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神女(1 / 1)

保护我方反派剧本 你的荣光 614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68章 神女

  其实, 只要孟昔昭和詹不休配合的好,两人里应外合,一个把管友三迅速的抓起来, 另一个则抄了造反军的老巢,那这事, 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的解决了。

  为什么孟昔昭还要多此一举, 让孙厚全反水,污蔑管友三是卖国贼呢?

  当然是因为, 这是演给天寿帝看的啦。

  ……

  江州的造反军,从始至终就没引起过应天府的注意。

  主要也是因为, 这些年来, 大齐的民变就没断过。

  今天这边变一下,明天那边变一下, 全是小打小闹,而且民变的主体几乎都是农夫,扛着锄头就反了, 最大规模不过是几个村, 应天府身为本世界第一铜墙铁壁,能怕这些小小农夫吗?每回都是让当地知州知县自行处理, 除非闹得太大了, 才会意思意思,从应天府派一支禁军出来。

  只要管友三没有真的把江州和隆兴府拿下, 不管天寿帝,还是那些文武百官,都不会把他当回事, 就算孟昔昭上书,说他已经纠集了一万的人马, 天寿帝也只会觉得,这回反抗起来的村子有点多。

  孟昔昭替他提前解决了这样一个心腹大患,他却根本不知道此人有多重要,那哪行。

  所以,必须要让天寿帝重视起来,也必须要让他把该给的好处,都给自己。

  ……

  就这样,孟昔昭把主意打到了天寿帝的死对头,南诏的头上。

  农夫揭竿而起,天寿帝不会在意,因为这就等于是他的佃户撂挑子了,有什么可生气的呢?再换一群佃户就是。可要是佃户不仅撂了挑子,还暗戳戳的鼓动他其他的佃户,跑去投奔自己的死对头,甚至偷走了自己的两块地做投名状,就天寿帝那高到没边的自尊心,一定登时就能气炸了。

  如此一来,管友三还是死定了,天寿帝会更加重视跟南诏的战争,而孟昔昭自己,也能立下大功一件。

  这个办法,是孟昔昭留在应天府的最后一晚,想出来的。

  那时候他觉得,做成了这件事,再加上隆兴府形势一片大好,或许等到了年底,他就能借着回去领赏的机会,成功留在应天府,不用再出去了。

  虽说他计划的挺好,但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孟昔昭现在极其不愿意回到应天府,他甚至有种,自己就在这隆兴府做一辈子山大王算了的冲动。

  …………

  在孟昔昭琢磨着如何当一个缩头乌龟的时候,外面依然是太阳东升西落,时光匆匆,不为任何人停留一分一秒。

  城门楼都已经架起来了,成人胳膊那么长的青砖一层一层的往上垒,而就在城门楼建了一半的时候,隆兴府里,突然出了一件大事。

  说要闭关七七四十九天的藏尘道长,在只闭关了三十几日的时候,突然口喷鲜血,一头从蒲团上栽倒下来,人事不省。

  玉清观如今是隆兴府里最火的道观,而玉清观那么破旧,好几面墙都只剩一半了,藏尘道长的房间也不怎么隔音,里面传出动静,外面的人全都听得到,去上香的百姓十分震惊,想去问问究竟怎么回事,道观里的小道士却不让他们靠近。

  只能从窗户外面,远远的看上一眼。

  而在“昏迷”了整整三日以后,藏尘道长才终于悠悠转醒,醒了以后,他茫然的看着房梁,然后突然反应过来,面如金纸的起身,捂着胸口,弱柳扶风般踉踉跄跄往外奔走。

  他醒的时候,是巳时二刻。

  也是寻常百姓觉得最适合来上香的时刻。

  于是,一百多个香客,就这么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位仙气飘飘的道长,一脸惨白的往观外跑。

  别人拦他,他还焦急的挥退别人,仿佛有什么要紧事要做。

  普通百姓,就算很好奇,也不敢去拦这种知名道士,尤其是藏尘这样,会法力,还能跟三清沟通的。

  好在,玉清观里其他的道士敢。

  于是,大家就听到其中一个年岁稍长的道长,对藏尘斥道:“师弟!你身子还没好,怎么可以这时候下床,快回去!”

  藏尘摇头:“不,我必须尽快过去……”

  百姓们脑袋上冒出一个问号,去哪里啊?

