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听说皇上还颇为不悦,有知情人说,瑶月郡主志在做江夏王妃,曾放出豪言壮语,只要王妃之位一日空缺,她就不会放弃,必将其收入囊中。
第八百五十九章 二对一
七年了,虽说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江夏王后院之事,但王妃空缺是事实,哪有盛年男人,正妻之位常年空着的道理
不要说江夏王刚过而立之年,这些达官贵人,哪怕到了知天命,过花甲之年,若是丧妻,也会再娶个年轻貌美的姑娘续弦。
所以说,江夏王在东澜的王公贵族之间,绝对算得上一个异类,对此,贵族们私下也议论纷纷,但因为涉及后院私隐,又忌惮江夏王的权势,都不敢在明面上讨论。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江夏王主动提出赐婚之时,说震惊朝野,绝不为过。
皇上脸上慈和的笑容渐渐淡了下来,感慨万分,“是啊,端阳都已经病逝七年了,你常年征战,身边不能没个人照顾,是朕考虑不周了。”
百里长卿清楚地看到了皇上眼中的冷意,语气不急不缓,“陛下言重,臣恳请陛下为臣和月氏女王赐婚。”
如果说刚才江夏王请求赐婚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现在的话则是掀起了惊涛骇浪,众臣不管是知情的,还是不知情的,都震惊不已,目瞪口呆。
有人率先出来反对,“陛下,万万不可,江夏王镇守边疆,关乎社稷安宁,月氏女王是异国女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请陛下三思。”
“荒唐”皇上虽早有预料,但见百里长卿竟然公然在金銮殿上提及此事,唇齿发冷,“这天底下哪有一方藩王和异国女王结合的道理”
皇上动怒,非同小可,不少人为江夏王捏了一把汗,虽然从情理上,江夏王和贺兰女王,英雄美人,比翼齐飞,可谓天作之合,但从利益上来讲,本国的战神若想娶月氏女王,还是不能接受。
面对天子之怒,百里长卿波澜不惊,“以前没有的事,不代表不可能,臣唯有此愿,恳请陛下成全。”
皇上的脸色更冷,到了此时终于明白,百里长卿千里迢迢奔赴南疆,并非仅仅只为了江夏将士的军资俸禄,还有他的这个野心。
轩辕珞及时出列,义正辞严道:“江夏王,本王一直认为你是深明大义的英雄豪杰,父皇一向对你爱重有加,先是端阳皇姐下嫁,后是赐婚瑶月郡主,父皇隆恩,可谓浩荡如海,可如今你仗着军功,执意要娶一位备受争议的异国女子,难道我东澜泱泱大国,就没有能入你眼的女子吗”
珞王一番话给江夏王扣上了数个罪名,恩将仇报,忘恩负义,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东澜万紫千红,竟然都比不上一个异国女子,一下子得罪了一大帮人,可谓一记厉害的软刀子。
轩辕珞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的竟然是秦王,“珞王兄此言差矣,有道是,文死谏,武死战,江夏王戎马征战十余年,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有目共睹,此次于国家危难之时,远赴南疆,血战沙场,力挽狂澜,儿臣以为,江夏王洒尽热血,捍卫国土,才是报答父皇隆恩的最好方式,至于仰仗军功,更是子虚乌有,江夏王平叛有功,父皇向来赏罚分明,本就欲嘉奖,何来仰仗之说”
第八百六十章 何去何从?
谁都没想到,一向不出彩的秦王,居然能说出一番这么慷慨激昂又理直气壮的话来,尤其是轩辕珞,更是惊讶。
他曾设下计谋,利用秦王对端阳公主的姐弟情谊,加深其对江夏王的憎恨,但不知道秦王到底吃错了什么药,竟然一反常态地为江夏王辩白起来。
轩辕珞眼中幽光闪烁,看来此次秦王赴南疆督战,定然发生了什么,要不然他这个脑子一根筋的秦王弟怎么突然转变了态度,对逼死他皇姐的江夏王青睐有加
秦王的倒戈,对轩辕珞来说,绝对是个不利的信号,因为这意味着朝堂势力的倾斜。
果然不出所料,太子对秦王的话深表赞同,“父皇,儿臣以为秦王弟言之有理,姻缘大事,讲求两情相悦,皇长姐病逝已有七年,江夏王情深义重,矢志不渝,可见王爷不仅是国之栋梁,还是极为重情重义之人,况且,情投意合,知音难得,并非珞王弟说的随处可寻。”
大臣们还没表态,皇子们就二对一地先争锋相对起来了,金銮殿原本欢腾庆功的气氛陡然间变得怪异而微妙。
珞王见形势对自己不利,冷笑一声,“江夏王的确重情重义,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江夏王曾说过,要为端阳皇长姐守节十年,十年之内,绝不再娶,如今才过了七年,王爷就要背弃和皇长姐的誓约,另娶她人了吗”
百里长卿知道,此刻轩辕珞说的话,就是皇上想说的话,他就是皇上的代言人,淡淡一笑,“我的确和端阳公主有过十年之约,不过殿下不要忘了,端阳公主也曾说过,十年之内,若是我遇到心仪之人,她会祝福我。”
原来如此,轩辕珞唇边浮现一抹嘲讽之色,讥诮道:“一直以为喜欢玩文字游戏是文人的专利,今天才知道,原来江夏王也精于此道”
江夏王眼中凛冽如冰,“本王一开始就有言明,是珞王殿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吧”
想不到江夏王话不多,但却句句指向自己的软肋,轩辕珞忽然转头看向皇上,大义凛然道:“父皇,江夏王是三十万将士统帅,本应心怀大义,却为了儿女私情,执意娶一外邦女子,置家国大义江山安危于不顾”
“珞王弟也太过危言耸听了。”出言打断他的是太子,“父皇,月氏一向和我东澜交好,并非敌国,况且,月氏女王向来有亲近我朝之心,若江夏王和月氏女王结为秦晋之好,月氏饲养的千里良驹,更能壮大我军战力,儿臣以为,此事,有百利而无一害。”
秦王也附和道:“父皇,儿臣赞同太子之言。”
虽说秦王不得宠,但到底是皇子,有秦王的加盟,太子一派占了绝对优势,之前处在震惊中的人也清醒过来,开始权衡利弊,纷纷点头称是。
轩辕珞虽处劣势,却寸步不让,因为他知道,父皇此时是站在他这边的,说起话来也底气十足,“此一时彼一时也,虽说月氏与我朝近年并无战事,但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将来的事,谁能说得准若有朝一日,月氏狼子野心,觊觎我东澜大好河山,一边是家国,一边是美人,江夏王何去何从”
第八百六十一章 作何选择?
珞王这番话虽然说得义正辞严,但实在有些胡搅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