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2 章(1 / 1)

被太子惦记的倒霉郡主 祁晴宝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皇上让她回宫的建议,然后根本无视破坏了气氛的森冷御林军,朝百里雪招招手,“你过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不知道为何,那一刻,百里雪忽然觉得太后就像外祖母般亲切随和,不自觉地往前走了几步,到了太后面前,“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拉着百里雪的手,眯起眼睛细细打量她,“果真是个美人,皇后和真定的眼光果然不错。”

轩辕珏漆黑的眸瞳如墨玉般闪亮,唇角一弯,“还是皇祖母的眼光最好。”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太后的到来绝非意外,惠妃看见太后对百里雪奇异的态度,心情仿佛从山顶坠入了山谷,她有种预感,这个宫里唯一能够改变皇上主意的人,这一次恐怕站到了太子那边。

楚离一直冷眼旁观,他那副淡然至极的个性,恐怕就是天崩地裂,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化,太子聪明绝顶,绝非有勇无谋之人,太后的适时出现,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安宁郡主知晓太后对自己素有成见,这个时候乖顺静立一旁,收起了所有妩媚的风情和动人的姿态,如一支风姿俏丽却贤良淑德的新菊。

长公主道:“阿离,过来给母后看看。”

楚离只肖一眼就道:“母亲放心,太后娘娘一时无碍。”

见阿离这样说,皇上也再没有理由把太后请回慈宁宫了,尤其是大庭广众之下,素来以仁孝治天下的有德明君,都极其重视对母后的孝道。

太后仿佛现在才看到戴青等人,脸色由晴转阴,“这是怎么了哀家的孙子选妃这样的大喜事,你们来添什么乱”

在宫中当差就是如此,主子太多,隶属不同派系,有时候同一派系的主子也站在不同的立场,需要平衡各方的关系,才能混得长久,戴青虽是军人,却不是莽夫,示意所有御林军后退了数步,拱手行礼,“卑职粗鲁愚钝,一时有失,请太后娘娘降罪。”

百里雪看在眼里,难怪哥哥都对戴青高看一眼,粗中有细,明白这个时候皇上绝对不会和太后娘娘起冲突,他自己揽下责任,为皇上做了开脱,皇上日后也必定不会薄待于他。

太后蹙起修长的细眉,淡淡道:“刀剑是凶险之器,今天是好日子,哀家不想煞了风景,退下吧。”

第十八章 太后的强硬

黑铁般的御林军如潮水般退去,凤藻台上又恢复了莺歌燕语,繁花似锦。

惠妃因为之前被皇上呵斥,现在不敢说话,太后已经多年不问朝政,甚至连她都忘了,后宫还有这样一尊供人仰视的大佛,难怪太子始终水波不兴,胸有成竹,原来手中还藏有这样一张王牌。

只是不知太子是如何请动太后出山的惠妃有百般疑惑,却只能深藏于心,不敢表露出来。

薛皇后笑道:“母后果然吉人天相,臣妾看着母后的气色较之前几日好了许多,人也年轻了许多。”

太后自嘲笑道:“太子都要成亲了,阿离也都这么大了,哀家哪里还敢称年轻呢”

长公主是太后最疼爱的小女儿,“母后一点都不老,有人还说母后和儿臣站在一起像姐妹呢。”

太后大笑,晕开了厚重凝涩的气氛,仿佛刚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瞬间消失于无形,从来不曾存在过。

皇上想说话,却几度无法开口,太后根本没给他开口的机会,笑毕之后,吩咐道:“把哀家为孙媳妇准备的礼物拿上来。”

郑姑姑忙把一只名贵的灵芝竹节纹玉簪呈送到太后面前,太后接过,将那只玉簪插在了百里雪的头上,仔细打量,含笑赞许道:“不错,哀家就觉得这只簪子适合你。”

百里雪跪下谢恩,“谢太后娘娘赏赐。”

见事态被太后的出现给遽然扭转,惠妃心底越发急切,照这样下去,百里雪必定可以顺利成为太子妃了,而太子定然也会免于被重责。

她自己不能说话,便朝安宁郡主丢了一个眼神,谁知安宁郡主只是低眉顺眼,根本没和她有视线交集。

皇上似乎很不满意自己被无视,脸色沉了下来,被太后看见,终于问道:“皇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皇后见皇上脸色极为难看,心底猛地一沉,忙低声在太后耳边禀报了刚才的事情。

太后似乎这才注意到还有薛灵薇和明霏两位绝色美人在,清淡的目光扫过她们,沉吟片刻,“太子所言也不无道理,今日盛事,只为太子妃,充实太子后宫之事,不如留待日后再说吧。”

惠妃遽然一惊,薛皇后到底给太后灌了什么迷魂汤,让太子忤逆这样的大罪也能轻飘飘地放过

安宁郡主显然也有些吃惊,不过她的视线落到太后怀中那只美丽的朱鹮身上,若有所思,亭光阁里百里雪笛声引鹮的画面又浮现眼前,太后对百里雪的特别偏爱难道和这只朱鹮有关

皇上虽然极其不满,但见母后发了话,又不能当众顶撞母后,又有些不甘,“母后”

太后抬手制止,“皇上,今日太子初定纳彩之喜,就是在民间,也是大喜事,何况我们皇家更是普天同庆的鸿禧,有什么事日后再议吧”

太后很少有这般强硬的时候,皇上冷沉沉地看了一眼太子的方向,却见太子的神情似秋山般沉稳不惊,“儿臣谢皇祖母,谢父皇,谢母后”

薛灵薇的一颗心冷到了极点,没想到太子还有如此杀手锏的后招,也更不清楚太子是怎么说服太后此时出马的,只知道这次满怀希望的选妃大典,自己彻底失败了。

明霏心底自然也是难掩失望,曲氏名门,悠若表妹已经是珞王妃,而自己却在选太子妃的角逐中失败,还不知道要如何面对父亲和舅舅的失望

第十九章 一对璧人

李公公再次宣读圣旨的时候,一直觉得后背都在发抖,仿佛有什么阴沉的利剑随时都可能刺中自己的后背一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百里氏静容婉柔,丽质轻灵,风华幽静,淑慎性成,柔嘉维则,深慰朕心。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值百里氏待字闺中,与皇太子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太子为正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身为伺候皇上多年的内务大总管,他比谁都清楚皇上这次是真的动了怒,心里头不由得替太子捏了一把汗。

太子搬出了太后,表面上来看起来是赢了,但实际上,太子恐怕已经失了皇上圣心,后患无穷。

后宫从来不缺人精,薛皇后看向太子的时候,也有深藏眼底的忧虑,却在天空中一双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