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假正经3
吱呀一声祠堂大门开了, 贾政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谁来了,“有酒没有,快给我点儿,可冻死我了。”
北方的春天一点儿也不温柔,尤其在这阴冷的祠堂。
贾赦从袖子里取出小酒葫芦扔给他,“我看你挺痛快的。”
贾政拉开衣摆, 给他哥看了看装备。膝盖上绑了棉花, 他发明的神器。
贾赦本随意坐在他身旁的软垫上, 一见身子情不自禁前倾, “你没长脑子啊, 面圣还敢带这个?”
贾政捂着自己脑袋喊冤, “我有那么不靠谱吗?出来才带的, 爹走得急没发现。”
“你是早有预谋吧?屁股上绑没?万一打上去,爹难道听不出来?你说你!在家里就算了, 朝堂上也敢乱说话。太大胆了, 你就不怕陛下震怒!”
“哎, 哎, 别着急啊,给我说说, 外面都怎么议论我的?”贾政跪坐在软垫上,优哉游哉喝着暖身酒。
“还能说什么, 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上课的太傅说你没规矩、无法无天,各家伴读摇头晃脑批判一下,你哥我装没听见。实在逼急了就说一句, 我爹都没意见。”贾赦如今是太子伴读,在宫中读书。即便今日是殿试,皇子们都在大殿上见新科士子,伴读们却没有放假。
如今贾家如日中天、煊赫非常,宁荣二府同气连、守望相助,这一代当家人深受陛下器重不说,下一代中两家袭爵人也各有前程。贾赦作为板上钉钉的世子,虽未请封,但一直跟在太子殿下身边,日后前程可欺。宁府那边,贾敷身体不好,只领了闲职。如此也好,作为族长,他的大部分精力都在贾家族人身上。更妙的是,两府的次子都科举晋身,眼看文武两道都有人了。贾家长辈给力、孩子出息,一向是京城人家羡慕的对象。
“前日敷大哥哥还说,你们俩小子不知着了什么魔。你是一天到晚不消停,敬哥儿却崇道,只差搬进道观了。你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就不能正常点儿吗?”
“我哪儿不正常了?”贾政真不觉得自己哪儿不好了,他的所作所为一不违背律法,二不触犯人伦。宿主所了,随心!“你不知道多少人喜欢我,奶奶、娘亲、妹妹都喜欢我,要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大嫂肯定喜欢我比喜欢你多。”
砰!一个毛栗子敲在他头上,“口无遮拦。”
贾政爬起来,移了移被压麻的腿,半真半假问道:“哥,你真觉得我不正常吗?”
他一认真,贾赦反而不好意思了。贾赦摸摸鼻子,尴尬道:“其实也没有,就是平时说顺嘴了。我知你聪明能干,可也不能逆了大风向。现在都讲究慎独、谦逊之类的,你收敛些,他们就不会老盯着你挑刺了。”
“我才不呢~凭什么?我就是我,凭什么跟着他们划的圈子走。我在陛下面前都剖白了,反正我这辈子年轻时候靠老子、长大了靠哥、老了靠儿子!”
“还敢说!真是,你就不怕陛下震怒!”贾赦第二次说这话。
贾政挪了软垫过来,靠着他,小声道:“真当我傻呢?陛下素有仁君之称,我爹又是陛下近臣,陛下怎会轻易罚我。即便我没这些关系,我一个堂堂正正科举进大殿的,就不能说点儿心里话吗?听爹说陛下这些年喜欢青年才俊,对我们勋贵家里也是当自家人看待的,我放肆些,陛下还更喜欢呢。”
贾赦微笑看着自己弟弟,他就知道,又是这样。别看他平时好像没规矩,但最重规矩的也是他。说话做事都在一个度了,只是旁人不懂他的度。
“随你吧。”贾赦看着弟弟心里叹息,这不就是他做兄长的责任吗?继承荣国府,延续家族,庇护弟妹。等日后太子登基,他继承父亲军职,弟弟走文人清贵路线,贾家昌盛繁荣可欺。即便弟弟不愿做官,做个名士也好啊,为贾家增添美名。做名士就不怕不守规矩了,痛快饮酒、言行放诞才是真名士。
贾赦从袖子里取出酱牛肉,贾政从供桌下面拖出藏好的点心,两兄弟就着一个酒葫芦喝酒。
“牌位还是少了些。”贾赦押了一口酒,抬头看着祠堂里供奉的牌位,随口道。
他们贾家原本是金陵土里刨食的泥腿子,是前朝大乱,机缘巧合跟着太/祖起兵,一路追随,才有今日。寒门庶族,哪儿来的族谱,贾家也不屑攀附任何人。只凭记忆供奉了高祖辈的牌位,不像那些累世官宦的大族,一间屋子摆不完牌位。
“眼看着就要多了。听说金陵那边有人想和家里连宗,大伯不是让敷大哥哥回去处理了吗?”贾政仰头一口酒,这年头,没有千百族人,都不好意思自称大族。若是依他,肯定不愿意带这那些攀附的人一起干。可他不是族长,宿主也没要求,何必劳神费力不讨好。主流观点是不可能是错的,族人多才能守望相助,在官场上也有帮扶之人。只是贾政混江湖的习性重了,总向往单刀赴会、单骑走千里。
“日后,我要让家里的祠堂更大些,上面供奉的牌位更多些,牌匾是陛下御笔,楹联是千古名家,咱们贾家日后也要成为子孙的依靠和骄傲。等我终有一天也供奉在上面,子孙跪我的时候,满心敬仰。”
“好!我敬大哥!”贾政把酒葫芦递过去。
贾赦坏心眼儿一仰头把酒全喝完了,贾政接过来一滴都倒不出来,埋怨道:“还说来看我的!”
