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 章(1 / 1)

结发为夫妻 茗荷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氏屋里说话了。

钱氏身后跟着苏婆子和一个大丫头,杜俏身后则跟着赵嬷嬷和锦屏。

能跟着在宴会上露面的婆子丫鬟,自然都是平常用得顺手的,也是最得力的。

易楚又是一愣,没想到钱氏竟然特地让苏婆子在角门等她。这种活儿,不都是专门迎送的婆子的差事

主人来了,自然应该过去打声招呼。

易楚便与陈芙一道走了过去。

苏婆子已将在角门处的所闻所见告诉了钱氏,钱氏对易楚的态度更是亲切,“刚才跟表嫂还说起来,大家都是亲戚,日后得经常往来才是,可别生疏了。”

钱氏是林乾正儿八经的表妹,算起来当然是亲戚。

杜俏打量一下易楚的穿着,眉头稍皱了皱,脸上也挂着笑,“怕你不认识路,原本还想让黄师傅去接你,”又转向陈芙,“这位是”

钱氏连忙介绍,“文定伯家中的六姑娘。”又给陈芙介绍杜俏,“威远侯夫人,杜总兵的妹妹。”

两人互相见了礼。

杜俏就拉着易楚到了僻静处,叹口气,“你这打扮也太不经心了,赤金大朵配牡丹髻或者如意髻才对,你既是梳着圆髻就别用这招摇华丽之物,还有褙子,都是去年的样式了,今年已经不时兴这种牙边。”

易楚很是无语,褙子跟罗裙都是她自己缝的,穿起来既合体又舒服,而且也无失礼之处就因为个牙边,难道还能扔了不穿

杜俏又问道:“我哥得了宣府总兵的差事,你怎么也不知会我一声”

她还是从林老夫人那里得知的消息。

因林乾在发送先帝时当众取出遗旨,着实惊呆了一干人。人人都知林乾自从断了腿,再不曾问过政事,却不料遗旨会在他那里。

嘉德帝登基后,也曾先后两次宣林乾进宫议过事。

林乾虽然还是个闲散侯爷,可如今的闲散跟先前又不同,每天登门拜访的朝臣络绎不绝。林乾仍是一概不见,杜俏却觉得脸上很有光彩。

她曾私下问过林乾遗旨的来处,林乾倒没隐瞒,说就藏在易楚送来那幅画的夹层里,他只是找了个最恰当的时机公布于世。言谈之间,对易楚颇为赞赏。

六月十五,林家人照例聚在一起用膳,男一桌女一桌,中间用屏风隔着。

林老夫人有意在全家人面前给杜俏做脸,就说起皇后宴请之事,问杜俏,“娘家舅爷什么时候启程去宣府”

杜俏哪里知道,一问之下几乎下不来台,勉强笑着应道:“京里还有事要处理,日程尚未定下来。”

林老夫人又道:“要是定了日程,该准备些议程,再请舅爷到家里吃顿饭算是送行舅爷娶的是哪家姑娘,也应该常来常往才是。”

杜俏吭吭哧哧地替大哥道了谢,却没提易楚。

后来,杜俏差人细细打听了皇后宴请的事。

当日宴请之人都是人精,见凭空冒出的杜仲竟然得了正二品总兵的职务,已猜出嘉德帝要重用他,而且易楚又得了太后青眼,犯不着得罪人,因此满口都是夸易楚温柔大方。

唯独赵十七捂着嘴轻笑,“杜太太倒是不藏拙,不懂就问,席间的菜倒是问了大半。”

杜俏把此话放在了心上,气得心尖尖都疼。

这下丢人都丢到皇宫去了。

而且,易楚已经见了太后跟皇后,便是让大哥停妻另娶都不可能。

只能花费点心思,把她身上的小家子气扳正过来才好。

所以,杜俏打听到吴家办花会请了易楚,不请自来,一早就安置好宝哥儿,急三火四地到了忠勤伯府。

两家是亲戚,用不着请柬那一套,让人直接回禀就行。

因来得早,易楚还没到,杜俏就去钱氏那里看望她儿子。两人差不多同时当娘,一谈到孩子有说不完的话,倒比往日更显亲厚。

钱氏自打跟吴峰交过心后,自己肯动脑子,又时时请教吴峰,已经很会处事。

瞧着杜俏不经意的神情与言谈,猜出她的几分心思,便推心置腹地说:“都是同枝连气的一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外人怎么贬损是她们的事,咱们自己人可得抬着捧着。阿楚虽然出身低,可也是得了太后亲眼,加上咱们两家扶持,谁还敢低瞧至于其他,私下教导就是,诸如琴棋书画之类谁也不是天生就知道,还不是后来学的”

杜俏并非愚钝之人,思量片刻已然明白。

其实钱氏拉拢易楚也是藏了私心的。

以前锦衣卫辛特使的身份,吴峰虽然没告诉她,可她却隐约探知了几分。所以,对于这个横空出世的杜总兵,她稍联想就猜到了。

景德帝晚年连儿孙都不相信,却唯独信任辛特使,而现在的嘉德帝,根基尚浅,就把守卫京都咽喉的要任委给他。

可见杜仲是个有本事的人。

钱氏私下商量吴峰,“都说杜总兵要受皇上重用,要不要去拜访一下”

吴峰很笃定地说:“现在不是时候,贸然去落人眼目,过些日子再说。他赴任前定然能见上一面,你们女人倒不妨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钱氏一听就明白了,加上苏婆子告诉她,杜总兵对太太是捧在手心里的,亲自送来不说,还打算亲自来接。

钱氏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做法。

这次花会,钱氏用尽了十分的心思,没专门安排吟诗作赋,却叫了一班演乐班子,隔着湖面,细细地吹弹些清雅的曲子。

亭子上摆了笔墨纸砚,又有云子双陆,有愿意作画的就画,有想下棋的就下,各随其意。

亭子里有吴韵婷照看着。

钱氏则带着易楚四处看些草木藤蔓,其中也有能做香料或者入药的,易楚对这些略懂一二,跟那些爱制香的夫人太太交谈颇为投机。

陈芙是活泼的性子,自小受过严苛的教养,琴棋书画都拿得出手,本来最爱跟人斗诗,此时竟也不与吴韵婷等人闹,却跟在易楚身边形影相随。

钱氏看了暗暗称奇,皇后娘娘对易楚不待见已经落了痕迹,没想到陈芙竟毫无顾忌,对易楚这般示好,也不知是何用意。

午正时分开始用饭,约莫半个时辰,到未初已经结束。

年青姑娘没疯够,大多数仍留在吴府,跟着吴韵婷一同闹,而成了亲的要么记挂着孩子,要么怕婆婆不喜,便早早地告辞回府。

易楚吃不准杜仲是不是回来了,正准备找人去问问,就有个小丫鬟过来,口齿伶俐地说:“杜太太,杜大人已经到了,正在跟我家大爷说话,问太太这就回府还是再喝杯茶”

易楚不想让杜仲久等,又怕打断他跟吴峰谈话,略思索,道:“我喝了茶就走,约莫一炷香工夫吧。”

小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