  那个道长就像百姓的蛔虫,立刻就问:“你要去哪?”

  藏尘脸上写满了后怕:“我要去梅岭……螣蛇神女发怒了!”

  百姓们听到这句话,满脸都写着茫然二字。

  螣蛇神女?谁啊?

  ……

  螣蛇,道教十二天将之一,这家伙在神话中的地位,也不是一开始就定性的,而是随着朝代更迭,不断变化。

  一开始的说法是,螣蛇是玄武的分身,就是老骑在乌龟上面的那条小蛇;后来,又变成了螣蛇其实是一种龙,跟应龙啊、蛟龙啊,地位是一样的;再后来,又变了,说它其实就是一条蛇,只是,这个蛇很容易化蛟,而蛟又很容易化龙,所以,应该这么说,螣蛇就是龙的幼年体。

  每朝每代说法都不一样,前面就不提了,只说最近,由于之前中原分裂的太碎,人们活着却总有种自己正在地狱里受罪的感觉,所以经常去求神拜佛,但那时候真正兴起的是佛教,道教只沾了一点光,系统性的神话,并没有流传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因此,百姓们只知三清,对于其他的道教神明,了解不多。

  在越朝,螣蛇混得最惨,已经查无此蛇了。

  齐朝刚建立的时候,也差不多,道士们宣传自家信仰的时候,提的还是那几位大神,偶尔会提提像九天玄女、西王母、四神四灵这些热度稍低一点的神灵,螣蛇,还是查无此蛇。

  直到天寿帝做了那个梦。

  天寿帝那个梦,直接把佛教的那迦大神贡到了快和观音菩萨一样的地位,几乎所有的佛寺,只要还有余钱,就一定会塑一尊那迦大神的佛像。跟风嘛,谁不会啊,道教见状,也开始翻书,看自己这边,有没有跟蛇有关的故事。

  然后他们就找到了螣蛇。

  然而……螣蛇的事迹很少,而且它有一点特别吃亏。

  那就是,它没有人形。

  ……

  天寿帝嘴上说着,他喜欢蛇,而且还把蛇推崇到了如今的地位,可再看看他平时干的都是什么,塑那迦的佛像,收集人首蛇身的故事和画卷,至于他养的那条大蟒蛇,倒是好好的养在御花园里,可孟昔昭每次去见他,他要么待在后宫,要么待在他自己的宫殿里,很少会在御花园中,欣赏他的大蟒蛇。

  也就是说……其实,天寿帝这是叶公好龙。

  嘴上说自己喜欢蛇,然而实际上,他更喜欢蛇能变成人,如果是那种能给他带来好处的人,那就更完美了。

  孟昔昭不知道是之前的道士们没有想到这一层,还是想到了,却苦于接触不到天寿帝,无法利用,反正那都不关他的事了,既然之前没人利用,那这便宜,就归他了。

  神话嘛,还不都是人编的,尤其螣蛇这种每过一朝就自带一个升级包,直接更换版本的,那就更容易编了。

  在藏尘三两言语的讲述中,大家很快就弄明白怎么回事了。

  藏尘闭关的时候,因为“法力”低微,不慎被外力侵入了他的魂魄,他以为对方是邪祟,于是调动起为数不多的“法力”,跟这个邪祟对抗,谁知道对方十分强大,他没打过,这才吐血,晕了过去。

  而晕倒以后,他也做了一个梦,他梦到一个长着翅膀,腰部以下是一条蛇尾的女人腾空在云雾中央,怒视着他,说他是不知好歹的凡人。

  “我乃螣蛇!小小道士,连火眼金睛都没练成,居然胆敢污蔑我是邪祟!”

  藏尘正模仿着螣蛇的语气,说得正投入着呢,突然,旁边一个大娘插嘴问他:“道长,什么是火眼金睛啊?”

