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曹家就是一个屁
所以慕皎皎根本就不担心,也完全没有将龚氏焦急的神色放进眼里。
她反而是淡淡瞧了呆立在一旁的慕姨娘一眼:“姑母,曹姝虽说只管你叫姨娘,但她好歹是从你肚子里爬出来的,你这辈子的依靠也只有她一个。这个女儿教好了,对你必然是好。可一旦教不好,你可有想过该怎么办”
“我”慕姨娘动动唇,一向伶俐的唇齿却不知如何安放了。
慕皎皎叹口气。“你是她亲娘,这世上唯一能真心为她考虑的只有你。其他人再喜欢她,也不过是将她当做一个玩物放在身边打发打发时间罢了。玩物嘛,玩坏了一个再换一个就是。这一点,想必你心里应该清楚。”
慕姨娘神色一动,眼神瞬时变得深沉了不少。“我知道了。”
慕皎皎颔首,便回头继续梳妆。
细细梳妆打扮一番,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太阳西斜之时,崔家的迎亲队伍来了,慕家上下霎时严阵以待,新房里更是热闹非凡。
几个小丫头跑进跑出,不停汇报着外头的最新情况
“新郎官到正门口了,正和堵门的妇人们应对呢今日一同前来迎亲的傧相是范阳卢氏的九郎君和太原王氏的十七郎君”
“新郎官长得真好看,两位傧相也不差,风姿俊秀,大家都看直了眼,差点忘了说话了”
“王十七郎代新郎官念催妆诗了欢颜公主贵,出嫁列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新郎官进门了,主事娘子领着人打女婿啦,新郎官被打得满场跑,好生热闹呢”
伴着丫头们的禀报,新郎官一行人渐渐朝新房这边过来了。
程十九娘连忙又领着一众小娘子堵在房门口,逼着他们一首接着一首的作催妆诗。将崔蒲一行人给调戏了个够。
崔蒲几个被折腾得头晕脑胀,这才终于等到房门打开。而等跨进慕皎皎的闺房,又见堂上挂着一重重的锦障屏风。透过这些屏风,他只能影影绰绰的看到一个纤瘦的身影坐在马鞍上,后背挺得笔直,淡定从容的气度流泻而出,叫他一眼就认定了是她。
不知怎的,当见到这个侧影之时,他心头猛地一颤,一种激动夹杂着喜悦迅速朝全身扩散开去,让他手脚都酥了。
第103章 出嫁之日3
一旁卢昭连忙将一只大雁塞进他手里。“崔兄,该行祭雁礼了”
崔蒲这才惊醒过来。连忙运口气,瞄准帐幕那边的那个身影,将大雁投掷过去。
大雁一飞过来,一群小娘子一拥而上,眼疾手快的将大雁接住。程十九娘抖开一副红罗将大雁裹住。再用五彩丝线缠住雁嘴,复又将手中大雁高高举起,便笑吟吟的从帐幕后头走了出来:“新郎官今日打扮得好生俊俏,配得上我家阿妹。不过,要想接走新嫁娘,你还得再表示表示才行。”
崔蒲知道,这是叫他念撤障诗呢
还好他早有准备,便大声念道:“夜久更阑月欲斜,绣帐玲珑掩绮罗。为报侍娘浑擎却,从他驸马见青娥。”
“不够不够再念来一首”以程十九娘为首。其他小娘子异口同声的高喊。
崔蒲一口气念了好几首,好容易才叫一众刁蛮的小娘子满意了。随即便上来一对粉妆玉琢的童男童女将帷障撤去。
旁边又送来一只大雁,崔蒲将之抱在怀里踏进账内,面北跪在新嫁娘跟前,将手中大雁放在她身前。也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终于见到了盛装打扮过后的慕皎皎。
这一眼,便叫他整个人如遭雷击。
眼前这个眉眼含笑、容貌娟秀的女子。果然是他记忆中那个瘦瘦弱弱、老是一脸坏笑的慕皎皎吗现在的她,陡然多出了几分少女应有的妩媚娇羞,似乎和他印象里那个还未长成的小丫头相去甚远。
“哈哈哈,新郎官看新嫁娘看傻了”一名小娘子立马叫了起来,所有人都哄堂大笑,一道道揶揄的目光落在身上。看得崔蒲满面通红。
他连忙一把抓住慕皎皎的手。“走了”
“哈哈,新郎官等不及了呢这就急着要把新嫁娘娶回家去了”又有人大声道。随即男女傧相嬉笑着一拥而上,将这对新人簇拥着起身,这祭雁礼才算行完了。
一行人出了慕皎皎的闺房,再去慕宥处拜别父母。
慕宥看着跪在下首的女儿,眼圈又禁不住红了。他赶紧别开头,强忍着不舍道:“戒之敬之,宫室无违命”
龚氏则是心疼得快要呼吸不过来。
她的一半家产啊,就要随着这个丫头去崔家了她好不舍好不舍,她肉疼得要晕过去了
一旁的丫鬟悄悄掐了她一把,她才勉强挤出几个字:“戒之敬之。夙夜无违”
“儿谨遵爹娘教诲。”慕皎皎恭敬冲二人磕头,再同崔蒲一道辞别家庙,在娘家的一应礼仪才算行完。
然后,便是蹬车前往崔家了。
上车之前,程十九娘立马又拿出一块蔽膝给慕皎皎遮住脸,这才命侍娘扶着她登上马车坐好。
崔蒲也便翻身上马,策马绕着婚车绕满三圈。迎亲的队伍终于启程,浩浩荡荡的朝城东的阁老府行去。
只是才行没几步,马车便停了下来。
“娘子,是障车族”红豆凑在慕皎皎耳边小声道。
她的话音刚落,外头便传来踢踢踏踏的整齐划一的踏歌声“儿郎伟我是诸州小子,寄旅他乡。形容窈窕,妩媚诸郎”
那边唱完,迎亲队伍这边也加以唱和。来往几轮后,迎亲队伍便奉上早准备好的牛羊布帛等物。崔家乃是簪缨世家,拿出的物品自然不凡。障车族的了东西,便不再拦,爽快的放行。
这样一路吹吹打打,路上又遇到了好几次障车族,自然又是一番来往磨蹭。好容易挨到天色擦黑,迎亲队伍才算到了阁老府大门口。
马车停稳,侍娘挑开车帘,便见好几名仆妇抱着毡席出来,有条不紊的将东西铺排开来,形成一条长长的小道。
慕皎皎脚刚落地,慕家的仆妇们也赶上前来,用行障将她团团围住。她便踩着这条小道,一直跨进阁老府的大门。先拜猪圈,再拜炉灶,一应礼节完毕,慕皎皎才被搀扶着进了院内西南角的青庐内这里才是一对新人行正礼的地方。
正礼行过,新人坐帐,遮在慕皎皎脸上的团扇尚未撤去,这下又轮到急着见新娘子的崔家人催促崔蒲念催妆诗了。
崔蒲认命念来。一连念了五首,仆妇才撤去了遮住慕皎皎面容的团扇。
立时,围观的亲朋好友中又爆发出一阵惊呼。
这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