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9 章(1 / 1)

高武大师 遇麒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论?”

辛云:“你的风格还很粗浅,远远没有成熟,自然远不能跟他们四位想比。不过,风格就是风格,是不一样的。你有自己的风格,就代表你跨过了那道门槛,是鲤鱼跳龙门,层次是不一样的。

当然了,他们四位是风格成熟,并且在创作属于自己的开拓性体系。

而你的风格,还只是初始。

虽然是了不起的层次,但还是有云泥之别。

这就好比都是人,但前辈们是壮年,而你只是婴儿。

壮年都是婴儿成长起来的,但不是每个婴儿都能成为壮年。

风格并不意味着水平,只是潜质而已。

说了不起,当然是了不起;但要说有多么的了不起,其实也没有那么厉害啦。”

张凯打趣道:“我知道,你后面说的这些话,是为了不让我骄傲。”

听到这个打趣的话,辛云咯咯的笑了起来,笑靥如花,看起来很美。

张凯:“你一直在说风格,我的风格是什么?”

辛云:“技术风格这东西,还真不好说。如果要说的话,你的某些特点,其实让我记忆深刻。”

“什么特点?”张凯问。

辛云:“牺牲了成品量,换取了品质。”

张凯挠头:“是这样的吗?我炼器的时候,其实没怎么考虑品质的问题哎。”

辛云:“那你在考虑什么?”

张凯:“动作快点,不要出问题。”

辛云禁不住的翻了个白眼:“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张凯说道:“或许跟我的经历有关。”

张凯:“什么经历?”

张凯:“我是野路子出身啊。最早接触炼器,其实是在军队里,帮着后勤部门打杂。我战斗天赋实在不怎么样,上战场也没啥用,就被长官给踢到后勤组。

最开始给后勤组炼器师傅打杂。

在军队里,闲的时候很闲,但忙起来的时候就真要命。

武器、器械、大型法器等等,要组装、维修,要争分夺秒,所以,整个后勤组的师傅永远都在喊:快!快!快!动作快点!

导致我现在一炼器,脑子里就是后勤师傅的催促声。”

辛云听了这话,颇有些苦笑不得。

792 早期的烙印

辛云:“你跟着随军后勤学习的炼器?”

张凯耸耸肩道:“打仗不行,总得会点别的。”

这淡淡的一句话,再次说到了价值。

这一次,辛云百分百的确信,张凯跟她有着类似的经历。

事实上,两人经历有些类似,但具体的过程却有区别。

辛云是持续时间短,但烈度高。

她是因为晕血症,从云端跌落至低谷,短时间内遭遇了重大的变化,属于大起大落,情况激烈,因而也导致她对待很多事情会有偏激烈的态度,性格里带着强韧、刚烈。

而张凯则不同。

他是缓慢坠落,长时间找不到自身的价值,然后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内心也越来越空虚。

辛云是在几个月就经历高峰、跌落、低谷、反弹,这个过程。

而张凯的持续时间是几十年。

这就导致张凯有点淡,像是白开水,心态也是淡淡的,情绪也是淡淡的,总是显得不急不躁。

在他的脑海里,很多麻烦事不是立马就能解决的,所以,整个人就显得平淡。

而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总体过程又极其类似,心路历程又极其类似,既有深度的共鸣,又有表象化差异的吸引,所以,两人待在一起的时候,彼此都觉得很舒服。

辛云:“你的意思是,你是想更快一些?”

张凯:“是呀。真的没想质量要好。其实,我觉得我炼制出来的东西,质量不算特别出色。”

辛云:“要不,明儿来我那边。我去弄点材料,咱们一块研究研究。”

辛云对张凯好奇极了,非常想要了解他。

名义上是研究炼器,实际上,是辛云想要研究张凯。

张凯当然不会拒绝。

他的经历就是四处学习,而辛云能够担任考核官,那绝对是有几把刷子的人,他正想跟着对方好好学一学。

只是怕对方有忌讳,所以,不敢贸然提及。

炼器师再怎么开明,也不会喜欢别人白学自己的技术,所以,技术交流不会一开始就进行,而是相互熟悉,相互了解,觉得彼此受益,或者觉得彼此人不错的情况下,才愿意敞开心扉的交流。

因而,辛云主动提及炼器,正是张凯求之不得的事情,反正他最近也没什么事,能够跟辛云交流,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两人约定了时间。

次日,张凯就赶去了白鹿别院。

作为考核官,辛云当然是有资格住白鹿别院的,而白鹿别院里有专门的炼器房。

辛云提前准备了很多材料。

她很像研究研究张凯的技术特点,想知道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炼器,就是炼器师交流的语言。

两人炼制了同样的东西,自然会用到不同的手法。

而在这个过程里,相互就会研究彼此不同的地方,然后洗洗拆解,然后寻找优劣或者说特点。

两人几乎都忘了时间,完全沉浸在这个交流的过程里。

在这种深入的交流过程中,辛云也渐渐的发现:张凯的特点,比她预想的还要复杂。

零零碎碎的特点很多,而最突出的特点,大致总结起来有两条。

其一,炼制偏基础性的东西时,品质极佳。

比如考题,就是用原材料炼制出基础材料。

在这方面,张凯炼制的速度其实不是顶级,但质量却奇佳。

其二,炼制成品时,品质反而一般,但速度却很快。

也就是说,在制作材料这方面,张凯能够弄出非常棒的材料,但是材料再加工为成品时,他就做的相对粗糙。

这两个特点,看似矛盾,其实却是有根源。

军队里面,对基础材料的质量要求极高。

军用产品,关乎人命;军用零件,绝对不能不合格;材料质量,绝对不能不过关。

所以,被军需后勤组熏陶出来的张凯,在不知不觉间,学习了各种提升材料品质的技术。

既然如此,为何在成品方面,张凯又相对粗糙呢?

这其实也跟军队风气有关。

对于材料,自然是严苛严苛再严苛;但是具体的使用、打造和组装,反而追求速度。

比如,战场上的大型法器坏了,现在要急着修。

军队给出的基础材料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具体的修复工艺,当然不能精益求精。

战场上时间有限,早一点修好,就早一点使用,就早一点发挥作用。

因而,时间是争分夺秒的。

这个时候的炼器师,根本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的一切就是快。

越快越好。

而且在战场上修理、炼器,本身就是危险的事情。

大型法器损坏,需要维修时,往往也是敌人进攻的重点,往往是军队用生命为炼器师创造时间。

这样的时间岂能浪费?

所以,成品阶段,后勤组往往是越快越好,能用就行。

张凯从炼制基础材料开始学起,因而在炼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