  藏尘一噎:“…………”

  他哪知道。

  孟知府没说啊。

  藏尘沉默一下,说了实话:“我也不知。”

  “可能这是神仙才会的一种术法。”

  藏尘刚才脸上的茫然不似作伪,大家恍悟的哦了一声,然后继续聚精会神的听藏尘讲故事。

  ……

  对于这个螣蛇神女,藏尘连她穿什么衣服,身材如何,还有什么姿势,全都讲得特别清楚,而且那个造型和服饰,别说大齐没有了,就是周边这些国家,恐怕都没有。

  大家顿时更加相信,藏尘道长是真的见到螣蛇神女了。

  神女现身,却没有五官,据说是藏尘道长法力不够,加上他只是个凡人,所以看不见神女的面容,只能听到神女一句句的训斥他。

  “听闻凡间有难,我特来帮助尔等,你这个臭道士,竟把我认成了邪祟,你睁大眼好好瞧瞧,邪祟无不貌丑,怎会是我这般的长相?”

  “三清送你金碗,你欣喜若狂,我来送你数不尽的金子,你为何却半点都高兴不起来?!”

  “难不成,你是看不上我送来的财运,也罢,那我便送给我的子孙!梅岭西侧半山腰的千年古树下,在那里,我留了一分财运,我的子孙察觉到,自会去吞食殆尽。哈哈哈哈,以后,你们这些无知的凡人,便漫山遍野的追逐它们吧!”

  然后,螣蛇神女就消失了,藏尘也醒过来了。

  这个梦最多不过一刻钟,藏尘醒了以后,才发现竟然已经过去三天了。

  听到这,百姓们全都呆滞了。

  这神女……听上去性格好恶劣啊。

  越发的不像人类了,哪个人类女子敢如此狂傲呢。

  香客中不乏读过书的,这类人震惊的是神女真实的性格,然而对那些最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现在就关注一件事。

  快去梅岭看看啊!!!

  这回没人拦藏尘了,大家一起往梅岭跑。

  梅岭就在城内,是城里最大的一座山,千年古树没听过,但凡是本地人,都知道梅岭半山腰上有一棵几人合抱才能抱住的大树。

  大家一路狂奔,到了树下,果不其然,看到了正缓缓在树下游动的几十条蛇。

  众人:“…………”

  饶是隆兴府多蛇,大家也很少见到这种景象,更何况这些蛇什么品种花色都有,一看就不是一窝的。

  百姓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他们动起来,争先恐后的去抓这些蛇。

  幸亏这些蛇是孟昔昭提前让人抓来的,已经确定无毒了,不然让这些没经验的人去抓,说不定就得当场交代几个。

  确定了这件事是真的,藏尘便垂头丧气的走了,他觉得得罪了神女都是自己的错,于是决定回去再闭关上九九八十一天,每天都给神女上香,求她息怒。

  但息怒是肯定不会息的,毕竟神女要是息怒了,大家肯定会盼着神女再展现一次神迹,藏尘可不想再跟这个神女牵扯上任何关系了。

  而当天晚上,这件事,就开始在隆兴府里传播起来。

  等孟昔昭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城里传的就不止是螣蛇神女赐福隆兴府了,据说,那一日抓了蛇回去的百姓,有一个第二天出门,摔了一跤,扭头一看,发现地上有一锭金子。

  另一个一直愁自家布匹庄生意不好的问题,谁知,当晚府衙就来了衙役,说要跟他签订契约,以后官兵和衙役制衣用的布料,都从他这定。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孟昔昭听完了,点点头,“不错,如今捕蛇的人多吗?”

  谢原:“多,但大多都是城中无所事事的混混热衷于捕蛇,一般百姓,还是在忙活种地。”

  孟昔昭笑,这就对了,百姓最务实,他们或许会跟风,但也就是抓一两条,也想不到去卖钱,只有脑子活络的,才会发现这里面有商机。

  能发动一部分无业游民做捕蛇人,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如今这事刚发生没多久,府衙不用刻意的去引导什么,只要打听一下,谁抓到蛇了,或者谁又把蛇转让出去了,然后就随机性的给那人扔点银子过去,或者照顾一下对方的生活,让这流言愈演愈烈,后面的事,自有旁人替他们推进。

