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急的呼喊她……
周韵因为太过生气,竟把自己气到了心肌梗塞发作,还是急性的,得亏就在医院,及时得到了救治。
幸好她身体素质还算不错,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不过医生还是嘱咐她,切勿动怒,否则就绝不是手术服药就能解决的,一个闹不好,还有可能引起其他的并发症。
当然,这次心梗,也把她自己吓得够呛,比起和李想母女俩之间的深仇大恨,还是自己的命更重要。
且在连怀义和连心的劝说下,她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且对于李想找来的护工,也没有表现的太过分。
纵然心里面还是有火气,但到底顾及自己的命,不敢去想让她动怒的事儿。
这些李想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不知道是不是庆幸这波心梗发作的及时?
要不然哪能遏制住这个女人这么暴躁的脾气?
都没见过这样儿的,她们母女俩甚至都想不明白,怎么就把这人给得罪了,以至于让她仇恨到这个地步。
后来李想觉得,是这个女人嫉妒心太强,见不得别人好,尤其他们出身不如她的情况下,会更加激怒她内心的不平衡感。
这种人,为了自身的安危,你得躲着点儿,免得下一次,不明所以的被赖上而不自知。
晚宴之后,李家上下就投入到年货的准备当中,大家都是北方人,所以会蒸馒头、包子、豆包,炸带鱼,丸子,莲夹,做皮冻,饺子馅做了一荤一素,荤馅是芹菜萝卜肉,素馅是荠菜鸡蛋,荠菜是李想找来的,空间有,但是她骗李华他们说,是同学家在大棚里种的,因为韭菜鸡蛋馅不能放,一放就不好吃了,所以荠菜鸡蛋才是最合适的。
马家三兄妹今年也格外开心,以前过一天胆战心惊一天,每天都在想着如何不被打,不被骂中度过,自打逃出来之后,他们积极的跑到李家这边帮忙干活,原本李想是想让他们一起来过年的,但是孩子们懂事,没有答应,说他们什么都有,自己可以过。
马大妮和马二妮是干活的能手,李想给他们送了各种各样的炸货,他们也懂事的把自己做的肉火烧送过去一筐,来而不往非礼也,能力有限,但从来不会觉得别人的赠予是理所当然,总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送上最好的东西。
李想就是看中了他们这一点,才会一次又一次的帮助他们。
“妈,娜姨来电报了,说咱们寄回家的东西已经收到了,还让我替她给大家伙问好呢!”
今年他们没打算回去过年,所以就给老家的亲人们寄去了不少年货,包括海带,茶树菇、香菇、木耳、腊肠腊肉,牛肉干,猪肉脯等诸多好东西,不偏不向,二外爷家一份,李三柱那边也给了一份。
这门亲情注定是割舍不掉的,李华每月还寄着五块钱,逢年过节都会给老家寄东西,一般李二柱有的,李三柱也有,毕竟是亲爹,就算不来往了,她的孝敬也会送到,只求问心不愧,他对不起她,但她不能像他一样,对他不闻不问,如果那样的话,李华和李三柱又有何分别?
尤其现在李华手里有钱了,也不差这仨瓜俩枣,所以李想懂她,会主动的帮她做这些事。
“辛苦我家囡囡了,”
“辛苦什么,这不都是应该的吗?”
“娜姨说还给我们写了信,估摸着这几天就到了,信是先发出来的。”
这边说着,那边外出采购了老爷们儿们回来了,慕岩手里赫然拿着的就是李娜的信。
李想拆开一看,愣了一下,随即抬头看向大家:“李大柱死了,因为他孙子叫了他的名字,他追着孙子跑的时候,突然就倒地,气死了。”
李华听了一愣,旋即唏嘘不已:“老人都忌讳自己的名字被孙子叫,但这反应,是不是太大了点儿?”
李想接着往下看,目光又是一顿:“连富贵的老大儿子,没撑过去,匆匆下葬了,因为这场病,连富贵家也到了穷的揭不开锅的地步,那个女人在她老大儿子死了之后,招呼没打一声,走了。”
“怕是觉得过不下去了,才会一走了之,只是可怜了她的小儿子了,以后和连富贵这个光棍过日子,怕是连媳妇也不好找。”
李华在这边唏嘘的时候,迟垣坐过去揽住她的肩膀。
“他们怎么过是他们的事儿,和你没关系,你现在很幸福,也会一直幸福下去的。”
李华扭头看迟垣,无奈轻笑:“傻瓜,我当然会一直幸福下去。”
李想看继父和李华的样子,就觉得牙根酸,之后的信里也没啥了,倒是讲了现在李三柱的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李和平、李和瑞相继成婚了,李和雅现在也在医院自谈了个医生的对象,日子都还过得去,不过他们都住到了县城,也没打算把李三柱接过去,每个月他们和李华一样,给他五块钱的养老钱,不过逢年过节一不送东西,二不回来,反正很少回老家,就连李大柱的丧事,他们也没回来参加,反倒是马菊花的两儿一女,对李三柱很是孝顺。
这让李三柱见人都要夸赞几句,反而甚少提及自己的孩子。
对于李华来说,他毕竟没有从小养到大,感情是淡薄的,也只是心怀愧疚,但是对于其他的三个孩子,可以说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为了他们,不惜和李华闹翻脸,可是到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不心酸是不可能的。
县城距离家并不远,但他们却连回都不曾回,平时也没有电话和信件,对比远在京城的李华而言,他们做的,确实相当令人寒心了。
谁也没想到,李三柱的如今,竟是靠着马菊花的仨孩子孝顺,村里面对于马菊花的评价也是相当高了,这个寡.妇当初名声并不好,但那都是为了自家孩子,和李三柱成亲之后,也是本着好好过日子去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家三观很正,李想见过,所以能够分辨出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
这个年代的消费水平,李三柱是农村的,一个月四个孩子二十块钱的生活费,也不算低了,反正够这一家子的生活费是没问题的。
但是若有个头疼脑热的,只怕是不够。
不过,那又如何呢,反正她们母女俩该做的已经做了,李三柱接下来的老年生活,还得靠他自己的两儿一女。
当慕岩和李想他们这边欢欢喜喜过大年,周韵连心一家却要在医院过年的时候,慕家因为杨柳带回去的消息,一下子就炸了锅。
当然,杨柳没傻了吧唧的自己去说,而是写了一封匿名信寄给了她的婆婆。
本来她能进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