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8 章(1 / 1)

万界圆梦师 棉衣卫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之中自有天意。”

他用力抱住了曾书书,哽咽道,“天不亡我蜀山派啊!师弟,你到家了。”

曾书书一脸的茫然:“师兄?”

李沐松开了曾书书,拭去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笑道:“师弟,剑圣掌门临终之际,推演到天机变化,蜀山派或将大兴于世,所以,我不惜一切代价,建立了蜀山仙学院。但我蜀山派人才凋零,只剩下我和师妹,以及两个刚刚入门从未学过道法武功的师弟,维持仙学院运转捉襟见肘师弟,你回来的正是时候啊!”

曾书书看看李沐,又看看手里的九天玄经,甩了甩头:“师兄,我脑袋有些懵,你让我清醒一下”

“别着急,明确了师弟的来历,记忆的事慢慢恢复就好。”李沐亲切的拉住了曾书书的胳膊,“走。我带你去认识师妹师弟,和新收的几个徒弟,顺带着把蜀山仙学院的发展计划,给你好好的讲一讲。”

一番深情的师兄弟相认,脑袋嗡嗡的曾书书身不由己的被李沐拖到了院中。

院子里。

冯公子等人正在习练御剑诀,看到他们出来,同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啪!

啪!

李沐拍了两下手掌,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才道:“都停一停,我宣布一个好消息。师妹,咱们前日在河阳北郊救回来的失忆道友,修炼的乃是蜀山正宗的九天玄经,是咱们蜀山不知道分支的弟子,和我们是真正的一家人,让我们一起欢迎师弟回家。”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虽然不知道怎么选了一趟秘籍,曾书书就被师兄变成了蜀山派的人,冯公子仍然机灵的打出了配合,笑着对曾书书行礼,“冯琳见过师兄。”

说完。

她撞了下旁边发呆的两个客户。

叶鹏和柳三元回过神儿来,连忙跟着行礼:“见过师兄。”

钱海等人:“晚辈见过师叔。”

曾书书连忙还礼,道:“各位不必多礼。”

“师妹,时代。”李沐笑笑,“我修行的乃是本门御剑术,对九天玄经涉不多。等师弟将养下身体,以后九天玄经便由师弟教授你们,今日师弟归来已是幸事。但我相信,蜀山仙学院名气壮大之时,会有更多我蜀山流落在外的弟子,陆续回归的“

371 逐渐正轨

曾书书有了新的名字,李沐给他取的,叫做新生,寓意焕发新生,重新开始的意思。

没有姓。

李沐告诉他,名字可以重取,但姓氏不能乱来,将来找回了记忆,仍用原来的姓名就是。

李沐的体贴让曾书书备受感动,欣然接受了他的新名字。

毕竟,他也不想总被人叫做无名。

被认亲!

曾书书暂时没了找回记忆的想法。

毕竟,蜀山派的九天玄经骗不了人。

他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便把博大精深的九天玄经练到了玉天境第五层,轻车熟路,如鱼得水。

或许正如李小白师兄所说,他就是流落在外的蜀山派分子弟子。

不然,哪能如此巧合,蜀山派的镇派秘籍恰巧就是他练过的。

记忆没有恢复,但把道法武功找了回来,曾书书还是挺激动的,至少他看到了希望。

感激师兄对他的救命之恩,曾书书虽然伤还没好,仍主动但当起了教官之责,传授叶鹏等人九阴真经和九天玄经。

曾书书是修道之人,从小便学习太极玄清道,破译九阴真经对他来说没多大的难度。

九阴真经再难,也难不过御剑术和九天玄经,但做为蜀山派弟子的入门功法,相当不错了。

曾书书加入,蜀山派一代弟子的教学终于走上了正轨,把李沐从苦难的教学任务中解脱了出来。

虽然几个徒弟资质很差,但曾书书这几日过的很快活。

他找到了两个志同道合之人。

两个师弟叶鹏和柳三元竟然用蜀山纪录典籍的仙器手机,录下了许多让人口干舌燥的影像和唯美的图片,血脉偾张的字故事等等。

观之有身临其境的奇妙感觉,看得他这几天气血两亏,不得已,又找大夫开了一些补气血的药物。

至于他视若珍宝的小皇书,和两位师弟的珍藏比起来,粗制滥造,简直狗屎不如,早被他不知道丢到哪个旮旯去了!

而两个师弟描述的等学院建成后,各类校花争艳等等畅想,更是让曾书书心向往之,恨不得学院立刻投入运营

曾书书迷恋了上蜀山的修炼氛围,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家。

长此以往。

即便他找不回记忆,怕是也不愿离开蜀山仙学院了!

师兄说的没错,全民修仙,快乐修仙,他要用尽全力守护这片圣地

旁听了几次曾书书讲解的太极玄清道,李沐便主动放弃了御剑术和太极玄清道同修的想法。

不说这两门功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单从威力和境界上划分,青云门的太极玄清道明显比不上蜀山的御剑术。

毕竟,蜀山是传统的名门大派,有真正的得道成仙之人。

整个诛仙世界,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真正成仙。

张小凡集齐五卷天书,拎起诛仙剑干掉了鬼王,自己还受了重伤,弱爆了。

至于让曾书书解析御剑术,李沐从没想过。

连拜月教主那样的大拿都没能搞定,更别提诛仙世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代弟子了。

反正有智能飞剑先用着,御剑术按部就班的修炼就是了。

一路走来,和各种大咖接触,李沐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连经脉穴位都分不清的小菜鸟了。

至于冯公子,师兄学什么她学什么,并不想在挑选功法上浪费时间。

蜀山仙学院的筹备并没有因为曾书书的到来而停止。

第一批入学的名单筛选了出来。

五千人选中了一千人。

有男有女,多是识字之人,或有技艺傍身。

选中之人喜极而泣,欢天喜地的等待入学,落选之人则悲痛莫名,如丧考妣。

几天的时间。

蜀山仙学院的学校大门竖了起来,十多米的天然巨石上,用行楷刻下了“蜀山仙学院”五个大字。

大门旁边的石碑上。刻着十六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入门。

则是“天地”二字,辉煌大气。

再向里,则是一本雕刻成了书本样的巨石。

书本巨石上,刻着被誉为修道界万经之王的全篇幅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这个没有道德经的世界,道家祖宗的成名作乍一现世,蜀山仙学院的威名顿时竖了起来。

再无人小瞧这名不见经传的蜀山派。

许多明智之士读完道德经之后,更是断言,道德经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