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的朋友,他又是个喜欢热闹性格,再加上他是第一个发现宅院的人,这样的盛会自然不会错过。
只不过,马虚海不懂炼器。
这场炼器盛会,倒是跟他没关系。
不过,马虚海也根本不在乎炼器,炼器是张凯的事情,他来雪鹿谷,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作为第一个发现宅院的人,怎么也是噱头啊。
为何不好好利用这个噱头呢?
于是,到了雪鹿谷以后,马虚海就找到记者,主动的介绍自己。
记者一听,这是第一当事人啊,蛮有噱头的,便详细一问,结果,这个马虚海能说会道,口若悬河,一段平平无奇的事情竟然被他给讲述得绘声绘色,这绝对是人才啊。
因为马虚海本身的口才能力,再加上他想主动往宣传口混,再加上记者也确实需要帮手,于是就这么着,马虚海跟记者混到了一块。
马虚海在雪鹿谷瞎折腾,张凯却准备参加初考。
张凯一出现,考核场附近就热闹了起来。
谁是第一个发现建宇屋的,只有社会上的普通百姓才比较关心,而关心这个也只是看看热闹;而在炼器师群体里,大家最关注的根本不是谁发现建宇屋,因为发现者一点都不重要,大家最关注的是第一个进入建宇屋的人。
而这个人正是张凯。
最近这段时间,张凯都在家里研究第二关的考题,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炼器人”。这个阶段,他唯一的消息来源就是马虚海。幸亏马虚海经常给他打电话,不然,他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在这段时间,张凯也将第二关的考题给琢磨了出来。
第二关的考题非常的有意思。
前面六种材料,张凯都可以轻松的炼制出来,而第七种则是由前面材料混合而成。混合以后,材料的满足题目的要求,并且因为特性,成为全新的材料。
这个思路,张凯早就确认。
不过,光知道思路而已,具体怎么炼制出来,还需要详细的摸索。
张凯思路正确,又勇于探索,再加上他本身技艺不凡,这才终于弄出了答案。
当然了,答案对不对,他不是很清楚,这需要他亲自去验证。
所以,他来了雪鹿谷。
因为建宇屋还没有“稳定”,现在处于初考阶段,每个想要争取机缘的炼器师,都必须参加初考。
张凯来到考核点,周围人立即就议论起来。
要知道,他可是第一个进入建宇屋的人。
修行者都比较相信气运之说,张凯第一个进入建宇屋,似乎在夺取机缘方面占得了先机。任何对机缘有强烈想法的人,都会对张凯有复杂的看法。
所谓的复杂,大概是糅合了不服气、嫉妒、羡慕等等多种情绪。
张凯无视了这些目光,来到考核点准备参考。
有人酸溜溜的说道:“第一个进入建宇屋的人,还需要考核吗?你那么有本事,直接进去好了。”
这人是炼器协会的人,水平不错。
炼器协会的人向来看不起散圈的炼器师,他们深信自己的技术比散圈的炼器师要优秀得多,而张凯第一个进入建宇屋,令他又是羡慕又是嫉妒,他心里出了腹诽张凯运气好以外,此刻在言语上也有针对的意思。
张凯看了一圈,发现周围的目光有些不善,他比较嘴笨,正不知该怎么回应的时候,正好从旁路过的考核官辛云说道:“你就是张凯?”
“正是!”
面对着炼器圈里鼎鼎大名的美女,张凯略有些紧张。
辛云说道:“以你的技术,自然是可以通过考核的。不过,这次的考核还需要打分,希望你好好表现。”
张凯拱手道:“一定。”
辛云又瞥了一眼挑事的人,说道:“规矩就是规矩,跟本事没关。守规矩是好品质。守规矩也并不意味着本事不行。”
这批在考核场地外晃悠的人,全都是炼器协会的人,除此以外,他们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已经通过了考核。
没有通过考核的人,现在都在努力。
看热闹的人,不会整天在考场外闲逛。
只有通过了考核,便无所事事的人,才会守在考场外关注着竞争者的成绩和名次。
现在,建宇屋还没有稳定。
通过了考核的人也暂时不能过去,只能滞留在雪鹿谷。
而他们这批人又无所事事,又很关心竞争者的情况,作为第一个进入建宇屋的张凯,早就被他们知道了,因而,他一出现在考核场,就引来了这帮闲人的闲言碎语。
此刻,辛云沉声道:“你们这些人,最好消停着点。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事情,倘若闹出了事情,取消资格,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炼器协会的这帮人只是笑笑,并不害怕。
他们当然清楚,辛云只是考官,听起来威严,实际上并无权力。
她的权力仅限于考场,走出考场,那就没有任何威慑力了。
另外,出身散圈的辛云也没有背景,唯一的靠山归乔也不是实权人物,炼器协会的人自然更加不会怕她。
辛云也没跟这些人怄气,而是看向了张凯,说道:“来吧,进来参加考核吧。”
张凯恭恭敬敬的点头,然后跟着辛云走入了考场。
考场很简单,十个平台并排,上面放着考核需要的材料。
最近,考核人数较少,所以,考核官也追求满员,稍微等了等,差不多就直接开始了。
779 风格
原定是,十人一批共同考核。
不过,唐部长的新规定颁布下来以后,大家对参与考核这种事情都比较谨慎,基本上都是练得差不多了,心里有点底气了再来参加考核。
如此一来,十人一批就等得比较久。
一群人傻等着也不好,于是,考核官便自主裁量,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开考。
这一批参考者共有七人,其中五个都是炼器协会的人,一个张凯属于散圈,还有一个应该是来自君山,属于体制内人员。
考核开始,考核者各自忙碌,而考官则低低的说话、聊天,挨得近的人还在彼此讨论着什么,仿佛谁都没关注考核。
但事实上,这些考官都有“一心二用”的本事。
别看他们好像浑不在意,其实,他们也都留意着参考者的情况。
只不过,参考者的水平乏善可陈,考核到现在,他们也确实提不起精神。
截止到目前为止,参与考核的人数已经有六百多人,而平均得分还不到10分。
这什么概念?
就是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勉强通过而已。
偶尔有个得分20分的,就足以令考核官刮目相看了。
如果有人能够得30分,考官们能讨论好久。
得分40以上的,到目前为止只有寥寥数人,而且都是炼器协会的人,并且还都是炼器协会里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