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1 / 1)

簪花扶鬓长安步 桃花小茶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次做成了这么大一件事,你就当是奖励我,喂我喝一次又怎么了”崔蒲坚持道。

慕皎皎无奈。“好吧,我喂就我喂。不过,你这次得老实点把东西都喝光。”

“只要你喂,我保证喝光”崔蒲赶紧点头,双眼睁得大大圆圆的,仿佛要让她看到他真诚的眼神。

慕皎皎低叹口气,便自己先饮了一口,再渡到他嘴里。

崔蒲果然乖乖喝了。

慕皎皎再渡他几口。眼看一碗汤渐渐见底,就剩下最后一口了。谁知再喂给他的时候,崔蒲就又不老实了。他环在她腰上的双手猛地一收,把她带向他身前;唇重重往下压去,舌头更是趁她不备钻了进去,不要脸的纠缠上她的舌。那熏然的眼中明显浮现一抹奸计得逞的得意洋洋。

慕皎皎忍不住瞪他你混蛋

崔蒲却越发的高兴了,立马将她一抱,往床上一扔:“娘子,我来了”

崔蒲才来天长县一个多月,没想到就已经干出了这么一桩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这般雷厉风行的手段,这么狠绝又任性的心思,让他大名很快就飘扬到了隔壁的县去。

武立新人在海陵县,本来也一直在关注着崔蒲那边的动向。当得知崔蒲短短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得到了全县上下的拥护,他不由酸溜溜的道:“不就是灭了个乡绅。给自己在那个地方树立了威信吗这种事情我也会干而且他只会拿那些穷乡僻壤的小人物做文章算什么本事要是我,我就捡本县最大的乡绅下手。这才能显出我的本事,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不是好惹的”

当钱先生得知他的想法后,立马就跳出来反对:“郎君。此事万万不可韦向然不仅是海陵县最大的乡绅,他和京兆韦氏一族还是一脉传承下来的,和他们是同宗。你动了他,他必然会去向京兆韦氏求救。到时候,惹得京兆韦氏同武家不和,那就大事不好了”

“切,你说的这些我都已经查过了。他们虽然是同宗,但关系隔了十万八千里,早八百年前就不来往了。而且他崔蒲都能灭了天长县最大乡绅的妹夫而使得那人一声不吭,我必然也能让京兆韦氏一个屁都不敢放”

“郎君,这个不一样。那吴兴镇的徐老爷他只是”

“你不用再说了我现在只是来告诉你们一声而已。事实上早在我抵达海陵县后不久,就已经叫人私下里去搜罗那些乡绅的罪证了。这个韦向然的儿子是个败家子,从小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还干了不少强抢民女的恶事。我就从这一点出发,必定叫他们无话可说”武立新大手一挥,得意洋洋的道。

“郎君。这也不行”

“这不行那不行,反正自打来了这里,不管我做什么你们都要反对你们是不是就巴不得我天天就在这个县衙里干坐着,有事没事和那些乡绅们出去喝喝酒打好关系,庸庸碌碌的混完这三年”武立新沉下脸,“我知道你们都恨我赶走了姓许的,可是我不后悔我告诉你们,老子既然来了海陵县,就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而且这番事业一定要比崔六的更大更壮丽”

看他如此一意孤行,钱先生满脸焦急,却也无可奈何。

“你一定会后悔的”他只能如是叫道。

“呵,到底是谁后悔还不一定呢你们几个老头子就等着看我如何让这个海陵县发展处一片新气象吧”武立新摩拳擦掌,一脸的兴致勃勃。

第205章 东施效颦

天长县出了位爱民如子的县太爷,这是百姓之福。因此,自刘家村的事情后,其他各处的百姓也纷纷往县城里来,抱着状纸恳求县太爷为他们做主。

于是,崔蒲原本就不轻松的日子越发的忙碌了起来。用慕皎皎的话说,那是天天都累得跟狗一样。崔蒲对这个形容深表赞同。

在这个时候,慕皎皎又终于接待了一位主动上门来探望她的客人这便是她的娘家大姐、早些年就嫁到扬州来的慕家大娘子慕敀敀。

慕敀敀比慕皎皎大十岁,所以慕皎皎对这个早就出嫁的大姐几乎没什么印象。不过见到她,慕敀敀明显十分的激动,简单寒暄过后就拉上她的手道:“早接到阿娘的信,知道阿妹你要到扬州来。我就高兴得不得了,天天都在掰着手指头数日子。上个月你们到了,我们原本就打算来看你的,但是想到你们刚到县里,一定还有许多事情要办,就没来添乱。一直等到现在,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就来了”

龚氏会告诉她关于自己的消息吗慕皎皎深表怀疑。

不过,既然慕敀敀有心要给龚氏脸上贴金,那她自然也不会反对。

而且,这位阿姐对她的喜欢和亲热是实实在在的,一点都不做假,慕皎皎心里暖暖的,也微微一笑:“知道扬州有阿姐你这个亲人在,我也就安心多了。”

“那是自然。咱们姐妹俩在一处,虽然隔得有点距离,但好歹也能互相照应。以后你这辈要是有什么事情,尽管叫人去和我说。阿姐要是能帮你的,一定会。”慕敀敀亲热的说着话,又将她的两子一女叫过来与慕皎皎见礼。

慕敀敀夫家姓魏,三个孩子里魏小娘子年纪最小,现在也才不过四岁,生得粉妆玉琢的。只见她上前来毕恭毕敬的对慕皎皎行了个礼后,便抬起头奶声奶气的问:“你就是我那位从长安来的神医姨娘吗”

“你这么小点,也知道这件事”慕皎皎笑着摸摸她粉嫩嫩的小脸蛋。

魏小娘子连忙点头:“我当然知道了阿娘常说起你的”

一旁的魏小郎君也忙道:“这一年多,阿爹阿娘常常说起六姨您的事情。阿娘还说,外家那许多姨娘里头,就只有六姨您最有出息了,二姨娘和十一姨娘这辈子拍马都及不上您”

慕敀敀听到这话,连忙尴尬笑道:“这都是我和他们阿爹私底下说的话,没想到孩子们却都记住了。不过我们说的都是真心话。我出嫁时十一妹虽然还小,但以阿娘的性子,只怕也把她养不了多好。至于二妹她虽然是我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但我也必须说一声,我们阿娘过世得太早,她被现在的阿娘一手带大。性子也明显被带歪了。反倒是六妹你以前我看你病歪歪的,阿娘也不怎么爱搭理,却没想到你竟然就这样歪歪倒倒的长成了我们几个姐妹加起来都远不及你一个。”

“阿姐你这话就说得严重了。其实咱们姐妹里头,最懂事明理的人是你。”慕皎皎真心实意的道。

慕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