。但如果只搞毫无意义的嘘寒问暖,也是不可能有啥太大的作用。
冰雪聪明的辛云,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她发起了一个聚会。
而这个聚会的主题,就是探讨建宇屋的第四层。
现目前,规则已经基本明了,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如何通关。
辛云的本事,散圈的人都知道;她的年龄也符合规则。
再加上她的地位,以及她主动邀请,因此,大部分的散圈试炼者都给面子,表示一定会参加。
极少数确定不参加的人,也给了充足的理由,并恳请辛云理解。
总得说来,反响很是不错。
到了聚会的当天,到场率非常的高。
关于第四关的情况,很多试炼者也是毫无头绪,也需要交流,而辛云是有资格、有身份、够份量的发起者,而她恰恰又是第一个。
当场率这么高,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散圈的试炼者也确实需要这么一番大规模的交流。
小范围交流的深度不够,广度不够,启发不够。
只有大范围的多人参与,才可以获得足够多的角度,足够多的灵感,足够多的真知灼见。
简而言之,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