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 越闹越僵
太后清癯的面容怒意急速升腾,痛心疾首道:“哀家这些年专心礼佛,竟然不知,宫里乱成这样了”
殿内沉闷压抑得让人呼吸困难,全都低着头,一言不发,生怕被太后怒火波及到。
这种明显不满意薛皇后治理后宫的话,某些人听在耳朵里,自然大为顺耳,惠妃眼底都是得意的笑容,太子监国之后,长春宫越发盛势,幸好,后宫还有一位老佛爷,关键时刻能压制住薛皇后的气焰。
薛皇后责无旁贷,缓缓起身,沉声道:“令母后烦忧,是臣妾的不是,母后放心,臣妾定然会查清此事的来龙去脉,还后宫安宁。”
百里雪秀眉一竖,将门之家的刚烈血液迅速在她身上沸腾起来,语调却冰冷如霜,“退一万步讲,就算阿萝眼花了,看到绮心去了青岚湖,也并没有亲眼目睹绮心将明贵人推落湖中,皇祖母这样说,是否有些过于武断了”
贵为皇太后,从未想过还会被孙媳当面质问,太后脸色沉得可以滴出水来,怒极反笑,“你的意思是说哀家冤枉了绮心”
太后的怒火让其他人不寒而栗,连薛皇后也有些不安,用眼神示意雪儿不要当众顶撞太后,谁知,雪儿似乎根本就没看到她的警示,以她的性子,看到了也会装作没看到,平静如水道:“忠言逆耳,我只不过实话实说罢了,皇祖母总归是讲道理的人吧”
见百里雪竟然胆大妄为到和太后杠上了,惠妃等人喜不自胜,只因明贵人刚刚小产,不宜表现得太过欢天喜地,否则早就笑逐颜开了。
太后见百里雪眉眼间都是倔强不屈的神色,蓦然转头看向皇后,厉声道:“皇后,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太子妃目中无人,不敬尊长,连哀家都敢顶撞,将来让她如何母仪天下”
母仪天下薛灵薇听到这话的时候,眼神一跳,有什么机芒闪过,却因她一直低着头,没有人看得到。
薛皇后见雪儿和太后之间越闹越僵,眉头深锁,原本觉得雪儿张扬活泼,此刻才发现,这纯澈的本真,较劲起来也是够要人命的,这般无法无天,如同一个倔强的孩子,不悦地呵斥道:“太子妃,快向太后娘娘请罪。”
谁知,百里雪骨子里的坚韧和刚硬此刻才初现端倪,反诘道:“母后,儿臣没有错,为何要请罪难道有人亲眼看到绮心把明贵人推落水中吗”
太后没想到百里雪连皇后的话都不听,气得手指发颤,本该淑仪端敏的太子妃竟然是这等任性妄为
见太后脸色铁青,惠妃大喜过望,柔声劝道:“太后娘娘,太子妃年轻气盛,难免口无遮拦,娘娘凤体要紧,就别和不懂事的晚辈一般见识了。”
“是啊”安宁郡主附和道:“何况,太子妃是由江夏王养育长大,礼节上有所欠缺也是难免的,太后娘娘心宽似海,就别放在心上了。”
见安宁郡主牵扯上了哥哥,百里雪眸光一凛,还没开口,太后就发话了。
第六百一十二章 太后训斥
太后淡淡瞥了一眼宁妃,她在宫里呆了一辈子,对宫中的明争暗斗了然于心,警告道:“江夏王是国之栋梁,此刻正在南疆浴血奋战,妄议朝臣,可不是后妃之德,你就事论事就好,不要借题发挥”
本想落井下石,将江夏王牵扯进来,却不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安宁郡主暗恼自己太过心急,反而乱了方寸,忙道:“太后教训的是。”
百里雪看向安宁郡主的眸光透着深深嘲讽,人前宠妃,人后荡妇,自从知道她与人通奸的绝密之后,就仿佛看到了她的结局,不过因为想要更深地报复皇上,所以还没到揭发此事的时机。
太后不再看安宁郡主,转而看向百里雪,冷笑道:“太子妃,你是未来的皇后,可你看看自己,无君无上,恣意妄为,哪有一点为天下女子表率的样子”
这话说得极重,放在别人身上,早就羞愧自尽了,但百里雪的眼神清冷如月,“皇祖母,其实孙媳正是为了您老人家的声誉,才据理力争的”
太后眼神怔了一怔,来了兴趣,“哦此话怎讲”
百里雪淡淡道:“圣人有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越是为君为尊者,越是不能独断专行,蛮不讲理,只有明辨是非,以理服人,方能天下归心,若是酷刑加身,屈打成招,酿成冤案,传出去必定有损皇祖母的名声,皇祖母说是吗”
太子妃一席话令太后的脸色没有那么紧绷了,太后毕竟不是蛮霸之人,之前对太子妃动怒,是在心里认定了是绮心将明贵人推落入水的,但阿萝的确没有亲眼看到是绮心所为,太后想了想,微微颔首,“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薛皇后心里紧绷的弦微微一松,惠妃见气氛在微妙地扭转,唇边隐约不可见的笑僵滞在脸上,忙道:“太后娘娘,若是根本就没有人亲眼目睹推明贵人落水的凶徒,那又该如何毕竟绮心是目前最可疑的人。”
百里雪不紧不慢地反驳道:“依惠妃娘娘的意思,是要大刑逼供吗”
瑞儿还在王府受苦,可始作俑者还在这里风光无限,惠妃将恨意深藏眼底,理直气壮道:“犯人大多狡诈顽劣,不用刑,谁又肯轻易招供呢”
百里雪讥讽道:“幸好康乐伯只是礼部尚书,不是刑部尚书,否则必定冤狱满天飞了”
“你”见百里雪诋毁自己的父亲,惠妃气得脸色通红,差点拍案而起,“请太后娘娘为臣妾做主。”
不过惠妃失望了,太后此刻并没有心思关心那些乱七八糟的口角之争,她在心里考量,绮心毕竟是太子妃的侍女,若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严刑拷问,伤的是东宫的颜面,东宫是国本,此事必须慎之又慎。
见太后没理自己,惠妃有些难堪,只狠狠瞪了一眼百里雪,可后者根本就没看她,更让她又气又恼,薛皇后则更是视而不见,惠妃只得将心头怒火强压下来。
第六百一十三章 证据确凿
就在气氛僵持的时候,谢太医从里面走出来,面含犹豫,“太后娘娘,微臣有一事,不知当不当禀报”
太后面无表情,“说”
得到准许,谢太医道:“微臣刚才在给明贵人施针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贵人指甲缝里有几缕丝线,像是从什么布料上抓下来的,因为不起眼,起先微臣也没在意,但联想到贵人落水一事,不敢瞒报,请太后娘娘明鉴。”
指甲缝太后眸光一震,示意郑姑姑,“你去看看。”
郑姑姑小心翼翼地从谢太医手中取过那几缕细细的丝线,绮心见了脸色剧变,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