  不论何时,招财和壮/阳,都是铁打的财富密码。

  ……

  由于天寿帝还在,后者肯定是用不了,自然只能从前者上下手,这事一时半会儿的还不会传到外面去,但仅仅在隆兴府内部,也足够将银两流通起来了。

  而隆兴府又不是封闭的,传出去,也是早晚的事。

  孟昔昭低下头,把自己之前画的那个螣蛇画像,又拿了出来。

  服饰上,他借鉴了敦煌飞天仙女的服装,头发和发饰,则是明代宫廷剧里面的风格。

  虽然都说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但在工艺这方面,多数情况下,还是现代更厉害。

  最起码谢原是看得目不转睛,他觉得,这个神女的发饰,比他姑母的还华丽。

  至于神女那清凉又曼妙的身材……谢原抿了抿唇,不敢再看,他抬起眼来:“大人,这真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孟昔昭严肃的点点头:“这就是我梦中情人的样子,娶妻当娶这样的。”

  谢原:“…………”

  你还真是大言不惭啊。

  罢了,年少慕艾,谁没憧憬过自己未来的娘子呢。

  就是孟昔昭这个憧憬的级别有点高,要真按这个标准来找,那他就只能打一辈子光棍了。

  默了默,谢原觉得这不是自己能插嘴的问题,于是,他只问了一句别的:“为何不画五官?”

  对此,孟昔昭的回答是,他最多能想象出身材来,脸没法想象,再说了,对男人来说,有身材不就够了,脸长什么样,不重要。

  谢原:“…………”

  虽然被上峰信任、且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的感觉很好……

  但,算我求你。

  你还是把我当外人吧!

  知道你是色中饿鬼,但你真不用这么明明白白的告诉我!

  ……

  谢原满头黑线,再也受不了了,他读了十来年的圣贤书,今年都二十好几了,既没娶妻,也没纳过妾,一直过的清苦生活,对这种话题,他真的承受不来。

  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孟昔昭看着他逃离的背影,耸耸肩,然后又低下头,看手里的画像。

  至于不画五官的真正原因……

  是他还不知道,自己应该画谁。

  他费心思塑造这么一个有个性、接地气的螣蛇神女,自然不是只为了卖蛇,卖蛇文案那么多呢,他何必找个最费劲的,还要这么大规模的折腾。

  先把螣蛇的名气打出去,然后再慢慢的让真人与其挂钩,自然,不能说神女现世,那太夸张了,不到一天就能被大家看出来是假冒的。

  但要说那人长得像神女呢?

  要是说,那人身有异处,是个低配版神女,很适合用来做代餐呢?

  孟昔昭看着画像,沉吟片刻,最后还是把画像收了起来。

  能不能用上,他也不知道,如今最重要的,还是把合适的人找到再说。

  *

  江州知州收到孟昔昭的信以后,果然,吓得半条命都快没了。

  他按照孟昔昭说的,暗中去找那个叫管友三的人,还真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管友三一个混混,居然住在一个三进三出的大宅子里,而且出来进去,身边都有一堆人护着他,每天早晚,也有很多混混过来找他,看样子,是在跟他做汇报。

  孟昔昭在信里把这个管友三形容成了最为穷凶极恶的罪犯,让江州知州不要轻举妄动,等他来了以后,人证物证俱在,再将他们一网打尽。

  江州知州有点纳闷。

  什么人证物证俱在?又不是审案子,既然发现他有问题,直接把他抓起来不就是了。

  但他连管友三想谋反这件事都不知情,他以为孟昔昭这样说是有他的道理,再加上,这位是知府,自己只是个知州,还是听命行事,比较妥当。

  孟昔昭出发前往江州时,身边只带了四个衙役,这四人还有两人是押送孙厚全的,金珠银柳等人都留在隆兴府了,只有庆福还跟在孟昔昭身边。

  他们是暗中前往江州的,都没穿官服,江州知州虽然知道他们来了,但怕打草惊蛇,也不敢派人迎接,只是在他们来到衙门之后,才赶紧出来接待。

  江州知州姓万,今年四十来岁,要他对着一个十八岁的小屁孩口称大人,他有点不习惯,便抬出了长辈的身份,笑呵呵的对孟昔昭说:“我大哥与你父亲同朝为官十数载,说起来,咱们也颇有渊源。”

  孟昔昭疑惑:“万知州的大哥是……”

  万知州微微一笑:“兵部侍郎。”

  孟昔昭恍悟过来:“原来是万侍郎,我知道我知道,他去年的时候,纳了一个白虎门外的行首为妾,这事传的满应天府都是啊,哎呀,没想到,原来你是万侍郎的弟弟,真是失敬,失敬。”

  万知州:“…………”

