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游船(1 / 1)

沐荣华 郁桢 359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二十四章 游船

汴河东西贯通,沿河栽满了杨柳。年前就已经过了立春,赶着节气上来了,天气也就一天比一天的暖和。想来下个月,那两岸的杨柳也就染绿了。

画舫渐渐的在水上行驶起来,推开一圈圈的波浪。出了西门便桥,行不多远,就能看见金梁桥、太师府桥。不仅沿岸的柳树,就是桥梁也挂满了灯笼,犹如虹桥卧波。桥上行人如织,言笑晏晏。

沿岸的商铺酒楼,更是搭了山棚,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将夜晚点缀得犹如白昼一般。

昔日里不大出门的小姐们都瞪直的眼睛看着两岸的景致。荣笛不由得也发出了一声感慨:“真是漂亮”

荣筠不大和姐妹们说话,自己去了船尾,倚着美人靠上,望着夜景发呆。荣筝悄然走上前去,挨着荣筠而坐。

“大姐,想什么呢”

荣筠有些强颜:“我看景致呢,只怕今生会再也看不见这样的景致了。”

荣筝觉得这位大姐可怜,低声和她说:“大姐,那天我和你说的话虽然有些违逆,不妥当。但却是真心的。要是大姐以后有什么心思想法,记得给我写信。我们姐妹一起想法子。”

荣筠怔忪的望着荣筝,荣筝的五官虽然还没大长开,可已经足够的秀气了。她眉头微蹙,却是一片的坦然。荣筠觉得荣筝待她的真,她拉着荣筝的手说:“三妹妹,你又能有什么法子。都说这是命,半点不由人。”

荣筝却笑道:“不是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么。哪里明知道是火坑还往里面跳的。你放心,我定会帮你想个法子的。”

俩人说着,荣笛过来了。荣筠慌忙的止住了这个话题。

荣笛上前笑道:“你们两个说什么呢,我也听听。”

荣筝见沐宝纹此刻一个人了,心想正好去找她打探一下,撇下了荣筠和荣笛,歉然说:“两位姐姐慢慢看。要吃什么让人给你们拿。”

荣筠的目光追随着荣筝而去,神情莫名。

荣笛挨着荣筠坐下,喃喃说:“姐姐,你有些奇怪。”

“我么,哪里奇怪呢”荣筠正色道。

“不仅你,就是三妹也很奇怪。”

那些私密的话荣筠不愿意告诉胞妹。

荣笛突然听见不知何处传来了一阵竹笛声,不由得侧耳细听,那笛声越来越近了。荣笛笑道:“姐姐,吹得真好听。”

荣筠点头说:“这支曲子叫梅落。”她目光如水的望着岸上的杨柳,缓缓念道:“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荣筝走到沐宝纹跟前,只见沐宝纹旁边立着个丫鬟,丫鬟手上端着个天青色的瓷盘,盘子里盛的是越梅脯子。

荣筝从丫鬟手里取过了盘子,自己端了坐在沐宝纹跟前,与她闲话起来。

“原来三小姐喜欢吃越梅。”

沐宝纹笑道:“我喜欢吃这酸酸甜甜的东西。”她见荣筝端着盘子,忙从荣筝手里取过盘子,放到美人靠上,说道:“哪里用你来服侍我呢。”

荣筝便和沐宝纹说起话来。

沐宝纹道:“要是往年的灯节都在京里过的,只是今年前面母妃身子不好,父王就没有让母妃跟着一道入京朝贺,我们就留了下来。其实在宫中过灯节,还没有今天有意思。”

荣筝微笑道:“不管怎样,能和家人在一处就是最大的幸福吧。”

沐宝纹点头道:“倒也是。”她看了眼坐在船尾的荣筠姐妹,低声和荣筝道:“你家大姐要入宫待选”

荣筝说:“是大伯父、大伯母的意思。”

沐宝纹微笑着说:“你家大姐才貌双全,真是难得。只是宫中有才有貌的不在少数,就没那么稀罕了。”

之前荣筝还想着怎么和沐宝纹提起此事,哪知沐宝纹主动说起,便顺着她的话道:“大伯父、大伯母肯定有他们的想法。对了,前两天王妃娘娘遣了个陪房来我们家送灯。还夸耀我大姐来着。娘娘到底是什么想法啊,是不是想给我大姐做媒”荣筝试探性的问了句。

