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5 章(1 / 1)

被太子惦记的倒霉郡主 祁晴宝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分明就是为薛灵薇量身定做的,而且刻意避开了江夏郡主最擅长的音律,江夏郡主的琴声可谓绕梁三日,连绵不绝,如此绝技,此次却毫无用武之地。

安宁郡主略带同情地瞥了一样江夏郡主的方向,嘴上却道:“皇后娘娘和长公主行事果然稳妥周全,臣妾佩服。”

“是啊”惠妃羡慕道:“还是皇后娘娘思虑周密细致,早知道,我那两位皇子选妃,就不会选得那么草率了。”

安宁郡主掩嘴窃笑,“惠妃姐姐,你这话要是让曲小姐和林小姐听到了,可要不高兴了。”

“不过开玩笑罢了。”惠妃不以为然笑道:“看来臣妾需要向皇后娘娘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薛皇后淡淡一笑,“惠妃过誉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芳昔姑姑清了清嗓子,“现在考一道题目,长公主出的题是,在半炷香的时间内,写出一首以枫叶为题的七言诗,要求对仗工整,韵律优美,意境深远。”

此言一出,立即听到一阵惊讶的唏嘘声,虽然这十位闺秀都读过书,也识得字,但所读之书大部分是女诫内训女论语这类教授女子懿德的书。

作诗倒也不是不会,但此时此刻能交上去的诗,不但要求极高,而且时间还这么短,真是个极为艰巨的任务,不少姑娘们面露难色,眉心紧皱了起来。

青萍县主为难了,她最怕的就是写诗,编一首打油诗都歪歪捏捏的,更不要说写什么七言律诗了。

这个真定小姨真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倒不是选不选上太子妃的问题,是怕丢了祖母的脸啊,她一张俏丽的小脸几乎拧成了苦瓜。

可惜时间不等人,芳昔姑姑并不在意姑娘们哀求的眼神,众目睽睽之下,半炷香已经点了起来。

薛灵薇容貌丰美,向来有大家风范,无论在什么场合,她都是沉稳矜持的,此刻也不例外。

但别人不知道的是,直到观星台上,别的秀女们才知道考的内容,但她却是提前知道的,心里早已经准备好要写的内容。

诗歌这种东西,有人可临时成诗,但绝大多数时候,是要精雕细琢,反复推敲,才见大成,甚至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所以,是否有足够长的时间酝酿斟酌,是写一首好诗的关键。

第九百九十二章 出乎意料

为了不表现得太过明显,引人怀疑,薛灵薇等那柱香烧了一半的时候才盈盈落笔,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

这是她精心写好的诗,还专门请高人指点过,一笔一笔写得极为认真,不能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还输给百里雪了。

诗词歌赋欺负将门出身的人不懂风雅吗很好,就要让你们看看,我江夏王府教出来的郡主的才华

百里雪在白纸上快速落笔,“烟草连天枫树齐,岳阳归路子规啼。春江万里巴陵戍,落日看沈碧水西。”

观星台上十分安静,只听得到毛笔落在纸上的沙沙声,安宁郡主微微眯眼,这场好戏真是越来越精彩了。

长公主抬眼看去,她的注意力总是会不经意被百里雪吸引住,看到那个孩子,她总是会想起悬崖峭壁上的雪莲孤松,那股汇集了天地精华的灵气,真是无与伦比。

薛皇后的目光也被百里雪吸引,薇儿的才情她并不担心,但百里雪呢她的诗作如何

半炷香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有两位姑娘甚至还没有写完,芳昔姑姑命人收起诗文的时候,又听到了嘤嘤的抽泣声。

但哭声在宫里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从来都无人在意,这是天下最不公平的地方,同时又是最公平的地方,在这里,只认权势,只认实力,其他一概不认。

芳昔姑姑把一张张散发着墨香的白纸收集到长公主面前,涉及到诗文,为了公正起见,长公主并不是评判,评判是翰林院的几位老学究。

最上面的一张就是青萍县主的,词不达意,韵律全无,长公主微微摇头,扬眉瞪了她一眼。

青萍县主机灵地把身子缩了回去,不敢抬头看,真是把祖母的脸都丢到家了。

再一张张看过去,薛灵薇的才情一向不错,这首诗也写得很好,长公主微微颔首,赞道:“薛姑娘果然才思敏捷,文笔极佳,构思巧妙。”

薛皇后听见这话,唇边浮起一丝笑意,尽管会辜负百里雪,但为了太子,为了薛氏,也只能这么做了。

长公主继续往下看去,明霏的诗也写得极好,当看到百里雪的诗的时候,双肩蓦然一震,有种直击人心的触动。

她完全没有想到,这丫头居然能写出这么好的诗,不是说她擅音擅画擅兵法擅骑射,但不擅诗吗

这是怎么回事长公主目光隐忧地看了一眼薛皇后,脑海里忽然浮现阿离说过的话,结果可能和母亲预想的不一样,母亲要有心理准备。

当时还不以为然,看到百里雪的诗的时候,长公主才渐渐凝重起来,莫非这丫头是故意深藏不露

十张诗文到了翰林院的几位学士手中,他们在争论片刻之后,很快就排出了名次,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江夏郡主的诗为第一,明霏第二,薛灵薇第三,其他的依次往后排,青萍县主居末位。

第九百九十三章 自食其果

这个结果同样出乎薛皇后的意料,因为时间极短,要求极高,纵然是饱读诗书之人,也没几人能顺利完成任务,写出妙不可言的七言诗。

同时,为了万全起见,薇儿的诗是提前准备好的,那首诗作,不仅寓意深刻,而且辞藻优美,韵律袅袅。

却没想到百里雪锋芒不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了如此惊艳叫绝的诗作,可谓一鸣惊人。

连薛皇后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百里雪的诗格调比薇儿更高雅,气魄比薇儿更宏大,有种海天一色波澜壮阔的恢弘之感,阅之豪情顿生。

至于明霏的诗作,则和薇儿不相上下,因为文人总是免不了对诗韵江南情有独钟,所以判了明霏第二,薇儿第三。

薛皇后表面上始终含着雍容华贵的微笑,心底却起了波澜,她贵为皇后,自然明白凡事不能做得太过明显,京城皆知,诗书,茶艺,女红是薛氏姑娘最为出色的。

专门考察这三样,已经有明显的偏袒之意了,所以,考察诗书这一环节上,评判选的都是翰林院最刚正不阿具有清高风骨的老学究,这些人一旦固执起来,连皇上都拿他们没办法。

有这些人做评判,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没有人会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