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1)

怎敌她,晚来风急 起跃 267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103章

  温老夫人一来,天色快黑了温殊色才赶到了明家,谢劭把人送到后,也没回府,去了昔日的靖王府与裴卿、崔哖相聚。

  温殊色进屋,明婉柔已经穿戴好了,正在梳妆,一双眼睛左顾右盼,几回被嬷嬷拉回来,“皇太孙妃,可别再动了,免得盘不好还得重来,再坚持一阵,很快就好了。”

  刚扭过头,余光便见温殊色匆匆走了进来,松了一口气,僵着脖子埋怨道:“你怎么才来,星星月亮我都盼来了。”

  “老祖宗来了,耽搁了些时辰,还好赶上了。”温殊色让人搬了一张高凳,坐在明婉柔旁边,看着嬷嬷替她梳妆。

  梳头的嬷嬷是明大夫人从凤城带过来的,有一双巧手不说,人也是个有福泽的,家里儿孙满堂,家族和睦,每梳一下,要念一句祝福的词儿。

  温殊色瞧得仔细,只见那一丝一缕到了她手里,每一个发丝都给梳得规规整整,自己那场婚宴办得匆忙,人也是浑浑噩噩额,至今回想起来,都不记得梳妆的环节,看完明娘子的婚宴,方才知道姑娘出嫁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和乐趣。

  明婉柔瞟眼瞧见她一脸发痴,轻声道:“羡慕了?”

  温殊色摇头,“不羡慕。”

  明婉柔噘嘴,鄙视她的口是心非,待妆容梳好了,才轻声同她道:“你要觉得遗憾,咱们找谢指挥给你补上,这回我一定要给你送亲。”

  亏她说得出来,哪里有人成亲成两回的,温殊色确实羡慕明婉柔有一个是属于自己的婚宴,但人与人不同,缘分也不同。

  她和郎君的婚宴特殊,与所有人都不一样,反而记忆深刻,每每回想起来,都会感叹这一份婚姻的来之不易。只要两人的日子过得好,又何必再去补办婚宴,岂不是画蛇添足了。

  “不遗憾,阿圆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新娘子,瞧完了你出嫁,等将来儿孙成亲,我也算有了见识,能给他们出出主意。”

  明婉柔脸色一红,“刚成亲,就考虑起儿孙来了,你也不害臊。”

  “我害什么臊,我都成亲大半年了。”

  自从明婉柔听差了她的话,传给了周邝之后,每回同她说话,都会被中伤一回,知道自己说不过她,质问道:“你是来送亲,还是来显摆的?”

  温殊色收敛住,不逗她了,说起了正事,“进宫后,不比在明家,自己多留个心眼儿。”

  明婉柔心头正为这事儿发虚呢,苦着脸道:“我能有什么心眼儿,我倒是想学奈何嘴巴兜不住,三两句话心里的事便被人诈了出来,之前吧,咱们两家只隔一道墙,我有个什么事,还能找你商议,往后一个在宫墙外一个在宫墙内,我要遇上事,找谁拿主意去?”

  “当初许亲之事,明家便觉得是我高攀,如今靖王被封了太子,我成了皇太孙妃,个个都觉得我走上了狗屎运,你不知,老祖宗昨日拉着我说了一夜的话,字字句句都没离开过家族荣誉,那意思是明家的将来,都系在了我一人身上,这不是往我脖子上套绳子吗,我在前面拉车,后面坐着明家的人,全凭我一人使力了?我这粗脑子哪里有这么大的本事。我与周……皇太孙成亲不是来贪图这份荣华富贵,是觉得他是个可以依靠托付终身的人,我只想安安稳稳地过着相夫教子的日子,若要我为家族干大事,那他们恐怕就要失望了。”

  这话倒是真的,就她那直脑子,连家里的几个姐妹都玩不过,更何况进宫后一堆的牛鬼神蛇。

  自己上回都被杨家六娘子和二公子摆了一道,换成是她,恐怕连对方的讽刺都听不出来。

  可这样的人,也有她的好处,听不明白活得轻松,万事不计较,倒让对方没了用武之地,宽慰道:“太子妃同皇太孙说亲之时,明家共有三个姑娘,你知道太子妃为何偏偏看上你吗?”

  明婉柔一愣,倒有了自知之明,“瞧我笨?”

