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我们母子几个,一毛钱也没分到,他们,他们甚至还占了我家的房子,闹的我们母子几个无家可归,不得已之下住进了我娘家的小窝棚里。”
马菊花想到了过往,眼泪越发汹涌不绝的往外流。
“三柱,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毕竟咱们这边的规矩就是,改嫁带来的孩子必须改姓,可是,可是我只是想给我前夫留个念想,哪怕,哪怕让孩子的姓氏留一个也行。
镇子上的那套房子就算被我叔伯占了,那宅基证还有房子的一切证明,还都在我手里,名字还是我前夫的,等孩子们大了,就让他们自己要回来,将来他们有了房子,也不会给你们增加负担不是?
可是如果改了姓氏,那就真的,真的要不回来了啊!”
“寡.妇门前是非多,我以前也是幸福过的,我也想要自己的脸啊,可是我娘家人待我,你自己也看到了,那是恨不能把我们扫地出门,在娘家的日子,简直生不如死,住的甚至不如院子里的鸡,每天吃不饱睡不暖,我爹娘还每天逼着我去相亲,生怕我赖在娘家一辈子!”
“我也想干干净净的,真的,我不想被别人骂破鞋,不要脸,下三滥,我的孩子也想要脸面啊,可是我们赚的工分,赚的钱,全都被我娘攥在手里,一年到头也分不到一分钱,我得养活我的仨孩子啊,我得让他们念书啊,所以我不得已,不得已才,三柱,我以后跟你好好过日子行不行?肚子里的这个,我不要了行不行?”
“我只求你,只求你让孩子们不要改姓,让他们上学,他们放学了也能干活的,放假也能干活的,我们尽量,尽量不给你们添麻烦,尽量自己挣自己的口粮,行,行吗?”
不得不说,马菊花的一番话戳中了李家三兄妹的泪点,饶是李三柱听了,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
谁能想到,马菊花被各种谩骂的背后,其实也是各种辛酸泪呢?
不过李三柱也看的出来,她的三个子女被她教育的很好,他晃荡了这么几年,其实也不就是想找个人安心过日子吗?
是,马菊花以前就算再不堪,可他自己的风评又好到哪里去了?如果以后她能改掉身上的一切恶习,跟着他踏实过日子,这个家的日子,其实也能过的起来,即便没有李华那个没良心的女儿,他们也能把日子过起来的。
李和平兄妹三人,其实也都不是大奸大恶之人,能有多坏?不过有时候比较自私罢了。
他们为什么这么自私,还不是患得患失惯了?
现在看马菊花这般低姿态的站在他们面前,只为了求得几个孩子的姓氏时,李和平下意识的看向李三柱。
“爹……,”虽然他什么也没说,可是带着祈求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三柱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只不过这些年被一些世俗之物逼的有些眼高手低,有些看不清自己的位置。
现下看到马菊花,他似乎也想到了自己当年在孟家当牛做马,猪狗不如的日子,于是,他轻叹一口气。
“罢了,这可是你说的,只要他们不给我添麻烦,我也不是非要让他们改姓,那他们的户口呢?”
马菊花难以置信的抬起头:“你,你这是答应了?”反应过来的她,赶紧招呼自己的孩子过来。
“快,快点过来给你大叩头,谢谢他,谢谢他保住你们的姓氏。”
就在孩子们真的过来给李三柱磕头的时候,马菊花这才擦了擦自己的眼泪道。
“我们仨的户口都在我们家镇子上的房子里,如果可以的话,孩子们的户口就不迁过来了,就,就我的,或者我闺女的迁过来,行吗?”
喜欢重生娇妻有灵田重生娇妻有灵田。
------------
【989】和谐李家(四更)
其实从汪家兄妹的名字就能看出来,他们的父亲,真的是个有文化的人。
汪子晴是女儿,将来不涉及房产,所以她的户口可以随着母亲迁过来,哪怕就是让她改姓也是可以的。
可是汪家兄弟拥有房子的继承权,所以他们俩的户口留在房子里是理所应当的。
就算房子被婆婆他们一家占了,他们也只能暂时居住在那儿,马菊花本事大,早就将这事反应给了镇子上的派出所,甚至是房屋监管科,有了房屋所有权的手续,他们就是把房子卖了,偷偷买一套都行,但是念及那是前夫置办的家业,不舍得,所以才没有那么做。
“你们镇子上的房子有多大?”
“是一个一进的小院子,将来足够他们兄弟俩成家立业了!”
李三柱听了,了然的点点头,“我倒是无所谓,只是你们的户口如果不在这里的话,工分要怎么算呢?”
“大,这个我们知道,在外婆家的时候,我们的工分直接记在了马家的工分本上,年底一起分量是就行了,也就是说,我们户口不在这边也行!”
听言,李三柱就明白了,继而看向马菊花:“这样吧,把你的户口迁过来就行了,至于你孩子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汪子晴一听这话,立即朝着李三柱感激的鞠了一躬:“谢谢大,那,那我的就不迁了,虽然镇子上的户口不是城市户口,但,但也多少能领点儿粮食,不过不多,只有五斤粗粮!”
李三柱诧异的看向马菊花:“还有这事儿?”
马菊花点头,“是,这些年我也是靠着这点粮食养活我的孩子的,我娘家那边给我们的吃食,真的少的可怜,若非这点粮食补贴,只怕孩子们就不是现在的面黄肌瘦,而是瘦骨嶙峋,外加营养不.良了。”
“所以,你婆家不知道?”
马菊花又点头,“也是七五年以后才有这个政策的,不止是我娘家不知道,婆家也不知道,就算婆家知道了,也没办法,因为他们户口不在那里,领不了,而我们才是房子的主人,有户口本,有房屋产权证明!”
房子都被剥夺了,他们也没脸过来问他们要粮食。
他们是农村户口,想要转成城镇户口,除非有工作,否则不可能。
在这个年代,一共分为三种户口,一种说城市户口,一种是城镇户口,一种则是农村户口。
城市户口每人每月有25斤的商品粮补助,这个不限孩子的大小,虽然粗粮多,细粮少,亦或者没有,但也比没有的好,特殊人群的话,会翻倍,譬如科研技术人员,都是成倍的翻,细粮也会相对而言的多。
城镇户口,十五岁以上每人每月有十斤的粗粮补助,十五岁以下则是五斤。
农村户口,则完全要靠工分,获得粮食。
怎么说马菊花的前夫也是个救人的英雄,就算那一家人不承认,甚至对他们母子几个不管不问,但是