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1 / 1)

结发为夫妻 茗荷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盛的事闹出来,荣家人的行事作风也显露出水面。

易郎中觉得,这门亲事是不可能成了。荣大婶为人再怎么好,她的脑子跟行事方式摆在那里,易楚跟她定然不合拍。结果要么是易楚忍气吞声熬到自己当婆婆,要么就是跟婆婆闹僵,不免落个不孝的名声。

易郎中再次感叹,要是能有个屋里人操持着,或许能早点了解到荣家人的性情,也免得累及易楚。

易郎中主意既定,将易楚叫去书房,开门见山地问:“荣盛的事,你可听说了”

易楚不清楚父亲的心思,只低低说:“听说过一星半点儿。”

看着易楚淡漠的神情,易郎中叹口气,又问:“你可怨恨荣盛”

易楚仍是木着脸,淡淡地答:“不怨恨。”

寻常女子遇到这种事,即便不会寻死觅活吵吵闹闹,总是会哭一哭的。而易楚连个多余的表情都没有,可见她心中是半点没想着荣盛。

易郎中眼前蓦地又出现一身玄衣带着笃定神情的辛大人,他那样淡然地说“荣盛不是良配“。

荣盛不是良配,可他也绝不会让女儿嫁给他。

这次,他要好好替易楚选个良人。

易郎中挥挥头,抛去这些念头,放柔了声音,“将先前荣家送年节礼的礼单都找出来,能退的就退回去,不能退的折成银子还回去这门亲,不做了。”

易楚抬头,眸中迸射出耀目的光彩,很快又垂眸,低声答应,“好。”转身走出门外。

易郎中莫名地觉得,易楚的脚步要比往常轻盈些,连带着他的心也松快了许多。

定亲时,易家这边的媒人是吴婶子,这次退亲仍是托了她。

吴婶子还没来得及去荣家,荣大婶去却登门拜访了。

易郎中将荣大婶让至客厅,叫易齐去隔壁请了吴婶子过来,就直入正题,“这门亲事不合适,算了吧。以往您送来的东西我都整理好了,单子在这里,您过过目,稍后就找人给您送回去。”

荣大婶顿时急了,哭闹着喊,“这根本不关荣盛的事,都是那起子小人撺掇着他,又背后嚼舌头。我过来就是跟您说一声,荣盛身子好好的,生儿育女没问题。”

易郎中尚未开口,吴婶子已暗暗皱了眉头。这荣大婶怕是急糊涂了,连话都不会说了。

正常人都是先虚应着说我们儿子确实做错了事,不应该,但事出有因,将前因后果说清楚,一点点就把儿子给摘出来了。

这位可好,张嘴就是别人撺弄勾引他儿子,难不成他儿子就一点错都没有

其实易郎中对荣盛去知恩楼的事并没有太大成见,正当年的小伙子,血气方刚,有那方面的需求是很正常的事。无论是被撮弄着去还是自己主动去了,都算不得太大的事,虽然传言中荣盛竟然还借助助兴药物,这点有点让人意外。

他无法接受的是整个荣家对于事情发展的处理方式和态度。

荣大婶却不明白,仍当易郎中对荣盛不满意,翻来覆去地哭诉荣盛的无辜与单纯,又表达了对易楚的喜爱,以及对她嫁进门的迫切渴望,又把荣盛的祖父祖母抬出来,说他们早就想见见这个孙子媳妇了。。

易郎中性情温和,却有固执的一面,也保持着文人的风骨与傲性。被荣大婶杂七杂八地一通哭闹,倔性上来,越发坚定了退亲的决心,话也说得不那么委婉了,“荣家婶子,不管如何,我们已经决定了,再无回寰的可能。要是您实在不愿意,那就请了双方媒人一道去官府做个分割。”大有不惜一切代价非得退亲的劲头。

寻常百姓都怕见官,听到官府就双腿发软,而文人则不同,在面对官府时,文人似乎有种天生的斗志。

荣大婶见已无可挽回,收了眼泪转而指责易郎中落井下石,六亲不认。说荣盛怎么着既是徒弟又是女婿,说不要就不要了,这心也太狠了。

易郎中无心与她敷衍拂袖离开,多亏得吴婶子在旁解劝,说了些强扭的瓜不甜,强作的姻缘不愿,诸如此类的话,才慢慢说服了荣大婶。

没过几天,两家媒人当面将婚书烧了,双方的庚帖也退回各家。荣大婶到底是气不忿,扣留了易家部分回礼的东西没退。

易郎中没把这点东西当回事,吴婶子却看在了眼里,回头跟儿媳妇讲了。

吴嫂子惦记着给柳叶在京都说亲,就跟柳叶提起这事,说道:“这人厚道不厚道,光听别人说不行。问起来,谁愿意说别人坏话,都是打着哈哈说些不疼不痒的好话。还是得亲眼见了才作数。”

柳叶不由想起在医馆撞了她一下的男人,身材粗壮,应该是个能出力的,衣衫齐整,想必家境不算太差。为人也不小气,赔给她十文钱,还要她去医馆诊治。

他应该算是个厚道人吧

也不知成亲了没有

既然在医馆出入,易楚会不会认识他

可要怎么开口打听呢

柳叶有些犯难了。

易楚跟荣盛退亲的消息很快传开了,自然也逃不过辛大人的耳朵。

辛大人正策马奔波在京都到江南的官道上,接到京都传来的消息,唇角微微翘起,眸中露出动人的神采。

随即,眸光复又变得深沉,手中长鞭一挥,白马跑得越发迅速,腾云驾雾般绝尘而去。

胡二也听说了易楚退亲的事,心里颇有点蠢蠢欲动,可又想起前些天易郎中面对他的质问,虽说神情还算平静,但眼中的厉色,竟教胡二有些胆颤。

可要是这么放弃了,胡二又舍不得易楚。

思来想去,胡二还是打算去医馆探探风声

第67章 离家

济世堂的病患仍是不少,易郎中忙得恨不能一个人当两个人用。

顾琛虽然在,但他学医时候尚短,许多药材分辩不清,易郎中不放心让他抓药,只让他负责将药用桑皮纸包好,顺带收诊金记账。

顾琛算数刚入门,平常收钱记账的活都是荣盛干,他干的时候少,不免有些忙乱,算盘珠子拨错了好几回,还是胡二听出来,给纠正过来。

这方面胡二是强项,他杀猪兼着卖猪肉,算账的事儿难不倒他,九九口诀张口就来,索性站在旁边帮着算账。

终于,易郎中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已经接近午正时分,顾琛早饿得前心贴后背,跟易郎中说一声,小跑着回家吃饭了。

易郎中便问胡二,“之前的伤好了没有”问得是半年前在庙会上被马鞭抽打的伤痕。

“早好了,”胡二尴尬地笑笑,摸摸鼻子,又笑笑,“易先生,我是给您赔不是的,上次是我没长脑子,不应该当着人的面说荣盛的事儿,您别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