沐宝纹从盘子里抓了两颗梅脯,一颗塞到了荣筝嘴里,一颗自己吃了,她但笑不语。倒让荣筝没个头绪,心想难道他们都猜错呢

沐宝纹听着不远处的笛声,隔着水波传了来,更显得悠扬,凭栏眺望道:“也不知是哪家的船上传来的,这笛子吹得真好。”

荣筝也跟着附和道:“吹得是好。原本我也打算请两个会丝竹的女人上来伴乐助兴。可毕竟祖母的服还未满,也不好。”

沐宝纹笑道:“我们家就养了伶人,弹琵琶的,吹笛子的。我二哥喜欢里面一个弹琵琶的。听说以前奉养在宫中,我二哥要了来。”

荣筝知道沐宝纹口中的二哥,便是豫王府的世子,未来豫王府的继承人。

“没想到世子爷有如此的好闲情。”

沐宝纹笑道:“我二哥喜欢热闹,听曲,看戏,无一不爱,和我们父王倒真是父子俩。”

荣筝很想和沐宝纹接着刚才的话题,哪曾想沐宝纹却东拉西扯的说起王府里的事来,偏生她对王府里的那些又不感兴趣。

“我们家有三位哥哥,大哥在庙里长大的,一年也见不到几面。他又不爱和我们亲近。二哥是世子,喜欢热闹繁华。家里人无人敢管他。还有位三哥,就是你们那天在大相国寺见过的。他倒是为人随和又亲切,和我们姐妹走动得也近。三位哥哥里,我最喜欢他。他爱读书,又喜欢书画,爱结交朋友。人又仗义。旁的不说,我大哥那样冷清的一个人,我三哥竟也能和大哥说上几句话,这就是真厉害了。”

荣筝听着沐宝纹侃侃而谈。心里却隐隐的发急。她想弄清楚王妃的心思,而沐宝纹却顾左右,而言其他。

不知哪户人家正在放烟火。

顿时只听得嘣的一声响,一点火星窜上了夜空,更是一声巨响,夜空上就绽放出了一朵黄色的烟。紧接着数点烟火纷纷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绚丽夺目。

火光通天,映亮了沐宝纹宛若星辰般璀璨的眼眸。

求收藏:火树银不夜天。

荣筝听见了异母妹妹荣笙的欢笑声,如银铃般的洒落在船舱里。心道,到底是小孩子,这样的欢喜。

沐宝纹看着那最后一丝光亮消失在幽暗的夜空里,空气里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她突然说道:“好看是好看,可惜太过于短暂。”

荣筝赞许的点点头。

此刻水面上也有数盏水灯摇曳,流水浮灯,宛如银河降落。

荣筱和齐家二小姐、三小姐走了来,她们手里各捧一盏莲灯。

“三姐放不放一盏”

荣筝点头道:“放,自然要放。”

沐宝纹见了这莲灯露出了欢笑:“七月半放水灯,没想到这元宵节也开始放水灯了。”

荣筝让人给沐宝纹也取了一盏来。她帮沐宝纹点亮了烛火。沐宝纹走到船头,弯下腰来将水灯轻轻的放在了水面上。莲灯便随着水波慢慢的飘走了。

其他姐妹们也跟着来放了莲灯。

荣筝最后一个放的灯,她许的愿望是关于前世那一双儿女的。

画舫一路向东而去,过了兴国寺桥就是州桥了。水上的游船也越来越多,遥遥的听见不知哪艘船上传来了女子的吟唱声,伴着男人们行酒令时的欢笑声,或许是哪家妓馆里的游船。

婆子烫了酒来,荣筝请姐妹们坐了,大家一起喝了杯梨白。

蕴霞拉着荣筝说:“今晚只怕还要打扰一晚了。”

荣筝笑道:“放心,我早就安排了。”她又转头去问沐宝纹,沐宝纹却说:“你们别管我,一会儿靠了岸,我们家的人会来接我。”

