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2 章(1 / 1)

簪花扶鬓长安步 桃花小茶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奶奶平安生下一位小娘子。”

“哎”慕皎皎闻言却低叹口气,“平安生下小娘子不假。只是我那位阿姐心心念念的想要生个小郎君,好容易将小娘子生下来后,她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悲伤过度之下竟然大出血了我竭力救治,也只能控制住出血,捡回她一条命。以后,她要是想再怀孕生子的话,怕是难了。”

“竟有这事”崔夫人几个面面相觑。

崔老太太闻言便是一声冷哼:“那个小娘子也是想不开。生个小娘子又怎么了她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再生,先开花后结果也很好嘛谁家生孩子就保证能一胎生个小郎君出来搞成现在这样,纯粹是她自己的错,这样的结局也是她自作自受”

“可不是吗你这个二姐脑子也太轴了点,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大嫂郑氏也道。

慕皎皎摇头叹息不语。

崔蒲将她的表情看在眼里,眼神却是一闪。

请完安回去,他关上门便问她:“老实交代,你那二姐是不是真不能生了”

“是啊”慕皎皎点头。

“你确定“

“九成五的可能不能再生了。”

“这便是你努力施救之后的结果”崔蒲满眼狐疑,“以你的手段。应该不至于这么悲观吧”

慕皎皎便笑:“要是我拼尽全力,我至少可以给她挽回五成的可能。可是,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是啊,为什么慕皊皊那只白眼狼,得了好处还当这是你应该做的,只怕还会觉得你不够尽力。没让她十成十的好起来呢

“这次生了个小娘子,她生气,觉得没有压服我,就把罪责怪到我头上。那么下次要是她再怀再生,还是生个小娘子,会不会以为是我给她下了药,害得她生不出儿子来与其再被她这样冤枉,我还不如连诬陷的机会都不再给她。反正,换做其他大夫,他们达成的最终结果也会和我昨晚上差不多。”

看着她唇角那一抹隐隐闪着寒光的冷笑,崔蒲都觉得手脚一阵冰凉。

“昨晚上你受苦了。”他低声说着,又将她揽入怀里。

慕皎皎闭上眼摇头:“他们千方百计骗我回来,逼我给她接生。既然有胆子做出这样的事情,那就应该早做好了迎接相应报复的准备。昨晚上我没有收他们的诊金,他们心里应该明白了才对。”

“这种事情,还是得看他们自己。反正我相信,顾文华这一对心里只怕是不明白的。”崔蒲冷笑。

不过,顾沅这个人明白不明白,那他就管不着了。反正那个人就算明白了,他肯定也会不吭一声。

“那我也不管了。现在我累死了,至少一年时间都不想再看到姓顾的。”慕皎皎摆摆手。

“正好,我也不想看到他们。反正咱们马上就要回扬州,到时候天高皇帝远的,也见不着他们”崔蒲忙道。

到了慕皊皊女儿洗三那天,慕皎皎和崔蒲果然都没有去,只叫人送了一份礼去就罢了。顾家人自知理亏,欢欢喜喜的收了礼,一句话都没有多说。倒是顾文华一整天脸上都带着几分失落。

接下来几日,听说慕皊皊恢复的情况不大好,慕皎皎也并没有再往心里去。她和崔蒲忙着去见郭刺史、和卢九叙旧、给王十七郎的姨娘带话,还要去其他亲戚家走动,忙得不可开交。

如此,又近十天过去了。

夫妻俩在一起盘算着也该回扬州去了,不想宫里就来了一则消息有人告了崔蒲无诏回长安,事情都已经被捅到圣人跟前去了

第232章 崔知县的民生计

“肯定是姓武的干的”崔蒲听闻后气得哇哇大叫,“他也就这点本事了。抓住别人的小错夸张放大,然后落井下石。为治下的百姓谋福祉没本事,栽赃陷害他倒是做起来顺溜得很”

“你先镇定一下。现在不是生气大骂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想想事情该怎么解决。”大哥崔葏忍不住小声劝他。

“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他能闹到圣人眼前去,难道我就不会吗我回来这里可是有正儿八经的理由的”崔蒲收起怒意,“我这就写一封奏表,明日夹在阿爹的奏折里一起呈上去给圣人看。”

崔葏闻言一愣。“阿弟,这样做好吗”

“阿兄你放心,等我把奏表给阿爹看过。他一定会同意的。”崔蒲信誓旦旦的道。

果然,等他将长长一封奏表写好,交到崔阁老处。崔阁老看过后,便将他叫去父子俩关起门来长谈了一番。然后第二日,崔阁老果然就将他的奏表夹在自己奏折里头呈交了上去。

到得下午申时左右,便有天使来了崔府:“传圣人口谕,宣左仆射崔瀚及扬州府治下天长县县令崔蒲入宫觐见”

崔蒲和崔阁老连忙换上官服,随其入宫。

第二次进宫,这次终于是光明正大的应召走了进去,而不是搭别人的顺风车。崔蒲顿觉扬眉吐气,精神抖擞。

进了太极殿,崔蒲连忙跟在崔阁老后头三跪九叩,对上头的当今天子行一番大礼。

大礼完毕,只听上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崔阁老及小崔爱卿免礼,平身吧”

崔蒲才和崔阁老站起来。

这个时候,崔蒲才发现太极殿内还站着好几名朝中重臣,其中便有武立新他亲爹武煊。

察觉到崔蒲扫过来的目光,武煊眼神一冷,从鼻孔里发出一声极其细微的低哼。

崔蒲立马收回目光。垂首作肃立状。

圣人坐在上头,拿起手边一封奏折:“小崔爱卿,这封奏表是你写的”

“启禀陛下,是。”崔蒲斩钉截铁的回答。

“哦看你的意思,你是发现了一样可以替代粮食的东西,所以才会千里迢迢赶回长安城来,甚至连上峰的批准都来不及申请”

“是事关民生,微臣不敢大意。又想到从长安来回一趟,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没了。要是等到上头层层关卡全数通过,只怕要等到年底去。到时候微臣再回来,然后再带了东西去扬州,那就要错过春耕了。所以微臣才斗胆先一步回来了,只是在离开之前,微臣早已经将回京的奏请呈报给了上官,并非无故私自回长安”崔蒲一字一顿的道。

“那么不知崔知县你这次得到的是个什么东西,又是从哪里得来的,你怎么就确定它能代替粮食”武煊终于按捺不住,站出来发问。

崔蒲昂首道:“那是下官岳父从天竺带回来的,在别个地方,那里的人就是将其当做主食在培育。”

而后,他便将慕宥经历的那个故事讲了一遍。

武煊闻言冷笑一声:“不过一个莫须有的故事,崔知县竟就当真了么”

“在民生民计上,下官一向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