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2 章(1 / 1)

被太子惦记的倒霉郡主 祁晴宝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五百七十一章 上天示警

“上天示警,可朕不知道到底哪里做错了,以致招来上天之谴责”

见皇上脸上掠过一道不易察觉的担忧,薛皇后按捺住心下震惊,多年的经验告诉她,此事只是一个开端,“陛下是真龙天子,乃仁德明君,东澜多年来国泰民安,如今明贵人又身怀龙裔,不久之后,就将为陛下绵延子嗣,可见上苍一直福佑陛下,何来上天谴责之说”

这时,外面传来内侍的通报声,“启奏陛下,宁妃娘娘求见。”

自从上次明贵人无故晕倒之后,宁妃身上就背了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和嫌疑,皇上再没去过紫华宫,而且皇上染恙之后,也没召宁妃侍疾,紫华宫较之以前冷清了不少。

见皇上脸色阴晴不定,薛皇后敏锐地猜出了皇上的心思,“既然明贵人腹中龙胎无恙,陛下就不必再介怀了,何况也不能证明就是宁妃做的,宁妃虽然有些任性,但也不是是非不分之人,宁妃生性活泼,聪明伶俐,让她来陪着陛下,相信陛下也能康复得快些。”

冷落了安宁郡主一段时间,其实皇上心底也舍不下她的鲜美娇艳和伶俐娇蛮,见皇后给了自己台阶下,便顺势道:“传她进来吧。”

皇上病了,安宁郡主不似往常那样打扮得花枝招展,满头珠翠,而是穿了一件极为素淡的浅蓝色宫裙。

她本就长得极美,陡然这样一装扮,立时让皇上眼前一亮,如出水芙蓉般清新动人,声音也有着特有的哀怨与忧伤,“臣妾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薛皇后看在眼里,故作不知,识趣道:“太后娘娘一直忧心陛下龙体,臣妾这就去慈宁宫一趟,也教她老人家安心。”

“去吧”皇上欣然准允,“告诉母后,朕无大碍,让她不要担心。”

“臣妾遵旨。”

“臣妾恭送皇后娘娘。”安宁郡主见薛皇后走了,眼底掠过一道喜色,转而看向皇上,满眼都是心疼至极的颜色,“陛下可担心死宁儿了。”

皇上正欲说话,忽觉胸口又是一阵沉闷,忍不住剧烈地咳嗽了几声,把安宁郡主吓得花容失色,“陛下,陛下”

李公公忙着给皇上顺气,又过了好一会,皇上的咳嗽才慢慢舒缓下来,见安宁郡主一脸的手足无措,他并不怪她,宁儿年纪尚小,见天子也会生病,一时受惊不足为怪。

一转头,却正好看见旁边那碗已经凉了的药碗,皇上不由得怒道:“都是一帮庸医,朕已经吃了好几天的药了,还是半点都没有好转。”

安宁郡主心疼地扶着皇上,“陛下莫要心急,宁儿听闻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陛下是真命天子,天下万民都会为陛下祈福,臣妾在紫华宫也每天沐浴斋戒,为陛下祈福,相信陛下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这番温言软语并未让皇上开心起来,前朝一大摊事都等着他定夺,对于一位还没有到知天命的帝王来说,自是不愿将监国之权交到太子手中,权力这种东西,交出去容易,想要收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宁荐人

何况,他亲自立的这位太子,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都有种捉摸不透的感觉,更是不放心将监国之权交到太子手中。

而在已册立储君的情况下,又更不可能将监国大权交到其他皇子手中,朝政大局,拖几天还好说,万一拖上一两个月,大臣们必定请旨太子监国。

哪怕是帝王,也无法左右生老病死,春去秋来,世间往往有各种悖论,越是心急如焚地盼着好起来,越是不见起色,反而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安宁郡主眼眶红肿,泣不成声,“这些日子,宁儿寝食难安,唯恐陛下生宁儿的气,又恐陛下再也不理宁儿了,陛下,臣妾真的没有谋害明贵人,臣妾深爱陛下,爱屋及乌,怎么可能去谋害陛下的骨肉呢”

这件事至今没有定论,太医也说不一定是遭人谋害,有可能只是贵人体质虚弱的缘故,皇上也不愿真的冤枉了宁妃,正欲开口,猛然又是一阵剧烈咳嗽,似乎要把心肝脾肺咳出来一般。

安宁郡主大惊失色,声音带着哭腔,“陛下,你不要吓宁儿”

李公公也脸色剧变,大声道:“传太医。”

很快,潘太医就慌慌张张地奔到皇帝寝殿,一番手忙脚乱之后,好不容易才止住了皇上的咳嗽。

安宁郡主急道:“潘太医,陛下为什么会咳嗽得这么厉害”

潘太医以头抚地,恳切道:“微臣斗胆恳请陛下务必静心凝神,待龙体养好之后,再行操劳国事。”

每次都是这句话,他是皇帝,每天日理万机,有数不清的朝政等着他处理,现在已经是群龙无首的状况,再静心凝神下去,朝政岂不是要大乱了

皇上不耐烦地挥挥手,“出去”

潘太医不敢多说什么,颤声道:“微臣告退。”

李公公见汤药已经凉了,赶忙命人去重新熬了一碗,小心翼翼地呈到皇上面前,正准备伺候陛下喝药,安宁郡主见状马上道:“臣妾来吧。”

谁知,皇上闻见浓烈的药味,辛辣扑鼻,眉头蓦然一皱,猛地一把打翻李公公还没来得及交到宁妃手上去的药碗。

药碗坠落地面,发出尖锐的碎裂声,黑乎乎的药汁流了一地,见皇上如此动怒,安宁郡主和李公公吓得匆忙跪下,“陛下息怒。”

皇上冷冷地看着那四处蜿蜒的药汁,一言不发,安宁郡主见寝殿内的气氛异常沉闷,轻声道:“臣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皇上正处在心情极度烦躁的时候,从牙缝里迸出一个字。

“臣妾忽然想起,北越曾有位国师,名叫王天卿,师承太上老君,法力高深,通晓天地阴阳之气,善炼制灵丹妙药,臣妾的皇伯父曾患无名之病,太医们调理许久也不见起色,后来是王天卿焚香祷告,炼制灵丹,调理一段时间之后,皇伯父就好了起来。”

太上老君的弟子皇上忽然来了兴趣,“这个王天卿多大岁数了。”

安宁郡主想了想,“臣妾记不太清了,不过至少应该已经两百多岁了。”

两百多岁皇上眼中越发有了亮光,“他此刻人在何处”

安宁郡主摇摇头,“王天卿虽是国师,却喜四处访仙问道,并不常在朝中,所以,臣妾也不知他此刻在何处”

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投罗网

虽然安宁郡主不知道王天卿人在何处,但皇上却对这个离奇的高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况且,这个王天卿他也听说过,是太上老君的徒弟,道行极为高深。

正如薛皇后猜测的那样,“荧惑守心”的星象的确对皇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