荣筝早就留意到了,除了他们荣家两艘护卫的小船外,还有一艘蚱蜢舟一直在遥遥的跟着他们。荣筝虽然没有问,但她已经猜到可能是王府里派出保护沐宝纹的人。

过了州桥,遥遥的能看见大相国寺了。荣筝不由得想起了琉璃塔来。此刻听得寺内禅钟响起,一声声,甚是洪亮。

荣筠和蕴娴下棋,这棋子能吸附在棋盘上,倒不怕摇晃的时候滑落。荣筱在旁边观看。荣笙倒和齐家六小姐蕴虹俩玩到一处去了。笑声很快的就传了过来。

奶娘怕荣笙的笑声太吵了,惹得荣筝不高兴,一再荣笙耳边嘱咐:“我的小姐,您别那么大声。”

荣笙却小大人似的,扭着头和奶娘道:“我笑也不能笑吗”

“倒不是不能笑”奶娘说到底有些怕荣筝发怒。别看荣筝现在年纪小,以前可是闹出过名堂来的,亲手打骂过丫鬟,据说荣筝屋里服侍的人都惧怕她。奶娘想到这里,不由得睃了一眼正和沐家三小姐说话的荣筝。

荣筝像是感觉到有人看她似的,回过头来,与奶娘四目相对。奶娘慌忙的躲闪了。这一情状落在荣筝眼里,心想她那么怕自己做什么。她又没有板起脸来训人。还是她心虚,做了什么错事

不过荣笙身边的事她懒得过问。

沐宝纹和荣筝说些京里的见闻,荣筝听得津津有味,偶尔还附和两句。

说到后面,荣筝忍不住问道:“我听说三小姐那里收着章庆春的法帖,是不是呢”

沐宝纹笑道:“原来你也知道这个章庆春。”

荣筝忙说:“我才开始习字,听起说起过这位章夫人。”

沐宝纹笑道:“她的名号在京中很响亮。我那里倒收着,改天让人给你送一幅过来”

荣筝忙道:“那我就多谢三小姐了,临完后我立马给三小姐送过去。”

“不碍事的。”沐宝纹笑了笑。

荣筝一直没有找着机会再询问王妃的打算,沐宝纹不愿意提起,很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沐宝纹本来就不大知道里面的情况;二来她知道情况,但是她不大好开口,里面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不管是哪个原因,荣筝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心里有些失落。

荣筝去了船尾透气,想一个人静一会儿。她揭起了幔子,见罗亮的船就紧跟在他们后面。罗亮立于船头,正和一个小厮说什么。

那小厮的身形她记得,就是肖王氏的儿子肖禄。

肖禄看见了荣筝向她作揖,罗亮已向她抱拳。荣筝点点头。

突然见那不远处发出了一声巨大的水响,像是什么人掉进了水里。

荣筝想,难道是桥上人太急了,有人被挤下了水不成这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她没看见就罢了,看见了少不得要救一把。然而她还没开口,就见肖禄一个猛子扎了下去,往那发出声音的地方游去。

看样子是真的有人落水了。

荣筝看了罗亮一眼,罗亮心下明白抱拳对荣筝说:“三小姐请放心,老奴会料理好此事。”

荣筝自然放心他。罗亮在荣家当了二十几年的差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曾经还跟着三叔去过一趟泉州。据说那次去泉州差点出了事,要不是因为有罗亮,只怕她三叔就回不来了。有这样的奴仆荣筝没什么不放心的。想到船中还有一群年轻小姐,怕吓着她们,因此也不声张,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再说。

过了会儿荣笛走来了,和荣筝说:“你还生的我气吗”

荣筝有些疑惑的看了她一眼,摇摇头。

荣笛道:“我们后天就走了,有什么气你也该消一消了。对了,你身上有钱没有”

荣筝跟是诧异,敢情荣笛刚才说了那么长一句话,就是为了问她借钱呀她也不问荣笛拿钱做什么,二话不说就将腰上的一个荷包解给了荣笛。

荣笛见荣筝如此痛快,欣慰的笑道:“回去还你。”说着就去了前面。

荣笛借了钱来,便和齐蕴霞、沐宝纹、荣筱四个摸起骨牌来,倒剩下了她一个,形单影只的。

她倚着美人靠向外面望去,没过多久,她看见了罗亮向荣筝挥了挥手,便知道人救上来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过了会儿,她又遥遥的听见了一阵呜咽的洞箫声。其声切切,婉转又低沉,给人于清冷寂寥之意,与今晚的喧嚣热闹格格不入。荣筝暗想,吹箫的人或许和她一样,都是个寂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