  虽是事实,但有另外的说法,“你心宽。”

  明婉柔叹了一声,“就你会说。”

  往日自己稍微一糊弄,便能让她忘了自个儿想说什么,瞧来明家人怕是给了她不小的压力,温殊色继续道:“人人都道聪明人好,但多少家中纠葛不都是聪明人为出来的,傻人有傻福,你如今不就验证了那句话吗,明家几个姐妹,哪个有你嫁的好,你看皇太孙,不单是身份地位高,样貌虽说比不过我家谢指挥,但长得也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最紧要一点,皇太孙喜欢你,能把你当成宝一样宠着,好郎君本就难求,能喜欢你的好郎君更难求,你应该高兴。”

  没见过夸别人还连带着把自个儿夸一顿,不就是王婆卖瓜,明婉柔哭笑不得,心境倒开阔了,“你说得对,我嫁我的人,活自己的就好。”

  两人说了一阵话,明家大夫人便来了,母女俩有体己话要说,温殊色不好再待在屋里,去了外屋等着接亲的时辰。

  天光刚亮了一道小口,外面便有了动静。

  一串震人耳膜的爆竹声后,接亲的太监唱道:“恭迎皇太孙妃上辇。”

  后院忙成了一团,温殊色急急忙忙地进去,同明夫人一道扶着明婉柔的手,跨出了门槛。

  温殊色正欲松手,明婉柔突然一把捏着她,“缟仙,我有点怕。”

  温殊色知道她怕的是什么,鼓励道:“别怕,一夜就过去了,你瞧我这不是都过来了吗,还不是身强力壮。”

  明婉柔吸了一口长气,“等我出宫来找你。”

  “好。”

  等候在门外的明二公子上前,从明大夫人和温殊色手里接过明婉柔,缓缓地朝着门口走去。

  温殊色跟着人群中,看着明婉柔上了巷子内的撵轿,热闹声渐渐地移到了门外。

  明婉柔的撵轿刚升起来,巷子另一头十几道烟花突然齐齐窜上了高空,绚烂的火光,把烟青色的天际染成了一片彩光。

  人群一阵喝彩,温殊色跟着众人仰起头看,祥云立在她身边,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烟花,叹道:“娘子,真好看。”

  温殊色点头,确实好看,“记得向皇太孙结账。”

  上回自己送给了杨家六娘子一场烟花,传出去后,不少人都前来觅仙楼询问。

  周邝也听说了此事,想要给明娘子一场盛大的婚礼,让全东都一道跟着热闹,那日到觅仙楼喝酒时便再三交代过温淮,要备上最好的烟花,沿途放一路。

  这头的烟花刚燃尽,远处的烟花又开始了,普通的人家迎亲,怎舍得如此烧钱,百年难得见一回,府上看热闹的人太多,祥云生怕她被挤,伸手替她挡住了人群。

  新娘子都走了,温殊色没再留,随后出了府,跟在撵轿后面,也没上马车,一面瞧着烟花,一面往前漫步。

  头一回她来东都,瞧着也热闹,却觉得那些热闹离自己很远,如今终于同自己息息相关了。

  她也成了东都的一员。

  往后她将继续陪着郎君,在东都的这片土地上扎根,绽放出属于他们的那一朵火焰。

  从巷子出来,温殊色脖子都望酸了,刚低下头,便瞧见了从人群中迎面走过来的郎君。

  爆竹的光亮映在他身上,灼灼生辉,长得好看的郎君,百看不厌,小娘子看得入神,停了脚步等着他。

  郎君也瞧见了她,脚步加快,疾步到了跟前,“怎么走出来了。”

  温殊色同样意外,“郎君怎么出来了。”今日皇太孙成亲,宫中热闹混乱,皇上身边离不开人才对。

  谢劭没立马应她,伸手过来牵住了她的手,手指头紧紧地同她扣在了一起,抬眸望了一眼欢腾的人群,倾身附耳道:“陛下驾崩了。”

  温殊色一怔。

  本以为皇上能撑过皇太孙成完亲,结果还是没能挺过去,这时候驾崩,阿圆和皇太孙俩人圆房,不得再等上三年。

  温殊色倒吸一口凉气,真可怜……

  “除了太子太子妃和内务伺候的两名太监之外,无人知道,陛下临行前有交代,先停丧不发,等皇太孙的婚宴结束,明日午时之后再敲丧钟。”

  皇上停丧不放,便是为了俩人着想,至今阿圆和皇太孙都还蒙在鼓里。

  只要不是婚宴变成丧宴就好,温殊色担忧的却是另外的事,“贵妃那儿……”

  “太子的人在外守着,没人进得去,父亲已经入宫,今日皇太孙大婚,没人怀疑,杨家的人暂时还不知道。”

  等到明日丧钟一响,朝中恐怕又是一场风雨。

  皇上留下的一道圣旨。

  一:太子周谦登基,封皇太孙周邝为太子。

  二:贵妃不能与其同穴,与皇后一道另葬周家皇陵。

  第一条理所当然,第二条对杨家而言不太友善。

  杨家的太后梦没了,贵妃死后还不能进皇上的墓穴,纵然再大的肚量,这回恐怕也不会善罢甘休。

  可前路再艰难,他也要铁头迎上,为了小娘子,为了他们美好的将来。

  谢劭轻轻地捂住小娘子的手,手指头同她扣在一起,看了一眼远处还在不断绽放的烟花,偏头问她,“娘子羡慕了?”

  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