  这件事就不用再提了。

  被孟昔昭噎了回去,他不敢再拿辈分说话,两人就按上下级来相处,倒是和谐了许多。

  孟昔昭来的比詹不休早,他仗着这里没人认识他,便堂而皇之的去观察管友三等人,知道他们在城中究竟留有多少人手以后,孟昔昭便让万知州派人,把各个岗哨都设置好,然后再让人盯着管友三的一举一动,等到他身边只剩两个人的时候,躲在暗中的官兵才一哄而上,瞬间逮捕了他。

  管友三被抓了,剩下的人群龙无首,十分慌乱,但也没立刻就变成一盘散沙,管友三能成功造反,可见他还是有点本事的,有这么几个对他死心塌地的人,得知这件事以后,立刻就往城外跑。

  他们准备去尼姑庵,把那一万人马这就拉出来,攻入江州城,解救他们的管友三大哥。

  然而这几人一路狂奔到了尼姑庵,却见到尼姑庵的门口,灯火通明,几百个穿着甲胄,背后长枪还滴着血的将士对他们虎视眈眈,而这些将士的后面,一个将军打扮的青年,一边慢条斯理的擦着手,一边

  楠諷

  踱步出来。

  因为这里点了很多灯,所以他们很容易就能看见,那人是正在擦拭自己手上沾染的血迹。

  他们呆若木鸡的站在原地,詹不休看见他们,还笑了一下,只是这个笑,十分的瘆人。

  “竟然还有几条漏网之鱼,也好,刚刚杀的太干净了,这几个土匪,便留他们一命,送去江州城,让孟知府和万知州好好的审问他们一番。”

  旁边的将士们顿时声如洪钟的齐声回答:“是!!!”

  对面的几人:“…………”

  啥?

  我们是土匪?

  你要不要看看,到底谁像土匪???

  ……

  管友三落网的太快了,他的其余手下,也在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被抓了,等到了公堂之上,被人五花大绑的按在地上,管友三甚至还没回过神来。

  他明明藏得那么好,究竟是什么时候暴露了?

  他呆滞的跪着,公堂外面百姓们嘀嘀咕咕,而公堂之上,孟昔昭和万知州一起审理此案,孟昔昭基本不说话,是万知州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

  百姓们听说管友三居然想谋反,惊的差点找不到北。

  而管友三听说之所以孟昔昭能发现自己的大计,是因为他派去隆兴府的那几个人露出了马脚。

  管友三恨得牙根痒痒,却又没法做什么,事已至此,他只能赶紧把自己撇清干系。

  不能撇也要撇,毕竟一旦认了,这就是夷三族的死罪。

  管友三死不承认,孟昔昭见状,勾了勾唇。

  管友三看见他这个笑容,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一拍惊堂木,孟昔昭让衙役把管友三的手下们带了上来,然后当堂打板子,很快,就有人受不了了,承认他们是想谋反。

  管友三额头上冒出青筋来,他依然不承认,还说这都是底下人自作主张,跟他没关系,他只是想带大家过好日子,没想到他们居然敢谋反。

  到了这个时候,还这么嘴硬,不得不说,这人还挺冷静的,知道只有抵死顽抗,才有活命的机会。

  孟昔昭把搜集来的证据,一一念出来,越念,外面的百姓越震惊,管友三额头上的汗也越多,到了这个地步,再抵赖好像也没什么用了,反正他是肯定要死了。

  而就在管友三佝偻着背,想要承认的时候,孟昔昭突然冷笑一声,说他还不认罪,那好,把孙厚全也带上来。

  孙厚全蓬头垢面,浑身上下几乎没一块好地方了,管友三看着他,几乎都认不出他是谁。

  而这时候,孙厚全看了他一眼,突然下跪,对孟昔昭和万知州大喊:“大人,就是管友三指使我的,他让我去拿下隆兴府!大人,他不止是想谋反啊!他还串通了南诏人,他想把江州和隆兴府,全都献给南诏,然后娶南诏的公主,做南诏入赘的驸马爷!”

  孟昔昭:“…………”

  不是让你别提入赘的事了吗!

  管友三惊呆了。

  过了好几秒,他才愤怒的破口大骂:“放屁!我才没跟南诏人串通过!”

  百姓们也震惊,但因为管友三之前就是这样否认的,现在,他们连这一点,也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