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1 / 1)

结发为夫妻 茗荷儿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2个月前

床头的抽屉里找出个纸包,打开来是浅黄色的药粉。

小寡妇寻了张巴掌大的纸,小心地倒出一小撮,想了想,又倒回去一点,这才将先前的纸包原样放回去,而倒出来那一点,细心包好塞到荷包里,准备隔上半个月再交给胡玫。

说实话,小寡妇对胡家人是半点看不上。

瘫在床上的老的就不说了,使唤着儿媳妇还经常对儿媳妇呼来喝去,动手就打张嘴就骂。

胡婆娘也是个怂货,除了摔东西就是哭,亏得长了副好皮相,一点脑子都没有,按理说养了五个儿子,还能这样被丈夫跟婆婆打骂

至于胡玫,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不愁吃不愁穿,银子也足够花,每天欢欢喜喜地多好。可她倒好整体板着脸,跟死了娘似的,胡祖母看着她就觉得晦气。

胡婆娘也不待见自个女儿,都说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可胡玫张嘴闭嘴就是抱屈。她的烦心事已经够多了,不想再听别人的。

小寡妇觉得整个家里最逍遥的就是自己了,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平常啥事不用干,只伺候好胡屠户就行。

过两年等胡屠户不行了,她银子攒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卷着细软跑路,反正当初进胡家也没到官府立正式文书,她上哪去都没人管。

小寡妇越想越美,倒在床上看着粉红色的绡纱帐子,又捏着嗓子唱起了曲儿。

又过了十几天,辛大人抽空到医馆商量易郎中,“后天是中元节,外祖母跟小舅舅打从常州过来还不曾出去过,不如把医馆关上一天,大家一起去护国寺听讲经,顺便逛逛庙会”

易郎中也有十几年没正经游玩过了,想起卫氏诺大年纪,这次出去了,下一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还有易楚,过了腊月就是别人家的媳妇而不是自己捧着掌心里的女儿了。

易郎中欣然答应,却又有些犹豫,“怕你外祖母走不了太远路程。”

辛大人笑道:“我那里有辆马车,回头让大勇收拾收拾,就让外祖母跟阿楚坐车,我们三人走着。”

卫氏听易郎中说起此事,心里颇多感触,“我还是做姑娘时逛过一次庙会,我爹给了我两个大钱,若是喝了豆汁就不能吃豌豆黄,吃了豌豆黄就不能喝豆汁,我犹豫半天,终于决定喝碗豆汁,可去买的时候发现两个钱只剩下一个了,连豆汁都喝不成已经十一二岁的大姑娘了,在庙会上哭得稀里糊涂,后来卖豆汁的老头看我可怜,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碗,哎呀那个好喝啊,那滋味现在还记得。”

易郎中温和地笑,“那咱们这次既喝豆汁也吃豌豆黄,娘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卫氏黯然,“现在想吃也吃不动了,倒是让阿楚跟阿珂去见见世面,阿珂也是头一次逛庙会。”

卫珂闻言,眼珠子骨碌碌地转了两圈。

中元节前一天,卫珂去汤面馆找辛大人,“我对听经没兴趣,淘了一些货品准备到庙会上摆个摊位,届时你帮我遮掩点,别让我娘跟姐夫知道。”

辛大人问道:“什么货品”

“就是些扳指、簪子、手镯等乱七八糟的饰品。我寻思着赶庙会的姑娘肯定多,没准还有兄长或者夫婿陪着,肯定好卖。”

听起来很有道理,辛大人不由地笑,“怎么想起摆摊了,你哪里来的本钱”

卫珂倒不隐瞒,“早就有这个打算了,本来想跟人搭伙卖的,现在既然你有马车,就帮我把货品带过去,摊位已经找好了本钱不多,那朵牡丹花融了一两多银子,还有先前阿楚给过我五两,剩下四两,一共五两多银子都用上了。”

辛大人想了想,从荷包里掏出一个五两的银锭子,“那我入个股,到时得了利,四六分成,你六我四,如何”

卫珂略思索就答应了,“行,我就受点累负责进货卖货,你呢,就替我在我娘面前尽孝。”

两人说定,皆大欢喜。

第二天,辛大人老早就让大勇把车赶到济世堂门口。

卫珂惦记着他的货,破天荒头一个醒来,眼巴巴地等在医馆里,见到马车,“嗖”一声蹿过去,问道:“怎么样,千万别磕了碰了。”

辛大人指指车座底下的樟木箱子,“里头衬着棉布,没事。”

卫珂不放心,仍是打开箱子看了眼,发现不但箱子四周衬着棉布,几个不同的包裹之间也用棉布隔着,很妥帖,遂笑道:“我估摸着这次除去本钱最少赚十两银子。”

那就相当于翻倍了,辛大人不动声色地瞧了卫珂一眼。

说话间,易楚扶着卫氏走了出来。

两人都特意打扮过,卫氏穿了件秋香色的褙子,斑白的头发梳了个紧实的圆髻,鬓旁插了支粉紫色的绢花,看着比往日年轻了七八岁。

易楚穿了件竹叶青的比甲,藕荷色马面裙,戴了两支丁香花簪头的银簪,明媚得像是盛开在五月的石榴花。

目光对上辛大人,易楚眸光闪动了下,嘴角轻翘,脸上绽出温婉恬静的微笑。

因时辰还早,路上行人并不多,不到三刻钟,马车就到了护国寺门口。

辛大人将卫氏跟易楚扶下来,又对易郎中道:“咱们先去大殿看看,然后去讲经堂听经,今天听经的人多,早点去占个靠前的好位子。听完经就逛庙会,边吃边逛,大勇赶车在口袋胡同等着,若是逛累了就坐车回家。”

安排得很周到。

一行几人就往山上走,卫珂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后面。

护国寺全名是大隆善护国寺,供奉着释迦牟尼等佛祖,前后共五进,占地非常广。

辛大人一边讲解着,一边带人进了正殿。

卫氏直到敬拜佛祖时才发现卫珂不见了。辛大人便说他去找找。

卫氏摇头,“那么大个人肯定丢不了,不用管他。”

正中的三座大殿看完,几人路过讲经堂,卫氏探头看了两眼,见里面已坐了不少人,便想进去等着,不愿意再逛。

信奉佛教的多是上了年纪的人,或者内宅女子。

易郎中虽不信,但他听说讲经的是位得道高僧,便想听个究竟,也跟着进去了。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辛大人就对易郎中道:“讲经差不多一个时辰,估摸着巳初就能结束,我跟阿楚再去别的殿宇看看,届时在讲经堂门口会面。”

易郎中扫一眼易楚,叮嘱道:“人多口杂,行走言语都要多加主意。”

辛大人躬身应着。

待出了前殿,辛大人自然而然地牵起易楚的手,“其余几个殿大致也是这些,不如咱们去后山转转”

易楚想起父亲的叮嘱,悄声道:“这样不好吧,要是被人瞧见”

辛大人捏捏她的掌心,“平常倒也罢了,这个日子信佛的人都在讲经堂听经,不信的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