“心里高兴!你大嫂怀孕了,我要有儿子啦!咱家后继有人,喝两口酒怎么啦!”
“要喝回去喝,我可靠着酒熬过一晚上呢,这还和我抢,有你这么当哥的吗?”
“有本事别吃媳妇儿送的点心!”贾赦骄傲挺胸。
“没本事!”贾政把小巧点心一口塞进嘴里,“有本事你再给我拿壶酒来。”
“然后喝得酩酊大醉,等爹过来一棒子抽死你!”
两兄弟正经话说不了几句,又开始斗嘴。
正院里,一时生气的贾史氏没给心爱的小儿子送吃的,反应过来连忙让人去打听。听下人说东院送了,贾赦又过去了,这才放心。虽然有心让小儿子争一争,奈何当事人不配合,贾史氏也只能致力于和大儿子修复关系。反正小儿子是家里的宝,如今外面都说家里人偏心,上至老太太、下到小妹妹贾敏,都偏着小儿子呢。没等多久,贾代善就下衙回来了。
贾史氏伺候他换了家常衣裳,随意说些闲话,绝口不提祠堂受苦的小儿子,生怕又招贾代善不痛快。
贾代善却主动问道:“那孽障还在祠堂呢?”
“瞧老爷说的,您发话他还敢不听啊。这几日倒春寒,政儿身娇体贵,可怎么受得了。”
贾代善白了老妻一眼,“拉倒吧,当我不知道。又给他送吃送喝的去了吧?列祖列宗看着,他也不知羞。”
“老爷这回可真冤枉我了,我听老爷的,半点儿东西没送,让他好好反省。不信你问赖大家的。”
赖大家的上前一步,躬身附和,“太太今日真没给二爷送东西。”
贾代善摆摆手,不理会她们主仆唱双簧。主院不给送,老太太那边、东院那边、贾敏那边,家里上赶着送东西的还少吗?贾代善重点不再这里,“虽说那孽障出言不逊,可终究中了进士,今日衙门里还有同僚问我何时摆酒呢?你看呢?”
贾史氏一听这话,就知道雨过天晴了,笑道:“比着敬哥儿的例如何?咱们东西二府一同设宴,家里请官客,东府请堂客,摆上三天。第一天请宗室、贵人、各位同僚。第二天请政儿同年和各家亲近小辈。第三天咱们族中自己热闹热闹,后街上的族人都来恭贺过了,也不能拂了他们脸面。”
“行,取我的帖子,请各家来。”
“可惜老大家的有孕了,没满三个月,不好宣扬,帮不上手。老太太又上了春秋,我一个人可操持不下来。”
“东府呢?”
“敷哥儿下金陵了,家里媳妇儿跟着去的。敬儿家的才过门三个月,自家院子都没转完呢!”
“你有主意?”
“咱们敏儿也大了,是时候学着了,这次我带着她一起。还有三姐儿,虽是庶出,可我也一样教导。她定了亲,正好学些管家的规矩。咱们的庶女许出去也是下嫁,这些东西才是她们立身的本钱呢。”
“嗯,夫人操持,我是放心的。我先回去拟名单,明日让人送过来。”
“老爷忙了一天,也要注意休息。嗯……这都要宴客了,主人家总不能带伤出席吧?”
“哼!”不说还好,一想到那小子贾代善又气又爱,只能冷哼。
国公爷甩袖而走,贾史氏赶紧道:“快,快,让人去接政儿出来。通知他院里的备热水,热粥,大夫也叫过来。”
“夫人,老爷没说解了少爷的禁啊。”
“他也没说不解啊!”
作者有话要说: 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