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应该适合京都的口味儿。
当然,为了调和素食主义者,她们还卤了海带丝豆腐皮,以及茶叶蛋,三样肉病和一样素饼,搭配着卖。
第一天母女几个不知道行情,准备的并不多,她们首先选择的地点就是马歆姐妹俩所在的学校门口附近。
这个年代没有城管,只要你所在的位置不挡路,是没有人管的,尤其刚刚改革开放,各政府不会做打消老百姓积极性的事,所以摆摊不犯法,唯一觉得差强人意的大概就是大家总是带着有色眼光看人。
马氏怕连累两个闺女,都不让她们跟,可马歆和马岚谁都不在乎,帮着马氏推到了学校门口,她们来的早,还能帮着买一会儿。
马氏虽然是个辣妹子,可到底面皮子薄,刚开始无论如何也喊不出口,最后还是马歆厚着脸喊了。
“来来来,大家快来看看,马氏肉夹馍,好吃不贵哦,有卤肉有里脊肉还有猪头肉,多种口味儿任君选择哦,买上一个,保证一上午不饿!”
有了马歆的引导,马岚也大着胆子喊“新鲜的茶叶蛋,卤菜哦,吃上一个保准想吃下一个,开业大酬宾,买一个肉夹馍,送一个茶叶蛋咯!”
眼看两个闺女都不要脸的喊了,马氏咬着牙也照着闺女们的套路喊出了口,为了给马氏造势,马歆不但在车身上张贴了种类价目表,还将买一送一写的极为醒目,加上她们母女几个穿着朴素干净,倒也吸引到一些人询问。
肉夹馍不敢卖的太贵,怕没人买,所以是五毛钱一个,饼夹菜三毛钱一个,茶叶蛋单买一毛钱一个。
------------
第187章 没有公主命,但有女皇心(30)
就这个价格,是马歆合计成本后,觉得有利可赚,而且赚不了太多情况下定的价格。
毕竟买肉卤肉煤球调料面粉啥的都要计算在内,一个饼五毛钱,她们能赚到两毛钱都不错了。
茶叶蛋就赚三分钱左右。
她们卖得食物很新鲜,基本上大街上没有见卖的,加之是上学的高峰期,很多学生看到了,都要钱买着吃,肉饼嘛,是个孩子都稀罕。
有一人买就有两人买,热乎酥脆的饼里夹着分量不小的肉和翠绿欲滴的生菜,咔叽咬上一口,哎呀妈,真是太好吃了。
吃的人大快朵颐,看的人拼命咽口水。
于是,马家母女的生意一下子好了起来,卖到七点半姐妹俩进校,远远的还看到马氏在忙碌。
虽然忙,但是从脸上的笑容看的出来她娘感受到了生活下去的希望。
卖饼的时候,很多同学和老师都看到了她们姐妹俩,进入学校后,异样的眼光和指指点点就接踵而至。
她还好点儿,马岚的乡音很重,所以来学校后,姐妹俩因为是乡下人,曾被学校的同学和老师都瞧不起。
尽管期末考试用成绩说了话,但投睇在她们身上不公平的目光总会有很多。
好在马岚跟着马歆一路走来,两年多的时间,马歆别的没教会,就先教会了她要脸皮厚,只有脸皮厚的人,在社会上才吃的开,若是心思重,敏感,很容易让自己受伤,她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是以马岚的状态倒也还算好。
起先刚入学的时候心态总也调整不过来,这还是后来买了房子,落了户口,改了名字后,她自己慢慢调整过来的。
是,她以前是农村人,可是今后却不是了,她们姐妹都有了京都户口,早晚有一天,她们会成为真正的京城人士。
晌午回家的时候,马氏兴奋的把姐妹俩拉到跟前:“你们猜我今天上午卖了多少钱?”
马歆猜测这个数字会在十块到二十块中间,但是当马氏伸出三根手指的时候,她也被吓了一跳,“这么多?”
“是啊是啊,所有的饼和菜以及茶叶蛋都卖完了,我算了下,刨出成本,咱们能挣十多块钱呢,一上午就这么多,要是晌午我再去卖,那岂不是更多?可惜昨天做的有点少,我今天十点回来去了菜市场,多买了肉和蛋,今天晚上得多卤点才好。”
看着马氏跃跃欲试的表情,连歆想了下:“娘,别一开始就把自己搞的这么累,其实你只上午出去就行了,早上大家都赶得急,晌午一般都在厂里面吃饭,学生也会回家,生意未必会好,所以我觉得你能从六七点卖到十一点左右,就够了,基本上早上和晌午都顾上了,然后下午开始卤肉准备材料,晚上好好休息,等回头我赚了钱,再去给你们买个大冰柜,这样食物也能保持新鲜感。”
林老太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觉得马歆说的极为在理,这半晌都是老太太在家带马茜,祖孙俩倒是相处的很愉快,所以几天下来,林老太太已经将这家人彻底当做自己的闺女和孙女疼了,有什么意见也会不把自己当外人的提出来。
毕竟钱是赚不完的,人的身体却是宝贵的。
喜欢重生娇妻有灵田重生娇妻有灵田。
------------
第188章 没有公主命,但有女皇心(31)
接下来的小半年时间,姐妹俩每天都要帮着马氏把推车推出门,因为她们的学校距离四合院并不远,而马歆的意思是让他们赚个小钱顾着家里的开支就够了,所以就没让马氏往别的地方扩展。
每天上午出去,下午在家忙碌拾掇原材料,晚上休息。
一家人合理分工,倒也找到了生活最为快乐向上的生存方式。
等学校放了寒假,她们就将战场转移到办公楼多的地方,母女三人每天一起出去,一起回来。
看着她们对生活越来越有盼头,马歆想着自己即便出了国,她们应该也能活的很好。
马记的小吃车经过一年半的发展,竟攒下了一万块钱的存款,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在八四年的九月份,马歆用自己攒下的两万块和马氏母女几个的一万块,买下了王府井附近的一座二层门面房。
有了门面房,她们的小吃也就不局限于肉饼菜饼之类,而是开始融入各种面食,夏天是凉面、凉皮、米皮,冬天是麻辣烫、米线、担担面、炸酱面、热干面等天南海北的,但凡是马歆曾经做过的,基本上都加入了进去。
有了门面只靠她们母女几个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她们开始招工,马歆亲自面试,一轮又一轮折腾下来,门店里招来了五个厨师和十个服务人员,还有几个杂工清洁工,统共二十个人。
装修期间,马歆就开始教母女几个各种酱料的制作方法,用她的话来说,这些面食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学厨的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