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2 章(1 / 1)

高武大师 遇麒麟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到了酸味这修行人日报分明就是在发酸,因为修行一周刊飞速增长,已经成了修行界的第二媒体。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第一媒体在忌惮第二媒体,偏偏拿第二媒体没办法,所以,拿道德来做章。

事实上,修行人日报对事件的跟进以及章态度,让很多读者大失所望。

大家还是希望看八卦,看黑幕。

结果,修行人日报却在玩“理智、中立、客观”,真特码没劲。

这样的章,似乎表明了修行人日报对待八卦的态度,大家都觉得他们要跟八卦划清界,而很多读者想看的是八卦。

这样的表态,导致修行人日报的销量再度滑坡。

从首刊开始,修行人日报的销售量就开始一路下滑,出道即巅峰,然后一期不如一期。到了现在,销售量已经跌落到一千万份左右,不到首刊的十分之一。

董事会着急,但马虚海不急,小周记者也不着急。

现在的销量下跌,只是一时而已。

这是必要的代价。

一方面,是修行人日报需要布局;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君山表明态度,修行人日报不是一家媚俗的媒体,同时,修行人日报也不会为了钱,就改变自己的宗旨。

现在的君山,当然还看不懂。

然而,等事情闹大了,君山再回头审视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修行人日报的坚持。

小周记者相信,这样的坚持一定会有回报。

修行人日报在不疼不痒的跟进,而别的媒体却在狂欢。

他们抓到了一个吸引眼球和流量的爆点,便再也不肯错过,疯狂的炒作这件事情,新闻也往低俗和谣言的方向发展考核黑幕呀,两人的暧味关系呀,等等。

正如小周记者所说,毒果传媒这家公司有毒。

他们进了一个领域,那个领域的新闻很快就会泡沫化、八卦化。

现在就是如此。

修行一周刊尝到了好处,炒出了热点,然后别的媒体也分了一杯羹,然后加入到炒作行列,从而导致泡沫新闻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等这个新闻的热度消失了,大家都审美疲劳了,毒果传媒又会去炒作下一个话题,如此循环往复,让整个领域的传媒公司都陷入泡沫和八卦之中,无法自拔。

如果仍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正经做新闻的修行人日报很快就会边缘化。

但小周记者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关键的步骤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辛云都是深居简出。

每天上午前往考场,中午回来,然后绝不出门。

路上遇到记者,也一句话不说。

而记者对她的热情不减,每天都有大量的狗仔队尾随,发现辛云从“雪鹿别院”出来以后便一窝蜂的围堵过去。

虽然他们明知道辛云什么都不会说,但依然乐此不疲。

然而,今日情况似乎有变化。

当记者再次问起张凯的成绩时,辛云以歇斯底里的姿态嘶吼道:“能不能不要再烦我了?没错,我给了他满分,行了吧?

另外几个评委都只给了一两分,但我就是给了满分。

我给了他满分,你们能怎么样?有本事找君山来调查我呀!”

没有人能想到,辛云不仅说话了,而且还充满着挑衅。

而媒体向来自傲。

从来只有他们给别人设套,从来只有他们挑衅别人,谁会挑衅他们?

所以,他们便认为,这是辛云被逼的有些精神失常,被逼的歇斯底里。

毕竟,整天被记者狂轰乱炸,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的。

修行者的心理并不比正常人强大。

所以,对于辛云的“歇斯底里”,各路媒体将其视为胜利。

而辛云的挑衅话语,更是让媒体充满了斗志。

好一个张狂的辛云,真以为我们无冕之王是开玩笑的吗?

真以为我们拿你没办法吗?

舆论炒作起来以后,全社会不会容不下你,君山还能让你继续担任考核官?

这一刻,各路媒体不约而同的开始对辛云发起了舆论攻击。

807 辛云带节奏

辛云的这番表态,当然不是真的因为压力过大。

辛云可不是什么温室里的花朵。

在青年时代,她就遭遇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全国最优秀的修行天才,因为晕血症,变成废物,这样的大起大落的心理压力对她进行了全方位的锻炼。

事实上,辛云根本没把媒体的压力当回事。

她这么多天都没有开口,往后同样也不会开口。

现在,她开口说话,那只是因为,时机到了。

作为张凯的恋人,辛云自然要替自己男朋友考虑,所以,她心甘情愿的跟修行人日报打配合。

而她的这番表态,则是小周记者传授的。

昨夜,小周记者偷偷进了雪鹿别院,对辛云进行了台词指导、表情指导。

小周作为记者,在媒体圈混迹不短的时间,深知媒体人的心态他们向来是鼻孔朝天,以无冕之王自居。只要当面挑衅,他们就一定会上钩。

无冕之王岂能被挑衅?

无冕之王岂能被嘲讽?

所以,只要辛云摆出一副“你们记者都是废物,有本事咬老子两口呀”的姿态,这帮家伙立即就会化身为疯狗。

因为,他们绝对无法忍受这样赤uo裸uo裸的嘲讽。

所以,歇斯底里是装得,装得精神压力过大,装得精神失常,装得歇斯底里。

台词也是小周记者亲自撰写,既符合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心理,又能戳到记者的痛处,同时也表现出了心虚,给记者错误的诱导。

你们能拿我怎么样?有本质让君山来调查我呀!

这一句话非常值得咀嚼。

常人一听,这就是色厉内荏的话。

似乎是辛云在记者逼迫下,受不了,然后进行的心理抵抗。

同时,这句话又隐隐约约在暗示:我辛云就是有问题,但我不怕你们记者。

这种看似强硬的话,反而显得特别没底气,反而显得特别心虚。

她给了记者一个错觉,似乎再查一查,就能抓出阴谋。

小周记者的台词写的很好,指导得也很认真。

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辛云可是练得很辛苦的,昨晚上练了整整一晚上,把张凯的肚子都笑痛了。

当然,实际效果也是满分。

记者们被激怒了,上钩了,然后不假思索的展开攻击。

次日的报纸,铺天盖地的就是关于辛云的报道。

有的说辛云嚣张跋扈。

有的说辛云绝对有问题。

有的呼吁君山调查。

有的呼吁考核公平。

这一切都如小周记者预料的那般,话题被带了节奏,引向了危险且敏感的区域。

当然了,带节奏的人就是辛云,就是修行人日报。

而各路媒体、各路记者,也就傻呵呵的跟着这个节奏一路狂飙。

小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