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表面对我恭敬有加。但背地里却都嘲笑我是下不了蛋的母鸡,甚至还有生了两个儿子的人当面开始嘲笑我了寿王虽然疼我,但在儿女之事上也对我颇有怨言。这五年间,我日日被人这么刺激着,实在忍无可忍。所以那一日,当三郎召我进宫”
“当时我也是鬼迷心窍,就想着我做寿王妃,你们都能如此欺凌于我,那我要是做了圣人的妃子,看你们谁还有胆量在我跟前说三道四到后来,我发现三郎他对我是真好,我们又情投意合,我就真的”
“不用说了,我没有那个意思。”慕皎皎淡声道,“人生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只是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要想到,有得必有失。你已经享受到了许多人都无法企及的尊荣以及荣华富贵,那就必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你先做好心理准备吧”
“我会失去什么”太真妃闻言心跳陡的加速,赶紧拉上她的手。
慕皎皎却闭唇不语,只是静静的看着她。
太真妃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任何答复,最终失望的低下头:“我明白了。阿姐,天机不可泄露是吗”
她想太多了。她只是纯粹不知道怎么说才是。
不过,如果这个说辞能堵上她的嘴的话。她也乐得顺水推舟。
不过看看眼前这个还保留着五六分善良秉性的女孩儿,慕皎皎由心的道了一句:“你要是真喜欢孩子,无论从谁家抱养都可以,但认义子那等事还是少做为妙。孩子还是自己从头养起的好。”
太真妃当即脸色刷白。“阿姐,你是说我难道我这个毛病治不好了吗你是当世神医,难道也治不好我吗你不是给那么多人都治过,想必给我也是可以的。阿姐”
慕皎皎握住她的手,只道了句:“天命不可违。”
太真妃当即僵住了。
慕皎皎再抱着女儿后退一步:“太真妃好生安歇,臣妾告辞。”
便抱着女儿转身退去。
母女二人出了三华宫,便赶紧坐上轿子往崔府赶。
回到崔府,郑氏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六弟妹,可是太真妃请你过去他们没把你怎么样吧”
“如果真是要将我如何,她又何必如此郑重其事的派人来请”慕皎皎摇头,只是神色怎么看怎么都不对劲。
郑氏皱眉。“六弟妹,在那里可是发生了什么事你不要怕,说出来给我听听,或许我能帮你想想法子呢”
“也没什么,就是突然才发现。原来六郎升任刺史一事居然也和太真妃在圣人跟前的竭力举荐脱不开干系。现在我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该如何才好。”慕皎皎随便捡了一件事说了。
“原来是这样。”郑氏闻言,果然面色一凝,“这个太真妃并非善类。这两年,自从她跟了圣人后,她的家人悉数受到提携。就连她那个远房堂兄,原本就是个市井无赖之流,现在居然都在蜀中活动,看样子是要往长安来了。到时候,长安少不了要更乱了。”
说罢,她又长叹一句。“以前我们还道武惠妃族人已经够横行霸道了。可是就现在杨氏一族显现出来的端倪,他们竟是还要更放诞无忌些”
是啊。日后的杨家人只会更放肆,恶形恶状罄竹难书。现在他们还只是小露了冰山一角而已。
今天她已经把能说的都告知太真妃了,可等到手中权势日益胀大,人心也跟着膨大的时候,她还能不能记住自己的这些话,那就难说了。慕皎皎无力摇头。
郑氏说完了那些,也连忙对慕皎皎道:“长安本就是是非之地,六弟妹你和六弟性子又太锋芒毕露,这里绝非你们的久留之地。现在既然二郎的婚事都办完了,新妇子你也见过了,你还是赶紧带着十六郎郎和十八娘离开吧”
二郎君在府上男丁中排行第十六,小娘子十八。由此可见,光是崔蒲兄弟六个就已经造出这么多小孩了,博陵崔氏的血脉有多强大
慕皎皎连忙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事情紧急,我就不虚留你了,你赶紧收拾东西吧”郑氏现在已经是崔家的当家主母,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敏捷果敢。既然说了不留。她便立马走人,还主动吩咐人来帮慕皎皎准备带回广州去的礼品。
而就在慕皎皎忙着收拾东西离开之际,那边的圣人又到了太真妃处。
“她怎么了都已经多久了”
“自从小崔夫人离开后,太真妃就这样了。婢子怎么叫她都不应,只管一个人临窗默默洒泪。”小婢战战兢兢的应道。
圣人点点头。“罢了,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小婢连忙退到一边,圣人便到了太真妃身边,柔声唤道:“玉环。”
连叫了好几声,太真妃才回神。
只是瞧着她泪眼婆娑、娇弱无力的模样,简直比方才临窗洒泪时还要楚楚可怜得多,圣人的心都疼了。他连忙将她揽入怀中:“可是朕离开后她又对你说了什么你只管说来,只要她真有做得不对的,朕帮你出气”
“没有。阿姐只是跟我说了几句肺腑之言罢了。三郎你知道的,阿姐她从来不稀得对人谄媚逢迎,心中有话就直说。她能这样对我,我反倒心里更感激她。”太真妃娇柔的靠在他胸前,却只字不提慕皎皎说过什么。
圣人见问不出来,便也只是低叹口气:“罢了,既然你不想说,那不说就是了。对了,最近春光灿烂,御花园中的牡丹花开了,改日咱们一起去赏花吧到时再命人歌舞一番。保管让你的心情立马大好”
都这个时候了,谁还有心情赏花看歌舞
不过,心知圣人是在用心安慰她,太真妃还是点点头:“一切都听三郎你的安排。”
慕皎皎这边。虽说她急着回去,但因为赶回来长安的时候,日子就已经距离崔林的婚期没几日了。她休整一下。再和崔家人聚上一聚,时间就过去了。如今婚事已毕,长安这里自然也还有几户人家要走的。诸如程十九娘、魏王世子妃等等,这些人家她是必须亲自上门拜会的。
这一日,她刚到了魏王府,才和世子妃一起坐下,不想宫中就来人了:“圣人今日同太真妃在御花园赏花,忽觉人少没了乐趣,便命咱家来请魏王魏王妃、世子世子妃以及小郎君小娘子前去凑个热闹。”
除了一直在外流浪的河间郡王外,也就只有不涉足政事的魏王是圣人最信任的兄弟了。现在在后花园赏花,他突然想和好兄弟一起热闹热闹也是人之常情。
世子妃一听这话,赶紧就命人收拾起来。
慕皎皎便也起身:“既然如此。那还是先回去,改日再来拜会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